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18460开课学期:第6学期课内总学时:62课外总学时:无实习周数:2学分:3.5一、教学对象农业机械学是研究田间和场上作业机械的一门科学,它应用农学和基础科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农业机械的设计和使用问题,是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二、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主要农业机械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从而为用好农业机械,初步打下如何改进现有农业机械以及对新一代农业机械进行性能设计的基础三、教学要求1.掌握主要农机具的构造、原理、调整和使用方法2.掌握农业机械典型结构的分析,计算及一般的设计方法3.通过学习,具有对农机具进行改装设计的初步能力4.了解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的一般方法和步骤;5.结合以上内容,了解农业机械的工作对象-土壤、种子、作物、药剂等性质。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学时(含课外)分配第一章绪论1.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介绍农业机械化的意义,农业机械的特点和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学习方法,使学生能自觉地、有目的地学习本课程。2.教学内容要点:农业机械化的意义,农业机械分类和特点
《农业机械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18460 开课学期:第6学期 课内总学时:62 课外总学时:无 实习周数:2 学分:3.5 一、教学对象 农业机械学是研究田间和场上作业机械的一门科学,它应用农学和基础科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农 业机械的设计和使用问题,是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二、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主要农业机械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从而为用好农业机械,初步打下 如何改进现有农业机械以及对新一代农业机械进行性能设计的基础。 三、教学要求 1. 掌握主要农机具的构造、原理、调整和使用方法; 2. 掌握农业机械典型结构的分析,计算及一般的设计方法; 3. 通过学习,具有对农机具进行改装设计的初步能力; 4. 了解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5. 结合以上内容,了解农业机械的工作对象-土壤、种子、作物、药剂等性质。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学时(含课外)分配 第一章 绪论 1.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介绍农业机械化的意义,农业机械的特点和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学习方法,使学生能自觉地、有 目的地学习本课程。 2.教学内容要点: 农业机械化的意义,农业机械分类和特点
我国农业机械发展概况,国外农业机械发展动向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和学习方法。讲解上述内容,并结合观看农机录像,最后提出学习任务和要求。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在于了解农业机械不同于工业机械的特点。第二章耕地机械(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熟悉土壤性质和耕地机械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使用调整。明确耕地机械的内容和学习方法,掌握典型耕整地机械、典型工作部件的设计方法(二)教学内容1.理论课内容(1)耕地的农业技术要求,传统耕作法和少耕法,耕地机具。(2)土壤的物理机械性质及其与土壤耕作的关系(3)悬挂型的受力和犁耕牵引阻力。(4)悬挂犁的悬挂参数选择。(5)其它耕作机具,耕地机械的发展方向。(6)华式型的工作原理(7)型体曲面的形成原理及主要设计方法(8)水平直元线犁面设计方法及其型曲面绘制;(9)高速型型体曲面的基本要求、特点及设计要点。(10)悬挂型的总体设计。(11)实验项目:型体曲面的测绘和性能分析
我国农业机械发展概况,国外农业机械发展动向。 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和学习方法。 讲解上述内容,并结合观看农机录像,最后提出学习任务和要求。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于了解农业机械不同于工业机械的特点。 第二章 耕地机械 (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熟悉土壤性质和耕地机械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使用调整。明确耕地机械的内容和学习方法,掌握典型 耕整地机械、典型工作部件的设计方法。 (二)教学内容 1.理论课内容 (1)耕地的农业技术要求,传统耕作法和少耕法,耕地机具。 (2)土壤的物理机械性质及其与土壤耕作的关系。 (3)悬挂犁的受力和犁耕牵引阻力。 (4)悬挂犁的悬挂参数选择。 (5)其它耕作机具,耕地机械的发展方向。 (6)铧式犁的工作原理; (7)犁体曲面的形成原理及主要设计方法; (8)水平直元线犁面设计方法及其犁曲面绘制; (9)高速犁犁体曲面的基本要求、特点及设计要点。 (10)悬挂犁的总体设计。 (11)实验项目:犁体曲面的测绘和性能分析
