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了解两变量曲线回归的曲线关系类型、曲线回归。 5,学会多重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假设检验、评价和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1.双变量直线相关的散点图、相关系数、计算、假设检验和注意事项。 2.双变量直线回归方程的建立、假设检验和应用和注意事项。 3.直线相关与直线回归的区别与联系。 4.两变量曲线回归的曲线关系类型、曲线回归。 5.多重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假设检验、评价和注意事项。 7.Correlate菜单中Bivariate…、Partial…的分析命令、分析过程以及分析结果的解释。 【教学方式】 PowerPoint授课,结合SPSS统计软件实例讲解。 第十一章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 【主要内容】 1.了解聚类分析的概念、基本思想、方法(R型聚类和Q型聚类)和应用 2.了解判别分析的概念、基本思想、方法(Bays准则、分类函数、事前概率、事后概率、判别效 果验证)和应用 【教学要求】 1.聚类分析的概念、基本思想、方法(R型聚类和Q型聚类)和应用。 2.判别分析的概念、基本思想、方法(Byes准则、分类函数、事前概率、事后概率、判别效果验 证)和应用。 3.练习Analyze→Classify菜单Hierarchical Cluster…过程进行系统聚类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 4.练习Analyze→Classify菜单K-Mears Cluster…过程进行动态样品聚类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 5.练习SPSS分析Analyze→Classify菜单Two Step Cluster.过程进行二步聚类并对分析结果进行 解释。 6.练习SPSS分析Analyze→Classify菜单Discriminant-…过程进行Fisher判别、Bayes判别,以及 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软件演示、上机操作。 第十二章分类型变量资料统计描述与参数估计 【目的要求】 1.通晓相对数的概念:分类型变量资料统计描述的常用指标。 2.通晓应用相对数时的注意事项。 3.理解动态数列的发展水平与平均发展水平、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平均 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4.了解指数的编制方法、指数体系、几种常用指数。 5.通晓率的标准化与参数估计:标准化的意义、方法、注意问题、参数估计。 【教学内容】 1.相对数的概念:分类资料的频数表:分类型变量资料统计描述的常用指标。 2.应用相对数时的注意事项。 3.动态数列的发展水平与平均发展水平、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平均发展 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4.指数的编制方法、指数体系、几种常用指数。 -25-
- 25 - 4.了解两变量曲线回归的曲线关系类型、曲线回归。 5.学会多重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假设检验、评价和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1.双变量直线相关的散点图、相关系数、计算、假设检验和注意事项。 2.双变量直线回归方程的建立、假设检验和应用和注意事项。 3.直线相关与直线回归的区别与联系。 4.两变量曲线回归的曲线关系类型、曲线回归。 5.多重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假设检验、评价和注意事项。 7.Correlate 菜单中 Bivariate…、Partial…的分析命令、分析过程以及分析结果的解释。 【教学方式】 PowerPoint 授课,结合 SPSS 统计软件实例讲解。 第十一章 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 【主要内容】 1.了解聚类分析的概念、基本思想、方法(R 型聚类和 Q 型聚类)和应用 2.了解判别分析的概念、基本思想、方法(Bayes 准则、分类函数、事前概率、事后概率、判别效 果验证)和应用 【教学要求】 1.聚类分析的概念、基本思想、方法(R 型聚类和 Q 型聚类)和应用。 2.判别分析的概念、基本思想、方法(Bayes 准则、分类函数、事前概率、事后概率、判别效果验 证)和应用。 3.练习 Analyze → Classify 菜单 Hierarchical Cluster…过程进行系统聚类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 4.练习 Analyze → Classify 菜单 K-Mears Cluster…过程进行动态样品聚类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 5.练习 SPSS 分析 Analyze → Classify 菜单 Two Step Cluster…过程进行二步聚类并对分析结果进行 解释。 6.练习 SPSS 分析 Analyze → Classify 菜单 Discriminant…过程进行 Fisher 判别、Bayes 判别,以及 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软件演示、上机操作。 第十二章 分类型变量资料统计描述与参数估计 【目的要求】 1.通晓相对数的概念 ;分类型变量资料统计描述的常用指标。 2.通晓应用相对数时的注意事项。 3.理解动态数列的发展水平与平均发展水平、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平均 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4.了解指数的编制方法、指数体系、几种常用指数。 5.通晓率的标准化与参数估计 :标准化的意义、方法、注意问题、参数估计。 【教学内容】 1.相对数的概念 ;分类资料的频数表 ;分类型变量资料统计描述的常用指标。 2.应用相对数时的注意事项。 3.动态数列的发展水平与平均发展水平、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平均发展 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4.指数的编制方法、指数体系、几种常用指数
