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经济发展的原因 (1)民主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 基础。 (2)美国帮助1948年后,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 (3)国际机遇:朝鲜战争为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敞开大门。 (4)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 的口号。 2表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 (1)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2)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经济发展的原因 (1)民主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 基础。 (2)美国帮助:1948年后,随着“ ”的加剧,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 (3)国际机遇: 战争为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敞开大门。 (4)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重视 ;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 的口号。 2.表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 (1)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 的目标。 (2)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冷战 朝鲜 政治大国 教育
【思维导图】二战后日本的崛起 冲击两极格局 影响 内部 二战后日 K外部 本的崛起 目标 民制发 美战 主定展 世界政治大国 改战教 扶机 革略育 植|遇
【思维导图】 二战后日本的崛起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1)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相继获得独立。 (2)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走向联合。 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举行。 3.概况 (1)政策:非集团、不结盟。 (2)重要任务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3)行动纲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影响 (1)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2)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 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1)二战后, 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相继获得独立。 (2)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走向联合。 2.标志: 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举行。 3.概况 (1)政策:非集团、不结盟。 (2)重要任务: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3)行动纲领:建立 新秩序。 4.影响 (1)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 体系的崩溃。 (2)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 度上冲击着 格局。 民族解放 1961 国际经济 殖民 两极
【走出误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还不是 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两极格局在当时仍是国际关系总体的、基本 的特征。到目前为止多极化政治格局尚未形成 四、中国的振兴★ 1.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2.在国际事务中与不结盟运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
【走出误区】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还不是 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两极格局在当时仍是国际关系总体的、基本 的特征。到目前为止,多极化政治格局尚未形成。 四、中国的振兴★ 1.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2.在国际事务中与不结盟运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