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生命的起源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原始地球为生命起源提供的条件、生命起源化学进化的大致过程、 米勒的实验及其说明的问题、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问题上的重大成就。 2.通过指导学生归纳生命起源化学进化的顺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 能力。 通过了解生命起源化学进化的大致过程,渗透生命是物质的、生命物质 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生命物质变化发展的量变和质变以及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统 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通过了解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问题上的重大成 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教学内容,是本课题的重点知识,因为: (1)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的说法,已经为广大的学者所承认,这种说法是 综合了现代自然科学研究成就为其基础的,虽然这种说法更多的是一些推测,但 这些推测都是有科学依据的,都有诸如天文、地质、古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 学等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支持的。从这部分教材内容也可看出,化学进化的过程 与第一章的生物化学、第二章的新陈代谢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学习这 内容不但能使学生了解生命起源的知识、巩固过去学习过的知识,而且还能体会 到科学发展的综合性,以及相互交叉、渗透的特点。 (2)生命起源化学进化的教材内容中,渗透了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是对学生进行观点教育的极好素材。所以,学习这一内容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生物 学知识的过程中,受到生命的物质性、运动性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 (3)生命起源化学进化的教材内容中,体现了化学进化中物质演变的顺序 和规律,对于这一顺序和规律的归纳和总结,极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思 维能力。 2.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教学内容,也是本课题的难点知识,特别是原 始地球状况、米勒的实验、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的诞生等内容,对学生的学习 来说难度更大一些。这是因为从生命起源问题的研究来看,难度极大,只能借助 其他各学科研究的成果综合地、间接地加以研究,进展极慢。从学习的内容看, 关于生命起源的内容多是一些推测和假说,没有定论。从学生的认知结构看,关 于生命起源的问题,虽然有初中的一些知识基础,但因时隔两年已基本遗忘,加 之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得一些不科学的说法,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第六章 生命的起源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原始地球为生命起源提供的条件、生命起源化学进化的大致过程、 米勒的实验及其说明的问题、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问题上的重大成就。 2.通过指导学生归纳生命起源化学进化的顺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 能力。 3.通过了解生命起源化学进化的大致过程,渗透生命是物质的、生命物质 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生命物质变化发展的量变和质变以及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统一 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通过了解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问题上的重大成 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教学内容,是本课题的重点知识,因为: (1)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的说法,已经为广大的学者所承认,这种说法是 综合了现代自然科学研究成就为其基础的,虽然这种说法更多的是一些推测,但 这些推测都是有科学依据的,都有诸如天文、地质、古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 学等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支持的。