5.率的标准化与参数估计:标准化的意义、基本思想、方法、注意问题、参数估计。 【教学方式】 PowerPoint授课,结合SPSS统计软件实例讲解。 第十三章计数资料假设检验 【目的要求】 1.通晓x2检验的基本思想、应用条件和正确选用检验方法。 2.通晓成组设计2×2表资料x2检验:成组设计R×C表资料x2检验、多重比较、用途和注意事项: 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的分析。 【教学内容】 1.x2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的基本思想、应用条件和正确选用检验方法。 2.成组设计2×2表资料x2检验。 3.成组设计RXC表资料x2检验、多重比较、用途和注意事项。 4.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的x2检验、相关性检验、Kappa检验。 5.SPSS软件Descriptive Statistics菜单中Frequencies过程、Crosstabs过程的实例分析和结果解释。 【教学方式】 PowerPoint授课,结合SPSS统计软件实例讲解。 第十四章等级资料假设检验 【目的要求】 1.通晓秩和检验的概念、非参数检验与参数检验的区别:秩和检验的基本思想和和适用条件。 2.熟悉单个样本等级资料检验(游程检验、卡方检验):样本与总体比较的Ridt分析。 3.通晓两个样本等级资料检验(秩和检验、Ridt分析)。 4.通晓多个样本等级资料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Ridit分析、秩相关分析与现行趋势检验)。 5.通晓配对设计方表资料分析,包括独立性检验、优势性检验。 【教学内容】 1.秩和检验的概念、非参数检验与参数检验的区别:秩和检验的基本思想和和适用条件。 2.单个样本等级资料检验(游程检验、卡方检验):样本与总体比较的Rdt分析。 3.两个样本等级资料检验(的Wilcoxon秩和检验、Ridit分析)。 4.多个样本等级资料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及多个样本两两比较的Nemenyi法检验、Ridit分 析、秩相关分析与现行趋势检验)。 5.配对设计方表资料分析Wilcoxo符号秩和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步骤,正态近似法及其使用条件, 包括独立性检验、优势性检验。 6.SPSS软件Nonparametric Tests菜单中样本率与总体率比较的二项分布检验。 7.配对设计非参数检验;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得秩和检验:成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得秩和检验及 多个样本两两比较的Nemenyi法检验: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非参数检验在SPSS统计软件中的实现和结 果解释。 8.SP$S进行配对比较的和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的分析命令、分析过程以及分析结果的读取。 【教学方式】 PowerPoint授课,结合SPSS统计软件实例讲解。 第十五章logistic回归分析 【主要内容】 -26-
- 26 - 5.率的标准化与参数估计 :标准化的意义、基本思想、方法、注意问题、参数估计。 【教学方式】 PowerPoint 授课,结合 SPSS 统计软件实例讲解。 第十三章 计数资料假设检验 【目的要求】 1.通晓 χ2 检验的基本思想、应用条件和正确选用检验方法。 2.通晓成组设计 2×2 表资料 χ2 检验;成组设计 R×C 表资料 χ2 检验、多重比较、用途和注意事项; 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的分析。 【教学内容】 1.χ2 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的基本思想、应用条件和正确选用检验方法。 2.成组设计 2×2 表资料 χ2 检验。 3.成组设计 R×C 表资料 χ2 检验、多重比较、用途和注意事项。 4.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的 χ2 检验、相关性检验、Kappa 检验。 5.SPSS 软件 Descriptive Statistics 菜单中 Frequencies 过程、Crosstabs 过程的实例分析和结果解释。 【教学方式】 PowerPoint 授课,结合 SPSS 统计软件实例讲解。 第十四章 等级资料假设检验 【目的要求】 1.通晓秩和检验的概念、非参数检验与参数检验的区别 ;秩和检验的基本思想和和适用条件。 2.熟悉单个样本等级资料检验(游程检验、卡方检验);样本与总体比较的 Ridit 分析。 3.通晓两个样本等级资料检验(秩和检验、Ridit 分析)。 4.通晓多个样本等级资料检验(Kruskal-Wallis H 检验、Ridit 分析、秩相关分析与现行趋势检验)。 5.通晓配对设计方表资料分析,包括独立性检验、优势性检验。 【教学内容】 1.秩和检验的概念、非参数检验与参数检验的区别 ;秩和检验的基本思想和和适用条件。 2.单个样本等级资料检验(游程检验、卡方检验);样本与总体比较的 Ridit 分析。 3.两个样本等级资料检验(的 Wilcoxon 秩和检验、Ridit 分析)。 4.多个样本等级资料检验(Kruskal-Wallis H 检验及多个样本两两比较的 Nemenyi 法检验、Ridit 分 析、秩相关分析与现行趋势检验)。 5.配对设计方表资料分析 Wilcoxon 符号秩和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步骤,正态近似法及其使用条件, 包括独立性检验、优势性检验。 6.SPSS 软件 Nonparametric Tests 菜单中样本率与总体率比较的二项分布检验。 7.配对设计非参数检验 ;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得秩和检验 ;成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得秩和检验及 多个样本两两比较的 Nemenyi 法检验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非参数检验在 SPSS 统计软件中的实现和结 果解释。 8.SPSS 进行配对比较的和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的分析命令、分析过程以及分析结果的读取。 【教学方式】 PowerPoint 授课,结合 SPSS 统计软件实例讲解。 第十五章 logistic 回归分析 【主要内容】
