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动作电位 action potential AP) ·1.概念:可兴奋细胞受到剌激,细胞膜在静 息电位基础上发生一次短暂的、可逆的,并可 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2AP实验现象: +40 膜内电 0246 100
(二)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P) • 1.概 念: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细胞膜在静 息电位基础上发生一次短暂的、可逆的,并可 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 2.AP实验现象:
3动作电位的图形 40 20 锋电位 0 20 40 负后电位 60 80 正后电位
3.动作电位的图形
4.动作电位的特征: ①是非衰减式传导的电位 ②具有“全或无”的现象:即同一细 胞上的AP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 离而改变的现象。达不到阈值不产生 动作电位。 5动作电位的意义: AP的产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4.动作电位的特征: • ①是非衰减式传导的电位。 • ②具有“全或无”的现象:即同一细 胞上的AP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 离而改变的现象。达不到阈值不产生 动作电位。 5.动作电位的意义: • AP的产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6.与AP相关的概念: 极化:以膜为界,外正内负的状态。 去极化:膜内外电位差向小于RP值的方向 变化的过程。 超极化:膜内外电位差向大于RP值的方向 变化的过程。 复极化:去极化后再向极化状态恢复的过 程
• 6.与AP相关的概念: • 极 化:以膜为界,外正内负的状态。 • 去极化:膜内外电位差向小于RP值的方向 变化的过程。 • 超极化:膜内外电位差向大于RP值的方向 变化的过程。 • 复极化:去极化后再向极化状态恢复的过 程
网电也axe +25 6.与AP相关的概念 阈电位水平 阈电位:引发AP的临界膜电 位数值。 9 静息电位水平 局部电位:低于阈电位的去 时间 极化电位。 40 后电位:锋电位下降支最后120 恢复到RP水平以前,一种时 锋电位 间较长、波动较小的电位变0 化过程 包括:负后电位=去极化后40 电位,正后电位=超去极化 负后电位 后电位。 80 正后电位
• 6.与AP相关的概念: • 阈电位:引发AP的临界膜电 位数值。 • 局部电位:低于阈电位的去 极化电位。 • 后电位:锋电位下降支最后 恢复到RP水平以前,一种时 间较长、波动较小的电位变 化过程。 • 包括:负后电位=去极化后 电位, 正后电位=超去极化 后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