从这部分教材内容也可看出,化学进化的过程 与第一章的生物化学、第二章的新陈代谢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学习这一 内容不但能使学生了解生命起源的知识、巩固过去学习过的知识,而且还能体会 到科学发展的综合性,以及相互交叉、渗透的特点。 (2)生命起源化学进化的教材内容中,渗透了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是对学生进行观点教育的极好素材。所以,学习这一内容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生物 学知识的过程中,受到生命的物质性、运动性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 (3)生命起源化学进化的教材内容中,体现了化学进化中物质演变的顺序 和规律,对于这一顺序和规律的归纳和总结,极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思 维能力。 2.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教学内容,也是本课题的难点知识,特别是原 始地球状况、米勒的实验、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的诞生等内容,对学生的学习 来说难度更大一些。这是因为从生命起源问题的研究来看,难度极大,只能借助 其他各学科研究的成果综合地、间接地加以研究,进展极慢。从学习的内容看, 关于生命起源的内容多是一些推测和假说,没有定论。从学生的认知结构看,关 于生命起源的问题,虽然有初中的一些知识基础,但因时隔两年已基本遗忘,加 之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得一些不科学的说法,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3.本课题教学中,因为要组织学生对于生命起源的各种说法进行讨论,要 组织学生对化学进化中的物质变化规律进行归纳总结,所以这也成为组织教学的 难点。 组织学生讨论时,学生很难对各种说法做出全面的比较和恰当合理的评价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准确地抓住学生认识上的不足,提出恰当的问题予以引导。如 学生提出听说过宇宙来的“生命胚种”的说法,而且十分相信时,教师则应提出 问题:宇宙空间的条件是否适合生命胚种的存在?生命胚种又是如何起源的?这 样引导学生找出此种说法的不足。 组织学生对化学进化过程进行归纳总结时,一般学生不易把规律总结出来, 需要教师提出一些问题来加以启发。如提出:化学进化的物质变化中先有哪类物 质,后有哪类物质等问题,指导学生完成对化学进化过程进行分析、综合的思维 过程,归纳总结出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小分子物质到大分子物质;从无生命物 质到有生命物质的顺序和规律。 4.“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这一物质的名称,由于多达11个字, 因而成为学生识记的难点。教学中可联系第五章中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转 运RNA的知识,将此名称分解为两个部分的问题,即①此转运RNA是什么生物细 胞内的?(酵母菌)②此转运RNA是转运哪种氨基酸的?(丙氨酸)这样既利于 学生识记,又加强了对旧知识的记忆 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二课时。 二、第一课时: 1.首先提出生命物质与世界上其他各种物质一样,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 过程,生命物质的发生即生命起源,生命物质的发展即生物进化。引出生命起源 的课题。 2.关于生命起源的教学,开始可组织学生讨论有关生命起源的各种各样的 说法。要求学生把他们知道的各种说法的主要内容、论点简述出来,并对各种说 法进行简单的评价或提出各种说法的论据。如果学生说不全,教师可做为参与讨 论者,与学生一起议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将学生不知的或知之不全的内容提 出来。这样,教师是以一个与学生平等的朋友的身份参与讨论,而不是以一个居 高临下的教育者的身份来教育学生。 讨论中如果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引起了争论,教师不要轻易地否定某种意见, 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教师应该将讨论或争论引导到化学进化的假说 方面来。为了能使讨论顺利进行,教师可在课下通过板报、课外小组活动或其他 方式,将有关生命起源的一些资料、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课前能有一定的知 识基础