1.通晓Logistic回归分析的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立、评价。 2.理解Logistic回归的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方法、筛选自变量与建立优化回归模型、应用。 3.通晓二分类资料的Logistic回归,包括:二分类自变量资料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非二分类自 变量资料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 4.理解多分类资料的Logistic回归,包括:应变量为有序多分类资料的有序Logit回归,应变量为 无序多分类资料的广义Logt模型。 5.了解条件Logistic回归的原理、应用。 6.懂得Logistic回归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教学要求】 1.Logistic回归分析的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立、评价。 2.Logistic回归的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方法、筛选自变量与建立优化回归模型、应用。 3.二分类资料的Logistic回归,包括:二分类自变量资料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非二分类自变量 资料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 4.多分类资料的Logistic回归,包括:应变量为有序多分类资料的有序Logit回归,应变量为无序 多分类资料的广义L0git模型。 5.条件Logistic回归的原理、应用。 6.Logistic回归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7.掌握SPSS分析命令Analyze→Regression菜单Binary Logistic…过程分析Logistic回归及其分析 结果的解释、模型的进一步优化与简单诊断。 8.了解SPSS分析命令Analyze→Regression菜单Multinomial Logistic…过程分析无序多分类 Logistic回归及其分析结果的解释、模型的进一步优化与简单诊断。 9.了解SPSS分析命令Analyze→Regression菜单Ordinal Regression…过程分析有序Logistic回归 及其分析结果的解释、模型的进一步优化与简单诊断。 【教学方法】 讲授、案例分析、软件演示、上机操作。 第十六章综合评价 【主要内容】 1.通晓综合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步骤、评价指标的选择、指标值的处理。 2.理解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步骤。 3.了解层次分析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4.理解TOPSIS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优缺点和应用。 【教学要求】 1.综合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步骤、评价指标的选择、指标值的处理。 2.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步骤。 3.层次分析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4.TOPSIS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优缺点和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案例分析、软件演示、上机操作。 -27-
- 27 - 1.通晓 Logistic 回归分析的分类、Logistic 回归模型的建立、评价。 2.理解 Logistic 回归的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方法、筛选自变量与建立优化回归模型、应用。 3.通晓二分类资料的 Logistic 回归,包括 :二分类自变量资料的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非二分类自 变量资料的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 4.理解多分类资料的 Logistic 回归,包括 :应变量为有序多分类资料的有序 Logit 回归,应变量为 无序多分类资料的广义 Logit 模型。 5.了解条件 Logistic 回归的原理、应用。 6.懂得 Logistic 回归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教学要求】 1.Logistic 回归分析的分类、Logistic 回归模型的建立、评价。 2.Logistic 回归的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方法、筛选自变量与建立优化回归模型、应用。 3.二分类资料的 Logistic 回归,包括 :二分类自变量资料的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非二分类自变量 资料的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 4.多分类资料的 Logistic 回归,包括 :应变量为有序多分类资料的有序 Logit 回归,应变量为无序 多分类资料的广义 Logit 模型。 5.条件 Logistic 回归的原理、应用。 6.Logistic 回归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7.掌握 SPSS 分析命令 Analyze → Regression 菜单 Binary Logistic…过程分析 Logistic 回归及其分析 结果的解释、模型的进一步优化与简单诊断。 8.了解 SPSS 分析命令 Analyze → Regression 菜单 Multinomial Logistic…过程分析无序多分类 Logistic 回归及其分析结果的解释、模型的进一步优化与简单诊断。 9.了解 SPSS 分析命令 Analyze → Regression 菜单 Ordinal Regression…过程分析有序 Logistic 回归 及其分析结果的解释、模型的进一步优化与简单诊断。 【教学方法】 讲授、案例分析、软件演示、上机操作。 第十六章 综合评价 【主要内容】 1.通晓综合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步骤、评价指标的选择、指标值的处理。 2.理解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步骤。 3.了解层次分析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4.理解 TOPSIS 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优缺点和应用。 【教学要求】 1.综合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步骤、评价指标的选择、指标值的处理。 2.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步骤。 3.层次分析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4.TOPSIS 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优缺点和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案例分析、软件演示、上机操作
