5.2.2.1 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时期序列中的各观察值可以相加,形成一段时期内的 累计总量,所以时期序列的序时平均数可直接用各时期的 观察值之和除以时期项数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7-+++出 2 n n 式中,7为序时平均数;n为观察值的个数(时期项 数)
5.2.2.1 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时期序列中的各观察值可以相加,形成一段时期内的 累计总量,所以时期序列的序时平均数可直接用各时期的 观察值之和除以时期项数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为序时平均数;n为观察值的个数(时期项 数) n Y n YYY Y n i i n ∑ = = +++ = 21 L 1 Y Y
例5一1:对表5-1中的国内生产总值序列,计算年度 平均国内生产总值。 解:根据式(5-3),有: Y18547.9+21617.9+.+89403.6 54425.7亿元) n 11
例5-1:对表5–1中的国内生产总值序列,计算年度 平均国内生产总值。 解:根据式(5-3),有: 18547.9 21617.9 89403.6 54425.7 11 Y Y n Σ + ++ = = = L (亿元)
5.2.2.2根据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要精确计算时点数列序时平均数就应该有每一瞬间都登记的资 料,这在实际中几乎是不可能的。在社会经济统计中一般是将一天 看作一个时点,即以“一天”作为最小时间单位。这样时点序列可认 为有连续时点和间断时点序列之分;而连续和间断时点序列又有 间隔相等与间隔不等之别。其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略有不同。 (1)间隔相等连续时点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在统计中,以“天”为统计间隔的时点序列,视其为间隔相等的 连续时点。其序时平均数可按式5-3计算。 =Y+Y2+.+yn n
要精确计算时点数列序时平均数就应该有每一瞬间都登记的资 料,这在实际中几乎是不可能的。在社会经济统计中一般是将一天 看作一个时点,即以 “一天 ”作为最小时间单位。这样时点序列可认 为有连续时点和间断时点序列之分;而连续和间断时点序列又有 间隔相等与间隔不等之别。其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略有不同。 ( 1)间隔相等连续时点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在统计中,以 “ 天 ”为统计间隔的时点序列,视其为间隔相等的 连续时点。其序时平均数可按式5–3计算。 n Y n YY Y Y n i i n ∑= = +++ = 21 L 1 5.2.2.2 根据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5.2.2.2根据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2)间隔不相等连续时点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如果数据资料登记的时间单位仍然是天,但实际上只在观察值 发生变动时才记录一次。此时需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序 时平均数,权数是每一观察值的持续天数。计算公式如下: y ∑YT ∑T
5.2.2.2 根据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2)间隔不相等连续时点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如果数据资料登记的时间单位仍然是天,但实际上只在观察值 发生变动时才记录一次。此时需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序 时平均数,权数是每一观察值的持续天数。计算公式如下: T YT Y ∑ ∑ =
[例5-2]某种商品5月份的库存量记录如表,计算5月份平均日 库存量。 表5-2某种商品库存资料表 日 期 1-4 5-10 8-20 21-26 27-31 库存量(台) 50 55 40 35 30 解:该商品5月份平均日库存量为: Y= ∑YT50×4+55×6+40x10H35×6+30×5 ∑T 4-+6H0H6+5 =42(台)
[例5–2]某种商品5月份的库存量记录如表,计算5月份平均日 库存量。 表5-2 某种商品库存资料表 日 期 1-4 5-10 8–20 21-26 27-31 库存量(台) 50 55 40 35 30 解:该商品5月份平均日库存量为: (台) ++++ ++++ 42 561064 5306351040655450 = × × × × × = ∑ ∑ = T Y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