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1.生命起源过程: 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 原始大气的成分:甲烷(CH4)、氨气(NH3)、氢气(H2)、水 蒸气(H2O),但是原始大气没有氧气。原始生命形成在原始海洋中, 还要受到紫外线、闪电、宇宙射线的激发。 2.米勒实验表明,在类似于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 产有机小分子 3.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化石。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 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 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4.马的进化过程 年代 万年万年 2000万年前 现今(现代马) 体型 似狐\似羊 现代马 四肢 短小稍长 较长 现状 足趾 4趾3趾中趾较其余趾发达 中趾着地,侧趾退化 生活环境树丛/灌木 干旱草原 林 5.鸟类化石 始祖鸟似鸟类的特征:体表覆盖羽毛,前肢变为翼,后肢有四趾; 始祖鸟似爬行类的特征:两翼前端生有三个趾爪,口腔长有牙齿,尾 长并长有尾椎骨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1.生命起源过程: 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 原始大气的成分:甲烷(CH4)、氨气(NH3)、氢气(H2)、水 蒸气(H2O),但是原始大气没有氧气。原始生命形成在原始海洋中, 还要受到紫外线、闪电、宇宙射线的激发。 2.米勒实验表明,在类似于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 产有机小分子。 3.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化石。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 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 新 近形成的地层里。 4. 马的进化过程 5. 鸟 类化石 始祖鸟似鸟类的特征:体表覆盖羽毛,前肢变为翼,后肢有四趾; 始祖鸟似爬行类的特征:两翼前端生有三个趾爪,口腔长有牙齿,尾 长并长有尾椎骨
6.地质年代与生物进化历史表。见课本P11 地质年代:分为太古代、远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寒武纪:三叶虫时代,寒武纪出现的海口虫一脊椎动物的祖先;中生 代:恐龙时代。 在地质年代早期只有最简单的生物,越是地质年代晚期,生物种类越 多和现存生物也较接近;这说明现在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漫长历史的产 物,生物经历了由漫长的演变过程。 7.生物进化历程 原始单细胞藻类→原始多细胞藻类→原始苔藓→原始蕨类→原始种 子植物(植物进化系统树) 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原始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动 物进化系统树) 生物进化趋势: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 q.达尔文一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 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物的生殖能力很强,后代数量庞大; 遗传变异:后代中有各种可以遗传的变异类型; 生存斗争:后代之间必须争夺有限的生存条件; 适者生存:后代中不同的变异类型,争夺生存条件的能力是不 样的。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获胜:具有 不利变异的个体容易被淘汰。 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6. 地 质年代与生物进化历史表。见课本 P11 地质年代:分为太古代、远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寒武纪:三叶虫时代,寒武纪出现的海口虫—脊椎动物的祖先;中生 代:恐龙时代。 在地质年代早期只有最简单的生物,越是地质年代晚期,生物种类越 多和现存生物也较接近;这说明现在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漫长历史的产 物 ,生物经历了由漫长的演变过程。 7. 生 物进化历程: 原始单细胞藻类→原始多细胞藻类→原始苔藓→原始蕨类→原始种 子植物(植物进化系统树) 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原始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动 物进化系统树) 8. 生物进化趋势: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 9. 达尔文—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 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物的生殖能力很强,后代数量庞大; 遗 传变异:后代中有各种可以遗传的变异类型; 生 存斗争:后代之间必须争夺有限的生存条件; 适者生存:后代中不同的变异类型,争夺生存条件的能力是不 一样的。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获胜;具有 不利变异的个体容易被淘汰。 意 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人工选择:按照人们的喜爱精心选择和培育形成的,如宠物狗、金鱼、 毛质好的绵羊等。) 解释自然选择例子:1、在未污染区,树干是灰色的,灰色桦尺 蛾不容易被食虫鸟发觉,黑色桦尺蛾容易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多, 生存机会较少。