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河南巩县铁生沟 西汉后期已出现具有球状石墨的高强度铸铁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2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2 河南巩县铁生沟 西汉后期已出现具有球状石墨的高强度铸铁
国 百炼钢 √西汉时期,采用煤作为炼铁的燃料,比欧洲早1700多年 出现坩埚炼铁法 发明“炒钢法”新工艺,将生铁“炒”成熟铁,或钢 兴起“百炼钢”技术 √东汉(25~220)光武帝时,发明水力鼓风炉(水排),比欧洲早1100多年 口河南巩县汉代冶铁遗址:发掘20多座冶铁炉和锻炉。炉型庞大,结构复 杂,有鼓风装置和铸造坑 √「中华百科要览」:中国最早用煤炼铁,汉试用,宋、元普及。明用焦炭冶炼 生铁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西汉时期,采用煤作为炼铁的燃料,比欧洲早1700多年 出现坩埚炼铁法 发明“炒钢法”新工艺,将生铁“炒”成熟铁,或钢 兴起“百炼钢”技术 东汉(25~220)光武帝时,发明水力鼓风炉(水排),比欧洲早1100多年 河南巩县汉代冶铁遗址:发掘20多座冶铁炉和锻炉。炉型庞大,结构复 杂,有鼓风装置和铸造坑 「中华百科要览」:中国最早用煤炼铁,汉试用,宋、元普及。明用焦炭冶炼 生铁 百炼钢
周 炒钢法 始于西汉未年,东汉已相当普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4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4 炒钢法 始于西汉末年,东汉已相当普及
图 先炼铁后炼钢 生铁、韧性铸铁的大规模生产,导致生铁制钢的发明 我国“先炼铁、后炼钢”的两步法技术,比其它国家早1600多年 BC476,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留存的钢剑中有淬火组织 矛、箭铤中有正火组织 河南洛阳:留存的白口铸锛经脱碳退火,表面已脱碳成钢 BC206,中国的炒钢、百炼钢技术日益成熟 BC113,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留存经过渗碳处理的佩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生铁、韧性铸铁的大规模生产,导致生铁制钢的发明 我国“先炼铁、后炼钢”的两步法技术,比其它国家早1600多年 BC 476,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留存的钢剑中有淬火组织 矛、箭铤中有正火组织 河南洛阳:留存的白口铸锛经脱碳退火,表面已脱碳成钢 BC 206,中国的炒钢、百炼钢技术日益成熟 BC 113,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留存经过渗碳处理的佩剑 先炼铁后炼钢
周 灌钢法 南北朝时,灌钢得以推广开来,用于农具制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6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灌钢法 南北朝时,灌钢得以推广开来,用于农具制作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