3.本课题教学中,因为要组织学生对于生命起源的各种说法进行讨论,要 组织学生对化学进化中的物质变化规律进行归纳总结,所以这也成为组织教学的 难点。 组织学生讨论时,学生很难对各种说法做出全面的比较和恰当合理的评价,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准确地抓住学生认识上的不足,提出恰当的问题予以引导。如 学生提出听说过宇宙来的“生命胚种”的说法,而且十分相信时,教师则应提出 问题:宇宙空间的条件是否适合生命胚种的存在?生命胚种又是如何起源的?这 样引导学生找出此种说法的不足。 组织学生对化学进化过程进行归纳总结时,一般学生不易把规律总结出来, 需要教师提出一些问题来加以启发。如提出:化学进化的物质变化中先有哪类物 质,后有哪类物质等问题,指导学生完成对化学进化过程进行分析、综合的思维 过程,归纳总结出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小分子物质到大分子物质;从无生命物 质到有生命物质的顺序和规律。 4.“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这一物质的名称,由于多达 11 个字, 因而成为学生识记的难点。教学中可联系第五章中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转 运 RNA 的知识,将此名称分解为两个部分的问题,即①此转运 RNA 是什么生物细 胞内的?(酵母菌)②此转运 RNA 是转运哪种氨基酸的?(丙氨酸)这样既利于 学生识记,又加强了对旧知识的记忆。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二课时。 二、第一课时: 1.首先提出生命物质与世界上其他各种物质一样,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 过程,生命物质的发生即生命起源,生命物质的发展即生物进化。引出生命起源 的课题。 2.关于生命起源的教学,开始可组织学生讨论有关生命起源的各种各样的 说法。要求学生把他们知道的各种说法的主要内容、论点简述出来,并对各种说 法进行简单的评价或提出各种说法的论据。如果学生说不全,教师可做为参与讨 论者,与学生一起议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将学生不知的或知之不全的内容提 出来。这样,教师是以一个与学生平等的朋友的身份参与讨论,而不是以一个居 高临下的教育者的身份来教育学生。 讨论中如果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引起了争论,教师不要轻易地否定某种意见, 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教师应该将讨论或争论引导到化学进化的假说 方面来。为了能使讨论顺利进行,教师可在课下通过板报、课外小组活动或其他 方式,将有关生命起源的一些资料、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课前能有一定的知 识基础
讨论中引导学生对各种说法进行比较、评价,最后的结论是:化学进化的假 说有大量的现代科学研究成果的支持,并为广大学者所承认,因此这种假说更为 科学、可信。由此引出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内容。 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教学,可运用谈话法,联系生命的基本特征和 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的旧知识,过渡到生命的起源必先产生有机物的内容上来 按此思路,教学中可提出这样的问题:①如果通过化学进化,生命一旦产生,生 命最基本的特征应该是什么?②生命物质的成分中最体现上述特征的是哪些物 质?③蛋白质、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哪些物质?在学生回答了这些旧知识的基 础上,提出化学进化的假说认为生命起源必先产生出小分子的有机物,而这些小 分子有机物的产生又是有条件的,从而过渡到原始地球为生命起源提供的条件的 教学内容上。 4.由于学生在地理课上没有学习过关于地球形成的知识,所以教师可运用 讲述法来讲述地球大气和地球海洋的形成,以及原始地球为生命起源提供的其他 条件。最后由学生来归纳总结原始地球为生命起源提供的三方面的条件:①物质 条件即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②能量条件即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等:③场所 条件即原始海洋。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正是原始地球提供了这些条件,才使得 原始大气中的一些无机物,在获得一定能量的条件下,形成了一些有机物,汇集 到原始海洋中,为生命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这种推测能否用实验来证实呢?如果 用实验来证实的话,实验方法上应该有什么特点呢?提出以上两问题,是引导学 生讨论得出“模拟实验法”的结论,让学生明确非模拟实验是不能证实上述推测 的。 运用直观媒体讲述米勒实验的装置后,由学生分析装置是如何模拟原始 地球状况的?实验结果产生了氨基酸说明了什么问题?在学生分析回答这两个 问题后,教师小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提出生命起源化学进化的大致过程(下 课时再进行学习) 三、第二课时: 1.第二课时的开始可以让学生回忆第一课时所讨论和研究的问题,如生命 起源化学进化的假说为什么能为广大学者所承认?原始地球为生命起源提供了 哪些条件?米勒的实验装置是怎样模拟原始地球状况的?米勒的实验及其结果 说明了什么问题等等由学生来回答,接着进行化学进化过程的教学。 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教学可按以下图解所显示的思路,运用讲述与 谈话相结合的方法,边讲边画边写,最后使学生明确化学进化的四个阶段的大致 情况