(12)课程作业:犁体曲面的设计。[重点】悬挂型受力和挂结调整原理、型体曲面的设计2.结构实习课(1)华式型主要类型、特点及一般构造;犁的工作部件(主型体、型刀、小前型)的功用、材料,重要部件的安装、配置方法,铧式型技术状况的检查;型的辅助工作部件的功用和构造,式型在工作中的使用调整。(2)悬挂犁的结构和使用调整;翻转犁的结构特征及其翻转机构。重点:主型体的结构组成,悬挂型的使用调整及其技术状况的检查调整。第三章整地机械(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介绍圆盘粑、齿粑、镇压器等机具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使学生对这几类机具有初步了解。(二)教学内容1.整地机械的类型、用途和特点。2.PY-3.4型圆盘主要组成部分、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使用调整3.圆盘粑的受力和平衡。第四章播种施肥机械(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熟悉条播机、点播机和地膜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调整,使学生能正确组织这类机具的使用,掌握典型零部件的设计原理。(二)教学内容1.理论课内容(1)播种方法和农业技术要求,种子的机械物理性质,播种机发展动向,播种机类型(2)外槽轮排种器、穴播排种器及气力排种器的设计
(12)课程作业:犁体曲面的设计。 [重点] 悬挂犁受力和挂结调整原理、犁体曲面的设计 2.结构实习课 ⑴铧式犁主要类型、特点及一般构造;犁的工作部件(主犁体、犁刀、小前犁)的功用、材料,重要 部件的安装、配置方法,铧式犁技术状况的检查;犁的辅助工作部件的功用和构造,铧式犁在工作中 的使用调整。 ⑵悬挂犁的结构和使用调整;翻转犁的结构特征及其翻转机构。 重点:主犁体的结构组成,悬挂犁的使用调整及其技术状况的检查调整。 第三章 整地机械 (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介绍圆盘耙、齿耙、镇压器等机具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使学生对这几类机具有初步了解。 (二)教学内容 1.整地机械的类型、用途和特点。 2.PY-3.4型圆盘耙主要组成部分、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使用调整。 3.圆盘耙的受力和平衡。 第四章 播种施肥机械 (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熟悉条播机、点播机和地膜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调整,使学生能正确组织这类机具的使 用,掌握典型零部件的设计原理。 (二)教学内容 1.理论课内容 (1)播种方法和农业技术要求,种子的机械物理性质,播种机发展动向,播种机类型。 (2)外槽轮排种器、穴播排种器及气力排种器的设计
(3)双圆盘开沟器的工作特点及主要参数确定[重点]排种器的工作原理、性能分析及参数选择。2.结构实习课内容(1)2BF-24A型谷物播种机的结构及使用调整(2)常用排种器,开沟器的结构及性能特点)(3)气吸式播种机的构造和使用调整(4)铺膜播种机械主要机型介绍,工作部件的原理和结构特点,铺膜播种机的正确使用方法。3.试验项目:排种器的性能试验,条播机的播量调试第五章 中耕机械(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熟悉中耕机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仿形机构的基本理论(二)教学内容中耕作业机具的类型、功用及一般构造,仿形机构的类型、运动分析、受力分析及其设计要点。第六章植物保护机械(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介绍植保的基本概念和植保机械的构造和原理,要求掌握喷头的雾化原理和影响喷雾质量的因素。(二)教学内容1.防治病虫草害的意义,施药方法,国内外植保机械发展概况2.机动喷雾机的类型、构造和工作过程3.喷头及其雾化原理4.喷雾机的液泵和其它部件
(3)双圆盘开沟器的工作特点及主要参数确定。 [重点] 排种器的工作原理、性能分析及参数选择。 2.结构实习课内容 ⑴2BF-24A型谷物播种机的结构及使用调整; ⑵常用排种器,开沟器的结构及性能特点; ⑶气吸式播种机的构造和使用调整; ⑷铺膜播种机械主要机型介绍,工作部件的原理和结构特点,铺膜播种机的正确使用方法。 3.试验项目: 排种器的性能试验,条播机的播量调试。 第五章 中耕机械 (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熟悉中耕机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仿形机构的基本理论。 (二)教学内容 中耕作业机具的类型、功用及一般构造,仿形机构的类型、运动分析、受力分析及其设计要点。 第六章 植物保护机械 (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介绍植保的基本概念和植保机械的构造和原理,要求掌握喷头的雾化原理和影响喷雾质量的因素。 (二)教学内容 1.防治病虫草害的意义,施药方法,国内外植保机械发展概况。 2.机动喷雾机的类型、构造和工作过程。 3.喷头及其雾化原理。 4.喷雾机的液泵和其它部件
5.航空植保的工作特点和工作原理。重点:喷头雾化原理试验项目:喷雾和液泵性能测试第七章谷物收获机械(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了解谷物收获方法和联收机的构造、调整及各部件的结构,熟悉正确的使用方法,掌握有关谷物收获机械典型部件的基本理论、运动分析、设计要点及其主要参数选择的方法(二)教学内容1.理论课内容(1)概论谷物收获的农技要求,谷物生物特性,谷物收获方法,谷物联合收获机的工作过程,谷物收获机械发展概况。(2)切割器切割原理,往复式切割器的类型和传动机构,往复切割器运动分析;切割速度图和切割图,切割器惯性力的平衡。重点:切割原理,几种切割器驱动机构运动特性及切割速度的分析。(3)拔禾轮拔禾轮的正常工作条件和运动分析。拔禾轮主要参数选择。重点:拔禾轮的正常工作条件和主要参数选择。(4)脱粒装置脱粒装置的功用,脱粒的农技要求,作物的脱粒特性,影响脱粒质量的因素分析。脱粒装置的理论分析及主要参数选择
5.航空植保的工作特点和工作原理。 重点:喷头雾化原理 试验项目: 喷雾和液泵性能测试 第七章 谷物收获机械 (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了解谷物收获方法和联收机的构造、调整及各部件的结构,熟悉正确的使用方法,掌握有关谷物 收获机械典型部件的基本理论、运动分析、设计要点及其主要参数选择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1.理论课内容 (1)概论 谷物收获的农技要求,谷物生物特性,谷物收获方法,谷物联合收获机的工作过程,谷物收获机械 发展概况。 (2)切割器 切割原理,往复式切割器的类型和传动机构,往复切割器运动分析;切割速度图和切割图,切割器 惯性力的平衡。 重点:切割原理,几种切割器驱动机构运动特性及切割速度的分析。 (3)拨禾轮 拨禾轮的正常工作条件和运动分析。拨禾轮主要参数选择。 重点:拨禾轮的正常工作条件和主要参数选择。 (4)脱粒装置 脱粒装置的功用,脱粒的农技要求,作物的脱粒特性,影响脱粒质量的因素分析。脱粒装置的理 论分析及主要参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