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AP产生机制 K 3 Na NAt 2K+ Inside
(三)AP产生机制
(三)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1.AP产生的基本条件: ·①膜内外存在[Na+]差:[Na+]i>[Na+]0≈ 1:10 ②膜在受到阈刺激而兴奋时,对离子的通 透性增加:即电压门控性Na通道激活而开 放
(三)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 1.AP产生的基本条件: • ①膜内外存在[Na+]差:[Na+]i>[Na+]O ≈ 1∶10; • ②膜在受到阈刺激而兴奋时,对离子的通 透性增加:即电压门控性Na+通道激活而开 放
AP机制1: 上升支:细胞受刺激达到一定程度时,膜上的钠 通开放,因膜外钠浓度高于膜内且受膜内负电的 吸引,故钠内流引起上升支直至内移的钠在膜内形 成的正电位足以阻止钠的净移入时为止。 (ENa) K 3 Na 40 00 2 锋电位 20 40 Na 2 K 负后电位 60 80 inside 正后电位
AP机制1: 上升支: 细胞受刺激达到一定程度时,膜上的钠 通开放, 因膜外钠浓度高于膜内且受膜内负电的 吸引,故钠内流引起上升支直至内移的钠在膜内形 成的正电位足以阻止钠的净移入时为止。 (ENa)
AP机制2: 下降支:钠通道关闭,钾通道开放,钾外流引起。 随后钠泵工作,泵出钠、泵入钾,恢复膜两侧原 浓度差。 m 3 Na 20 锋电位 0 20 -40 Na 2 K 负后电位 60 80 inside 正后电位
AP机制2: 下降支:钠通道关闭,钾通道开放,钾外流引起。 随后钠泵工作,泵出钠、泵入钾,恢复膜两侧原 浓度差
总结,AP的产生机制 当细胞受到刺激→细胞膜上少量Na十通熴激活 而开放-Na顺浓度差少量内流)膜內外电位 差↓→局部电位→>当膜内电位变化到阈电位时 →Na+通道大量开放 Na顺电化学差和膜内负电位的吸引→内流 →膜内负电位减小到零并变为正电位(AP上升 支)→Na通道关Na内流停+同时K+通道激 活而开放一K+泵K+顺浓度差和膜内正电位的 吸引—-K十迅速外流>膜内电位迅速下降,恢 复到RP水平(AP下降文) ·→“[Na+]i↑、[K+]0↑→激活Na+-K+泵 Na+泵出、K十泵回,离子恢复到兴奋前水 平→后电 作电位
总结.AP的产生机制: • 当细胞受到刺激→细胞膜上少量Na+通道激活 而开放→Na+顺浓度差少量内流→膜内外电位 差↓→局部电位→当膜内电位变化到阈电位时 →Na+通道大量开放 • →Na+顺电化学差和膜内负电位的吸引→内流 →膜内负电位减小到零并变为正电位(AP上升 支)→ Na+通道关→Na+内流停+同时K+通道激 活而开放→ K+泵K+顺浓度差和膜内正电位的 吸引→K+迅速外流→膜内电位迅速下降,恢 复到RP水平(AP下降支) • → ∵ [Na+]i↑、[K+]O↑→激活Na+- K+泵 →Na+泵出、K+泵回,∴离子恢复到兴奋前水 平→后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