讨论中引导学生对各种说法进行比较、评价,最后的结论是:化学进化的假 说有大量的现代科学研究成果的支持,并为广大学者所承认,因此这种假说更为 科学、可信。由此引出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内容。 3.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教学,可运用谈话法,联系生命的基本特征和 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的旧知识,过渡到生命的起源必先产生有机物的内容上来。 按此思路,教学中可提出这样的问题:①如果通过化学进化,生命一旦产生,生 命最基本的特征应该是什么?②生命物质的成分中最体现上述特征的是哪些物 质?③蛋白质、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哪些物质?在学生回答了这些旧知识的基 础上,提出化学进化的假说认为生命起源必先产生出小分子的有机物,而这些小 分子有机物的产生又是有条件的,从而过渡到原始地球为生命起源提供的条件的 教学内容上。 4.由于学生在地理课上没有学习过关于地球形成的知识,所以教师可运用 讲述法来讲述地球大气和地球海洋的形成,以及原始地球为生命起源提供的其他 条件。最后由学生来归纳总结原始地球为生命起源提供的三方面的条件:①物质 条件即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②能量条件即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等;③场所 条件即原始海洋。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正是原始地球提供了这些条件,才使得 原始大气中的一些无机物,在获得一定能量的条件下,形成了一些有机物,汇集 到原始海洋中,为生命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这种推测能否用实验来证实呢?如果 用实验来证实的话,实验方法上应该有什么特点呢?提出以上两问题,是引导学 生讨论得出“模拟实验法”的结论,让学生明确非模拟实验是不能证实上述推测 的。 5.运用直观媒体讲述米勒实验的装置后,由学生分析装置是如何模拟原始 地球状况的?实验结果产生了氨基酸说明了什么问题?在学生分析回答这两个 问题后,教师小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提出生命起源化学进化的大致过程(下一 课时再进行学习)。 三、第二课时: 1.第二课时的开始可以让学生回忆第一课时所讨论和研究的问题,如生命 起源化学进化的假说为什么能为广大学者所承认?原始地球为生命起源提供了 哪些条件?米勒的实验装置是怎样模拟原始地球状况的?米勒的实验及其结果 说明了什么问题等等由学生来回答,接着进行化学进化过程的教学。 2.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教学可按以下图解所显示的思路,运用讲述与 谈话相结合的方法,边讲边画边写,最后使学生明确化学进化的四个阶段的大致 情况
化学进化的第一阶段,要强调通过各种模拟实验表明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 化学过程,很可能发生在原始地球的大气之中,有机小分子物质最后汇集在原始 海洋之中。 化学进化的第二阶段,要强调化学变化主要是缩合作用或聚合作用,这一内 容可让学生根据旧知识来回答,即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核苷酸聚合成核酸。还 要强调通过各种模拟实验制造出的高分子物质只是类似蛋白质和核酸的物质,因 此,只是为研究生命起源提供了一些线索,表明此阶段的变化在原始地球的条件 下也是可能的。 化学进化的第三阶段,要强调多分子体系形成的可能过程,以及推测多分子 体系的三个主要特点,即①多分子体系的物质基础是蛋白质、核酸等有机高分子 物质:②多分子体系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最原始的界膜,已经与周围的原始海洋环 境分隔开了;③多分子体系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是能够进行原始的物质交换活动 但是要让学生明确,原始的物质交换还不是新陈代谢作用。 化学进化的第四阶段,要强调:①此阶段的复杂性、重要性和长期性;②原 始生命的两项最重要的特征;③原始生命的产生既是化学进化的结束,又是生物 进化的开始。 3.在化学进化四个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给予 有效地培养和指导。例如: (1)指导学生对化学进化过程中,物质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综合。经过学 生的讨论或运用谈话法,最后应该让学生自己归纳出以下三点规律:①从无机物 质生成有机物质;②从小分子物质形成大分子物质:③从无生命物质演变为有生 命物质。这一过程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培养。 (2)指导学生运用一定的识记方法。在化学进化四个阶段的表述中,用了 四个不同的动词,应该让学生分析四个动词的不同含义,尤其对前三个近义词更 要分辨清楚。“生成”有从无到有的含义,即原来没有有机物,而现在新生出来 了有机物。“形成”有从小到大的含义,即有机物从小分子形成高分子。