2、在污染区,树干是黑色的,与黑色桦尺蛾的颜色相近, 与灰色桦尺蛾的颜色反差较大。灰色桦尺蛾容易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 较多,生存机会较少。 直接原因:被捕食的数量 间接原因:是否具有保护色。 1O.四个现代类人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为什么类 人猿与人类有相似的特征:它们来自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由于环 境的改变,也有不同之处,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两足直立行 走 11.人类的进化历程: (能直立行走) (具有语言能力) 森林古猿一→南方古猿一→能人 直立人 智人 现代人 (树栖生活) (语言能力?)(着衣、持标枪、长矛狩猎、制造 石器) 重要变化:脑容量显著增大;直立行走、手足分工;语言发展、制造工 具 注:直立人有:元谋人、和县直立人、蓝田直立人、北京猿人
(人工选择:按照人们的喜爱精心选择和培育形成的,如宠物狗、金鱼、 毛质好的绵羊等。) 解释自然选择例子: 1、在未污染区,树干是灰色的,灰色桦尺 蛾不容易被食虫鸟发觉,黑色桦尺蛾容易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多, 生存机会较少。2、在污染区,树干是黑色的,与黑色桦尺蛾的颜色相近, 与灰色桦尺蛾的颜色反差较大。灰色桦尺蛾容易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 较多,生存机会较少。 直接原因:被捕食的数量。 间接原因:是否具有保护色。 10. 四个现代类人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为什么类 人猿与人类有相似的特征:它们来自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由于环 境的改变,也有不同之处,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两足直立行 走 。 11.人类的进化历程: (能直立行走) (具有语言能力) 森林古猿—→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现代人 (树栖生活) (语言能力?) (着衣、持标枪、长矛狩猎、制造 石器) 重要变化:脑容量显著增大;直立行走、手足分工;语言发展、制造工 具。 注:直立人有:元谋人、和县直立人、蓝田直立人、北京猿人
智人有:金牛山人、丁村人(早期)、柳江人、资阳人、山顶洞人(晚 期) 12.根据肤色和鼻形等不同的特征,将现代人分为四个人种:蒙古 利亚人(黄)、高加索人(白)、尼格罗人(黑)、澳大利亚人(棕)。 物种的多样性 生物的分类和植物的主要类群 1.植物主要类群 植物类群 生活主要特征 种类代表植物 环境 藻类植物 大多单细胞或者多细胞,结构简 藻、海带 生活|单, 在水 苔藓植物 生活植株矮小,有茎叶,没有根,2万葫芦藓、地钱 在阴且茎叶中没有输导组织,生殖种, 暗潮过程离不开水。是监测空气污我国 湿的染的指示植物 有 陆地 蕨类植物 生活具有真正的根茎吐之分,体内120石松、蕨、桫椤 在阴有输导组织,叶片背面有产生00 暗潮孢子的孢子囊 种 湿的 我国 陆地 有2 600 种
智人有:金牛山人、丁村人(早期)、柳江人、资阳人、山顶洞人(晚 期) 12.根据肤色和鼻形等不同的特征,将现代人分为四个人种:蒙古 利亚人(黄)、高加索人(白)、尼格罗人(黑)、澳大利亚人(棕)。 物种的多样性 生物的分类和植物的主要类群
裸子植适合根茎叶很发达,种子裸露,外|850松、柏、银杏、苏 种子植物 于各面没有果皮包被 铁 物 种环 种我现存5种 我国 被子植适合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25玉米、水稻、白菜 于各官,且种子外面有果皮的包万种 种环被;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的 境一个类群 2.比较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种子的结构 叶2片,无胚乳 子叶1片,有胚乳 花瓣的数目 多为4、5或4、5的倍数 多为3或3的倍数 根系 直根系 须根系 叶脉 网状脉 平行脉 茎中有无形成层有 举例 瓜果类 粮食作物 3.为了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弄清生物间的亲缘和进化关系,根 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它们分成从大到小 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4.“不同类群的生物,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所包括生物的种 类越少,生物间的相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也就越近。” 5、瑞典科学家林奈创立了双名法:属名+种名。 动物的主要类群 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 类是无脊椎动物
3.为了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弄清生物间的亲缘和进化关系,根 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它们分成从大到小 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4.“不同类群的生物,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所包括生物的种 类越少,生物间的相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也就越近。” 5、瑞典科学家林奈创立了双名法:属名+种名。 动物的主要类群 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 一 类是无脊椎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