四、课时分配 表1《卫生统计学》教学时数分配 教学内容 理论课时数 实验、实践课时数 自主学习时数 第一章绪论 2 1 0 第二章统计设计与资料搜集 第三章资料图表表达 2 0 第四章概率分布 3 1 0 第五章数值型资料的统计描述 1 0 第六章总体均数的估计与假设检验 2 2 0 第七章单个样本及配对设计单变量资料检验 第八章两个样本单变量资料检验 第九章多个样本单变量资料检验 第十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3 1 0 第十一章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 第十二章分类型资料的统计描述与参数估计 1 0 第十三章计数资料的假设检验 3 2 0 第十四章等级资料假设检验 3 2 0 第十五章Logistic回归分析 2 2 0 第十六章综合评价 合计 33 20 五、学习资源 【课程选用教材】 [1]魏高文主编.卫生统计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11. [2]方积乾主编.卫生统计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 说明:如有新教材出版,教学使用教材会做调整。 【学生参考书目】 [1山孙振球主编.医学科学研究与设计.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5.4 [2]史周华主编.医学统计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2016.8 [3]黄品贤主编.中医统计学实习指导及SPSS15.0的应用,科学出版社,2009.7. [4]史周华主编.医学统计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 [5]张文彤主编.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1. [6]张文彤主编.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 [7张文彤主编.BM SPSS数据分析与挖掘实战案例精粹.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 [8]胡良平主编.科研课题的研究设计与统计分析.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0.1. -28
- 28 - 四、课时分配 表 1 《卫生统计学》教学时数分配 教学内容 理论课时数 实验、实践课时数 自主学习时数 第一章 绪论 2 1 0 第二章 统计设计与资料搜集 第三章 资料图表表达 2 2 0 第四章 概率分布 2 1 0 第五章 数值型资料的统计描述 3 1 0 第六章 总体均数的估计与假设检验 2 2 0 第七章 单个样本及配对设计单变量资料检验 第八章 两个样本单变量资料检验 第九章 多个样本单变量资料检验 第十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3 1 0 第十一章 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 第十二章 分类型资料的统计描述与参数估计 2 1 0 第十三章 计数资料的假设检验 3 2 0 第十四章 等级资料假设检验 2 2 0 第十五章 Logistic 回归分析 2 2 0 第十六章 综合评价 合计 33 20 3 五、学习资源 【课程选用教材】 [1] 魏高文主编 . 卫生统计学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11. [2] 方积乾主编 . 卫生统计学(第 7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 说明 :如有新教材出版,教学使用教材会做调整。 【学生参考书目】 [1] 孙振球主编 . 医学科学研究与设计 .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5.4. [2] 史周华主编 . 医学统计学(第 2 版). 人民卫生出版,2016.8 [3] 黄品贤主编 . 中医统计学实习指导及 SPSS15.0 的应用,科学出版社,2009.7. [4] 史周华主编 . 医学统计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 [5] 张文彤主编.SPSS 统计分析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1. [6] 张文彤主编.SPSS 统计分析高级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 [7] 张文彤主编.IBM SPSS 数据分析与挖掘实战案例精粹.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 [8] 胡良平主编.科研课题的研究设计与统计分析 .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0.1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一、课程一般信息 课程编号:08.033.0.3 课程名称: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开课学院:公共健康学院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学分:1.5 学时:21 前期课程:高等数学、统计学 授课对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 二、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它的内容包括社会调 查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方法,不涉及复杂的社会学统计技术,通过学习本课程,是希望通过系统、全 面地介绍社会调查的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运用的能力,具体 包括:建立研究假设、进行问卷设计、完成抽样调查、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以及撰写调查报告等。学 习本课程要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学风,要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要将 书本知识与调查研究的具体实践结合,自觉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认识中国社会的具体 情况和社会问题,并以调查得到的事实和结论来检验理论。 三、教学大纲内容 (一)课程总体目标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原则,基本程序和主要途径:掌握社会调查 的方式方法:了解社会统计分析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提高实 际调查研究的能力。