“组成” 有从部分构成系统整体的含义,即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了多分子体系。“演变” 有变化繁多、时间漫长的含义,即演变的过程极其复杂、漫长。通过指导学生分 析清楚四个动词的含义,再结合物质变化的规律,识记四个阶段就很容易了 (3)指导学生联系前面学习过的新陈代谢类型的知识,分析原始生命的新 陈代谢类型可能是哪一类。由于原始生命刚刚诞生,还不可能像绿色植物那样进 行光合作用,也不能像硝化细菌那样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它只能直接从原始海洋 中吸收现成的有机物,因此,从同化作用看,其代谢类型可能是异养型的。由于 原始生命所处的原始地球大气是第二代大气,属还原性大气,大气层中没有氧, 因此,从异化作用看,其代谢类型可能是厌氧型的。如果能引导学生做出上述的 分析,或由教师讲述与学生分析相结合而得出结论,不但能复习巩固过去学过的 旧知识,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进化的第一阶段,要强调通过各种模拟实验表明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 化学过程,很可能发生在原始地球的大气之中,有机小分子物质最后汇集在原始 海洋之中。 化学进化的第二阶段,要强调化学变化主要是缩合作用或聚合作用,这一内 容可让学生根据旧知识来回答,即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核苷酸聚合成核酸。还 要强调通过各种模拟实验制造出的高分子物质只是类似蛋白质和核酸的物质,因 此,只是为研究生命起源提供了一些线索,表明此阶段的变化在原始地球的条件 下也是可能的。 化学进化的第三阶段,要强调多分子体系形成的可能过程,以及推测多分子 体系的三个主要特点,即①多分子体系的物质基础是蛋白质、核酸等有机高分子 物质;②多分子体系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最原始的界膜,已经与周围的原始海洋环 境分隔开了;③多分子体系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是能够进行原始的物质交换活动。 但是要让学生明确,原始的物质交换还不是新陈代谢作用。 化学进化的第四阶段,要强调:①此阶段的复杂性、重要性和长期性;②原 始生命的两项最重要的特征;③原始生命的产生既是化学进化的结束,又是生物 进化的开始。 3.在化学进化四个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给予 有效地培养和指导。例如: (1)指导学生对化学进化过程中,物质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综合。经过学 生的讨论或运用谈话法,最后应该让学生自己归纳出以下三点规律:①从无机物 质生成有机物质;②从小分子物质形成大分子物质;③从无生命物质演变为有生 命物质。这一过程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培养。 (2)指导学生运用一定的识记方法。在化学进化四个阶段的表述中,用了 四个不同的动词,应该让学生分析四个动词的不同含义,尤其对前三个近义词更 要分辨清楚。“生成”有从无到有的含义,即原来没有有机物,而现在新生出来 了有机物。“形成”有从小到大的含义,即有机物从小分子形成高分子。“组成” 有从部分构成系统整体的含义,即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了多分子体系。“演变” 有变化繁多、时间漫长的含义,即演变的过程极其复杂、漫长。通过指导学生分 析清楚四个动词的含义,再结合物质变化的规律,识记四个阶段就很容易了。 (3)指导学生联系前面学习过的新陈代谢类型的知识,分析原始生命的新 陈代谢类型可能是哪一类。由于原始生命刚刚诞生,还不可能像绿色植物那样进 行光合作用,也不能像硝化细菌那样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它只能直接从原始海洋 中吸收现成的有机物,因此,从同化作用看,其代谢类型可能是异养型的。由于 原始生命所处的原始地球大气是第二代大气,属还原性大气,大气层中没有氧, 因此,从异化作用看,其代谢类型可能是厌氧型的。如果能引导学生做出上述的 分析,或由教师讲述与学生分析相结合而得出结论,不但能复习巩固过去学过的 旧知识,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关于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问题上的重大成就的教学内容,可安排在化学 进化第二阶段的教学内容中来学习,以说明化学进化中从小分子有机物形成高分 子有机物。但要给学生说明,我国的研究成就,不是模拟实验,而是人工合成, 所以不能证实第二阶段的变化。这部分教学内容也可安排在最后来学习,强调研 究成果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无论是哪种安 排,都要让学生明确这些重大成就的意义,不但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问题 方面的进展,而且对于人类研究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规律,并为 将来人工制造新的生命物质,改造和创造生命,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 值 此外,学习重大成就的知识,要注意指导学生联系旧知识,让学生分析牛胰 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运RNA的基本组成单位和分子结构概况,使前后知识建立起 联系。 