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种人们通过硏究生物的结构、功能来创造发明东西,为人类造福,这门学科叫仿生学 【板书设计】 嘴巴超声波 耳朵障碍物反射 蝙蝠和雷达 天线无线电波 荧光屏障碍物反射 【教学反思】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科普课文,课文层次清楚。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我利用电教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点, 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阵地,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开展好实践活动,对于密切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发展他们的个 性,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积极的意义 2小学生接受新鲜事物快,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容易遗忘又是孩子的缺点。让小学生牢 固地记住学过的知识,就必须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进入自我探索的角色 7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目标】 1学会认“唤、技、获、赖、潜”等12个生字。会写“唤、纪、技、程、超”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和威力,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兴趣,能联系生活畅谈 自己读书的感受和设想的未来。 【教学重点】 1学会认“唤、技、获、赖、潜”等12个生字。会写“唤、纪、技、程、超”等13个生。 2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淸楚的表达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和威力,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兴趣,能联系生活畅谈自 己读书的感受和设想的未来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 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字词训练。 1出示12个生字。 唤、技、获、赖、潜、亿、索、奥、舶、质、哲、兰 指名认读,有不会的可以查字典和请教同桌。 识字方法 形近字识字:唤一换亿一忆 情景识字:呼唤赖皮获得潜水奥运
像这种人们通过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来创造发明东西,为人类造福,这门学科叫仿生学。 【板书设计】 嘴巴 超声波 耳朵 障碍物反射 蝙蝠和雷达 天线 无线电波 荧光屏 障碍物反射 【教学反思】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科普课文,课文层次清楚。 1.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我利用电教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点, 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阵地,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开展好实践活动,对于密切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发展他们的个 性,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积极的意义。 2.小学生接受新鲜事物快,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容易遗忘又是孩子的缺点。让小学生牢 固地记住学过的知识,就必须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进入自我探索的角色。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目标】 1.学会认“唤、技、获、赖、潜”等 12 个生字。会写“唤、纪、技、程、超”等 13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3.了解 20 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和威力,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兴趣,能联系生活畅谈 自己读书的感受和设想的未来。 【教学重点】 1.学会认“唤、技、获、赖、潜”等 12 个生字。会写“唤、纪、技、程、超”等 13 个生。 2.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 20 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和威力,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兴趣,能联系生活畅谈自 己读书的感受和设想的未来。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 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二、字词训练。 1.出示 12 个生字。 唤、技、获、赖、潜、亿、索、奥、舶、质、哲、兰 指名认读,有不会的可以查字典和请教同桌。 识字方法: 形近字识字:唤—换 亿—忆 情景识字:呼唤 赖皮 获得 潜水 奥运
2出示会写字 唤纪技程超亿索奥益联质任善 归类识字: 左右结构的字:唤纪技程亿联任 上下结构的字:索奥益善 半包围结构:质 重点指导的字:奥,上部中间是“米”,不封口。质的最后一笔是一点,不要写成一捺。 超,“走”的最后一笔要舒展,托住“召”。 3你觉得哪些词语你掌握得比较好,向大家介绍介绍经验,或者给大家提个醒。 4你觉得哪些词语你还没有掌握,读一读,写一写,根据课文或查查字典想一想它的意 思。适时点击课件,出示图片,补充解释部分词语的意思 5.四人小组认读生字,并给生字扩词。汇报交流 、读好课文 1通读课文,根据课文注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采用大声读、速读、同桌轮读等方 式,将课文至少读三遍。做到琅琅上口,通顺流利 2集中练读,感觉哪里难就重点突击。 3展示读书。学生相互评价,纠正断句、字音,必要时,教师带着读,引导学生读正确 流利 4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自读感悟,培养探究之意。 1.自读自悟。“不动笔墨不读书”,从科学的角度看,动笔的过程使我们记忆更加清楚。 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在自己特别有感受的地方画一画,写一写,在不理解 的词句旁边做上标记 2.全班交流。感情朗读有感受的内容,并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3鼓励质疑。针对词句,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能解决的当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引导学生 共同做好标记。 预设(1):第二小节中的设问句,让学生通过朗读比较,感悟其作用 (2)结合査字典、造句和选词填空,在语境中理解“发现”与“发明”“改观”与“改变”的 异同 五、指导写字,提升作业之质 1认读本课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巩固字词 1听写部分词语 2同学之间相互批改订正。 3我们刚刚送走的20世纪是个科技发达、呼风唤雨、神通广大的世纪,请带着你的理 解将课题再读一读 品析词句,感悟科技之奇。 1回顾上节课学生疑问,指导解决。教师抛出自己疑问:为什么20世纪的成就,文中可以 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师:这么多先进的、美好的、神奇的事物都在20世纪这一百年的时间里冒出来了。用了一 句诗来形容,那就是 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出示会写字。 唤 纪 技 程 超 亿 索 奥 益 联 质 任 善 归类识字: 左右结构的字:唤 纪 技 程 亿 联 任 上下结构的字:索 奥 益 善 半包围结构:质 重点指导的字:奥,上部中间是“米”,不封口。质的最后一笔是一点,不要写成一捺。 超,“走”的最后一笔要舒展,托住“召”。 3.你觉得哪些词语你掌握得比较好,向大家介绍介绍经验,或者给大家提个醒。 4.你觉得哪些词语你还没有掌握,读一读,写一写,根据课文或查查字典想一想它的意 思。适时点击课件,出示图片,补充解释部分词语的意思。 5.四人小组认读生字,并给生字扩词。汇报交流。 三、读好课文。 1.通读课文,根据课文注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采用大声读、速读、同桌轮读等方 式,将课文至少读三遍。做到琅琅上口,通顺流利。 2.集中练读,感觉哪里难就重点突击。 3.展示读书。学生相互评价,纠正断句、字音,必要时,教师带着读,引导学生读正确 流利。 4.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自读感悟,培养探究之意。 1.自读自悟。“不动笔墨不读书”,从科学的角度看,动笔的过程使我们记忆更加清楚。 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在自己特别有感受的地方画一画,写一写,在不理解 的词句旁边做上标记。 2.全班交流。感情朗读有感受的内容,并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3.鼓励质疑。针对词句,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能解决的当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引导学生 共同做好标记。 预设⑴:第二小节中的设问句,让学生通过朗读比较,感悟其作用。 ⑵结合查字典、造句和选词填空,在语境中理解“发现”与“发明”“改观”与“改变”的 异同。 五、指导写字,提升作业之质。 1.认读本课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巩固字词。 1.听写部分词语。 2.同学之间相互批改订正。 3.我们刚刚送走的 20 世纪是个科技发达、呼风唤雨、神通广大的世纪,请带着你的理 解将课题再读一读。 二、品析词句,感悟科技之奇。 1.回顾上节课学生疑问,指导解决。教师抛出自己疑问:为什么 20 世纪的成就,文中可以 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师:这么多先进的、美好的、神奇的事物都在 20 世纪这一百年的时间里冒出来了。用了一 句诗来形容,那就是-- 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