掌握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选题的标准: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选题方法、调查对 象和调查内容。熟练掌握概率抽样方法的定义和操作步骤:熟练掌握四种测量层次和操作化:掌握几种 资料收集方法各自的特点:问卷法的类型与结构、问卷设计中的原则与步骤、常见的设计错误:掌握统 计分析的具体方法:掌握调查报告及类型,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 通过讨论式教学,强化学生对调查技术重要性和具体技术环节的认识,促进使用技术的程序化意识 的进步;组织学生课外活动小组,根据社会实际,有目的地选择调查课题,拟定调查提纲,设计调查问卷, 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在调查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社会调查的 技巧,能独立开展社会调查工作,撰写社会调查报告。 (二)教学策略设计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4年制)专业一年级学生,前期完成《高等 数学》,《统计学》等相关基础课程学习,其中教学设计根据本科院校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结 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重”的教学与引导、合作、探究有机结合。在 教学内容上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技能,临床思维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 教师对具体方剂多方式,多角度,多层次的系统讲解,引导学生提升课堂学习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从“鱼” 到“渔”实现由“教”到“学”的转变。课程的部分章节使用案例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是引 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强调学生的主观参与,以主动学习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改变传统“注入式 -29-
- 29 - 一、课程一般信息 课程编号 :08.033.0.3 课程名称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开课学院 :公共健康学院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学分 :1.5 学时 :21 前期课程 :高等数学、统计学 授课对象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 二、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它的内容包括社会调 查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方法,不涉及复杂的社会学统计技术,通过学习本课程,是希望通过系统、全 面地介绍社会调查的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运用的能力,具体 包括 :建立研究假设、进行问卷设计、完成抽样调查、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以及撰写调查报告等。学 习本课程要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学风,要树立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的观点,要将 书本知识与调查研究的具体实践结合,自觉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认识中国社会的具体 情况和社会问题,并以调查得到的事实和结论来检验理论。 三、教学大纲内容 (一)课程总体目标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原则 , 基本程序和主要途径 ;掌握社会调查 的方式方法 ;了解社会统计分析的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提高实 际调查研究的能力。掌握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选题的标准 ;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选题方法、调查对 象和调查内容。熟练掌握概率抽样方法的定义和操作步骤 ;熟练掌握四种测量层次和操作化 ;掌握几种 资料收集方法各自的特点 ;问卷法的类型与结构、问卷设计中的原则与步骤、常见的设计错误 ;掌握统 计分析的具体方法 ;掌握调查报告及类型,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 通过讨论式教学,强化学生对调查技术重要性和具体技术环节的认识,促进使用技术的程序化意识 的进步 ; 组织学生课外活动小组,根据社会实际,有目的地选择调查课题,拟定调查提纲,设计调查问卷, 进行社会调查活动 ; 在调查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社会调查的 技巧,能独立开展社会调查工作,撰写社会调查报告。 (二)教学策略设计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4 年制)专业一年级学生,前期完成《高等 数学》,《统计学》等相关基础课程学习,其中教学设计根据本科院校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结 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重”的教学与引导、合作、探究有机结合。在 教学内容上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技能,临床思维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 教师对具体方剂多方式,多角度,多层次的系统讲解,引导学生提升课堂学习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从“鱼” 到“渔”实现由“教”到“学”的转变。课程的部分章节使用案例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是引 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强调学生的主观参与,以主动学习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改变传统“注入式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