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乐府小诗吸取民歌曲调优点,音调浏亮,节 奏鲜明,适于入乐。就连《平蔡州》一类古体, 也具民歌的音乐美。一些六言诗和新体诗句式、 节奏、用韵都与律诗不同,逐渐向长短句演变, 适于配乐歌唱。此外,刘禹锡还按《忆江南》曲 调填词二首。刘禹锡是古文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刘文以论说文成就最大。一是专题性的,包括哲 学、政治、医学、书法、书仪等方面。二是杂文。 刘禹锡的散文与其诗歌一样,辞藻瑰丽,题旨隐 微。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文集》、《刘 禹锡集》。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和唐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今人卞孝萓有《刘禹锡年 谱》
七言乐府小诗吸取民歌曲调优点,音调浏亮,节 奏鲜明,适于入乐。就连《平蔡州》一类古体, 也具民歌的音乐美。一些六言诗和新体诗句式、 节奏、用韵都与律诗不同,逐渐向长短句演变, 适于配乐歌唱。此外,刘禹锡还按《忆江南》曲 调填词二首。刘禹锡是古文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刘文以论说文成就最大。一是专题性的,包括哲 学、政治、医学、书法、书仪等方面。二是杂文。 刘禹锡的散文与其诗歌一样,辞藻瑰丽,题旨隐 微。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文集》、《刘 禹锡集》。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和唐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今人卞孝萱有《刘禹锡年 谱》
m刘禹锡一生的经历比较长,大致可以分为 四个时期: 从代宗大历七年(772)到德宗贞元 六年(790),即从他一岁到十九岁的青少 年时期; 从贞元七年(791)到顺宗永贞元年 (805),即从他二十岁到三十四岁走上仕 途,参加政治革新时期; 从宪宗元和元年(806)到敬宗宝历二 年(826),即从他三十五岁到五十五岁的 贬谪时期 四、从文宗大和元年(827)到武宗会昌二 年(842),即从他五十六岁到七十一岁去 世的晚年时期
刘禹锡一生的经历比较长,大致可以分为 四个时期: 一、从代宗大历七年(772)到德宗贞元 六年(790),即从他一岁到十九岁的青少 年时期; 二、从贞元七年(791)到顺宗永贞元年 (805),即从他二十岁到三十四岁走上仕 途,参加政治革新时期; 三、从宪宗元和元年(806)到敬宗宝历二 年(826),即从他三十五岁到五十五岁的 贬谪时期; 四、从文宗大和元年(827)到武宗会昌二 年(842),即从他五十六岁到七十一岁去 世的晚年时期
第一阶段,德宗贞元六年(790)以前。刘禹 锡自幼好学,熟读儒家经典,浏览诸子百家 童年时代曾经到吴兴陪侍诗僧胶然?灵澈吟 诗,得到他们的指点,并为权德舆所器重。他 后来一直对江南保持着良好的印象,自称 “江南客”。 第二阶段,从贞元七年到顺宗永贞元年 (805)。刘禹锡19岁左右游学长安。贞元九 年与柳宗元同榜登进士第接着又登去词科。 贞元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开 始踏上仕途。他希望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 入在以箭,自称"道末施于人,所蓄者志 入住以属积极参加政活动。贞元十六年 入柱 佑幂掌 参与讨
第一阶段,德宗贞元六年(790)以前。刘禹 锡自幼好学,熟读儒家经典,浏览诸子百家。 童年时代曾经到吴兴陪侍诗僧皎然、灵澈吟 诗,得到他们的指点,并为权德舆所器重。他 后来一直对江南保持着良好的印象,自称 “江南客”。 第二阶段,从贞元七年到顺宗永贞元年 (805)。刘禹锡19岁左右游学长安。贞元九 年与柳宗元同榜登进士第,接着又登宏词科。 贞元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开 始踏上仕途。他希望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 入仕以前,自称"道未施于人,所蓄者志" 。 入仕以后,积极参加政治活动。贞元十六年 入杜佑幕掌书记,参与讨伐
徐州乱军。十八年调任渭南县主簿。次 年任监察御史。贞元三十一年(当年八 月改元永贞)一月,德宗死,顺宗即位 推行一系列改革弊政的措施。刘禹锡当 时任屯田员外郎任用王叔文等人、判度 支盐铁案,与王叔文、王口、柳宗元同 为政治革新的核心人物称为"二王刘柳"。 革新只进行了半年,就遭到宦官、藩镇的 强烈反对。顺宗被迫退位,宪宗即位 初贬为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 司马。同时贬为远州司马的共八人,史 称"八司马
徐州乱军。十八年调任渭南县主簿。次 年任监察御史。贞元二十一年(当年八 月改元永贞)一月,德宗死,顺宗即位, 推行一系列改革弊政的措施。刘禹锡当 时任屯田员外郎任用王叔文等人、判度 支盐铁案,与王叔文、王□、柳宗元同 为政治革新的核心人物,称为"二王刘柳" 。 革新只进行了半年,就遭到宦官、藩镇的 强烈反对。顺宗被迫退位,宪宗即位。 九月,革新失败,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 初贬为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 司马。同时贬为远州司马的共八人,史 称"八司马"
■第三阶段,从宪宗元和元年(806)至敬 宗宝历二年(826)。八司马被贬后宪宗 曾下诏:"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 《旧唐书·宪宗纪》)从这时起,刘禹 锡开始走上"穷愁著书"的道路。在贬所, 他写了不少政治讽刺诗,大胆地揭露宦 官与大官僚的丑行,以抒发胸中的愤懑 元和九年十二月,刘禹锡与柳宗元 等人一起奉召回京。次年三月,刘禹锡写 了
第三阶段,从宪宗元和元年(806)至敬 宗宝历二年(826)。八司马被贬后,宪宗 曾下诏:"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 (《旧唐书·宪宗纪》)从这时起,刘禹 锡开始走上"穷愁著书"的道路。在贬所, 他写了不少政治讽刺诗,大胆地揭露宦 官与大官僚的丑行,以抒发胸中的愤懑。 元和九年十二月,刘禹锡与柳宗元 等人一起奉召回京。次年三月,刘禹锡写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