5.第二课时完成后,可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检测,当堂进行反馈和矫正(检 测方式和内容略)。 四、本课题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因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际间的 合作研究,对于生命起源的研究会有各种进展和突破,也会产生出一些新的认识 理论、假说,原有的认识不断更新是极为正常的。因此,教学中对于化学进化的 推测和研究,要用发展的、动态的观点去指导学生学习,不要把话说绝对。例如 对于米勒的实验和其他模拟实验,只能说是证实了化学进化的开始阶段的变化是 可能的,而不能说完全证实了化学进化的第一阶段。再如,对于“宇宙生命论” 虽然现代科学研究对此说多持否定意见,但是,一些构成生命的有机物质有没有 可能来自宇宙空间呢?有人认为这是完全可能的。各种研究表明,地球以外确实 存在着有机物,当然也就有存在生命的可能。因此,原始地球上的有机物来自天 外是完全可能的,但不能由此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天外 2.注意用科学难题的魅力去吸引、激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 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教学中要满腔热情地指出生命起源的难题 研究的进展、取得成果,寄希望于在座的同学们,而此难题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的 综合、合作,需要同学们在中学学好各门功能,为将来从事生命科学研究奠定坚 实的知识基础 注意把本课题中丰富的观点教育内容,同化于教学内容之中,渗透于教 学过程之中,避免把生命起源内容的教学异化为哲学课或政治课,应让学生在潜 移默化之中受到观点教育。 小资料
4.关于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问题上的重大成就的教学内容,可安排在化学 进化第二阶段的教学内容中来学习,以说明化学进化中从小分子有机物形成高分 子有机物。但要给学生说明,我国的研究成就,不是模拟实验,而是人工合成, 所以不能证实第二阶段的变化。这部分教学内容也可安排在最后来学习,强调研 究成果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无论是哪种安 排,都要让学生明确这些重大成就的意义,不但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问题 方面的进展,而且对于人类研究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规律,并为 将来人工制造新的生命物质,改造和创造生命,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 值。 此外,学习重大成就的知识,要注意指导学生联系旧知识,让学生分析牛胰 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运 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和分子结构概况,使前后知识建立起 联系。 5.第二课时完成后,可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检测,当堂进行反馈和矫正(检 测方式和内容略)。 四、本课题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因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际间的 合作研究,对于生命起源的研究会有各种进展和突破,也会产生出一些新的认识、 理论、假说,原有的认识不断更新是极为正常的。因此,教学中对于化学进化的 推测和研究,要用发展的、动态的观点去指导学生学习,不要把话说绝对。例如, 对于米勒的实验和其他模拟实验,只能说是证实了化学进化的开始阶段的变化是 可能的,而不能说完全证实了化学进化的第一阶段。再如,对于“宇宙生命论”, 虽然现代科学研究对此说多持否定意见,但是,一些构成生命的有机物质有没有 可能来自宇宙空间呢?有人认为这是完全可能的。各种研究表明,地球以外确实 存在着有机物,当然也就有存在生命的可能。因此,原始地球上的有机物来自天 外是完全可能的,但不能由此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天外。 2.注意用科学难题的魅力去吸引、激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 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教学中要满腔热情地指出生命起源的难题 研究的进展、取得成果,寄希望于在座的同学们,而此难题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的 综合、合作,需要同学们在中学学好各门功能,为将来从事生命科学研究奠定坚 实的知识基础。 3.注意把本课题中丰富的观点教育内容,同化于教学内容之中,渗透于教 学过程之中,避免把生命起源内容的教学异化为哲学课或政治课,应让学生在潜 移默化之中受到观点教育。 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