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喷灌的优缺 喷灌 力 灌水方法 田间水利用率(%) 供给作物 水分的一种先进的灌溉方法。 喷灌 85 喷灌的优点 沟灌 5 四)省地 畦灌 65 持生态平衡,改善人类 和生物的生存环境 增加)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收入,漫灌 50 合利)适应性强、用途广、可综「滴灌 利用 90~95
第二章 喷灌的优缺点 • 喷灌是喷洒灌溉的简称。它是借 助一套专门设备将具有压力的水喷到 空中,散成水滴降落田间,供给作物 水分的一种先进的灌溉方法。 • 一、喷灌的优点 • (一)省水 • (二)增产 • (三)省工 • (四)省地 • (五)保持生态平衡,改善人类 和生物的生存环境 • (六)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收入, 增加出口 • (七)适应性强、用途广、可综 合利用 灌水方法 田间水利用率(%) 喷灌 85 沟灌 75 畦灌 65 漫灌 50 滴灌 90~95
喷灌的缺点和局限性 喷灌也有一定缺点和局限性,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L.投资较高 2.受风和空气湿度影响大 3,技术要求高 4.高中压喷灌耗能校大 5,固定式喷灌不利于机耕 6.移动式、半固定式管道喷灌系统搬运管道困难 ●7.中心支轴式、平移式等大型机组对土地平整划一要求 较高
喷灌的缺点和局限性 • 喷灌也有一定缺点和局限性,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 1. 投资较高 • 2. 受风和空气湿度影响大 • 3. 技术要求高 • 4. 高中压喷灌耗能校大 • 5. 固定式喷灌不利于机耕 • 6. 移动式、半固定式管道喷灌系统搬运管道困难 • 7. 中心支轴式、平移式等大型机组对土地平整划一要求 较高
(一)对于一个灌溉工程究竟是否选择喷 灌,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件 2.技术条件 3.社会条件 4.群众、技术干部、领导对喷灌的认识和 接受程度
• (一)对于一个灌溉工程究竟是否选择喷 灌,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 1. 经济条件 • 2. 技术条件 • 3. 社会条件 • 4. 群众、技术干部、领导对喷灌的认识和 接受程度 •
(二)适宜发展喷灌的条件 L,采用地面灌土壤渗透太大,如沙地、河滩地 2土层浅,平整土地谷易破坏土层结构,或地 形起伏不平,平整土地费用太高。 )3,.坡度较陡和容易受侵蚀的土壤。 4.水源的水量和流量不能满足地面灌溉的要求 或地面灌不能有效配水,而采用喷灌其水源水量 和流量可以满足要求。 5.喷灌的设计和施工可以很快进行,能够尽快 获得高产和经济效益 ●6.劳力、资金、材料、设备及运输等有保证
• (二)适宜发展喷灌的条件 • 1. 采用地面灌土壤渗透太大,如沙地、河滩地 等。 • 2. 土层浅,平整土地容易破坏土层结构,或地 形起伏不平,平整土地费用太高。 • 3. 坡度较陡和容易受侵蚀的土壤。 • 4. 水源的水量和流量不能满足地面灌溉的要求, 或地面灌不能有效配水,而采用喷灌其水源水量 和流量可以满足要求。 • 5. 喷灌的设计和施工可以很快进行,能够尽快 获得高产和经济效益。 • 6. 劳力、资金、材料、设备及运输等有保证
第三章喷灌工程规划设计 喷灌工程的规划应收集水源、气象、地形 土壤、作物、灌溉试验、能源、材料、设备、 士会经济状况与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资料。 赓灌工程的设计应根据灌区地形、土壤、气 象、水文、地质、作物种植以及社会经济条 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第三章 喷灌工程规划设计 • 喷灌工程的规划应收集水源、气象、地形、 土壤、作物、灌溉试验、能源、材料、设备、 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资料。 喷灌工程的设计应根据灌区地形、土壤、气 象、水文、地质、作物种植以及社会经济条 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