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090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一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艺术欣赏(本)试题 2010年7月 题 号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 括号内)】 1.所谓艺术的敏感是由于反复的经验而获得的( )。 A.完整性 B.特殊性 C.排他性 D.敏捷性 2.宫殿、教堂、园林、陵墓等建筑更注重( )。 A.情绪氛围 B.物质性功能 C.安全舒适 D.美观悦目 3.( )的花鸟画题材已不限于传统文人的”四君子“等寒窗清供之物,而是将生活现实 中的普通物象,特别是将大量农村生活物象收入画幅。 A.徐悲鸿 B.齐白石 C.潘天寿 D.吴昌硕 4.绘画区别于雕塑、建筑等其它造型艺术的特征是其实体的( )。 A.立体性 B.平面性 C.视觉空间 D.思想感情 5.一种薄而有光泽的黑色陶器,也称其为“黑陶文化”的是指( )。 A.大汶口文化 B.齐家文化 C.龙山文化 D.仰韶文化 623
试卷代号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0 年度 二学 放本 艺术欣赏(本)试题 2010 年7 题号 总分 分数 得分|评卷人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 6分。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 括号内) 1.所谓艺术的敏感是由于反复的经验而获得的( )。 A.完整性B.特殊性 C. 排他性D. 捷性 2. 教堂 陵墓等 筑更 )。 A. 绪氛 围B.物质性 C. 适D.美观 3. ( )的花鸟画题材已不限于传统文人的"四君子"等寒窗清供之物,而是将生活现实 中的普通物象,特别是将大量农村生活物象收入画幅。 A. 悲鸿 B. c.潘天寿 4. 型 艺 )。 A. B. c.视觉空间 .思想感情 5. -种薄而有光泽的黑色陶器,也称其为"黑陶文化"的是指( )。 A. B. 齐家 c.龙山文化 .仰韶文化 623
6.书法艺术中,常提到的着色程度浓淡、枯润等,是说的()。 A.布白 B.结构 C.用墨 D.用笔 7.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吸取了( )唱腔中的部分曲调作为音乐素材。 A.粤剧 B.沪剧 C.川剧 D.越剧 8.“交响诗”这一名称是由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于( )首先使用的。 A.1830年 B.1840年 C.1850年 D.1860年 9.舞蹈的时空互存、时空互构的关系,与( )艺术有些相似。 A.电影 B.建筑 C.音乐 D.戏剧 10.( )是戏剧作品的中心问题。 A.人物 B.语言 C.场面 D.情境 11.在戏曲艺术中,唱、做、念、打四种艺术手段,由( )互为补充,构成戏曲表演的音乐 语汇。 A.唱和念 B.做和念 C.唱和做 D.做和打 12.在京剧《野猪林》中,林冲身受重刑,步履艰难地向前行进,演员采用跪步前行连带 (),把林冲承受着的钻心的疼痛,形象地传达给观众。 A.甩水发 B.抖水袖 C.吹髯口 D.撩褶子 13.为了强调事物的方向性和运动感,在摄影作品中多选择( )结构。 A.三角形 B.水平线 C.斜线 D.曲线 624
6. 艺术 程度浓淡 )。 A. B. c.用墨D.用笔 7. 小提 协奏 梁祝 )唱腔中的部分曲调作为音乐素材。 A. 粤剧 。B. c. ;"剧 .越剧 8. "交响诗"这-名称是由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于( )首先使用的。 A. 1830 B. 1840 C. 1850 年D.1860 9. 时空 )艺术有些相似。 A. B. C. 乐D. 10. ( )是戏剧作品的中心问题。 A. 物B. C. 面D.情境 1. 术手 )互为补充,构成戏曲表演的音乐 语汇。 A. B. c.唱和做 D. 12. 京 剧 难 地 行进 采用 步前 行 连 ( ) ,把林冲承受着的钻心的疼痛,形象地传达给观众。 A. 甩水发B.抖水 c.吹髦口 13. 强调 事物 运 动 摄影 选择 )结构。 A. 形B. c.斜线 .曲线 624
14.摄影画面上景物过渡层次极少,黑白跳跃大会形成( )效果。 A.柔调 B.硬调 C.高调 D.低调 15.( )主要用以突出人物的神情或者物体细腻的质感。 A.近景 B.特写 C.中景 D.全景 16.新闻纪录电影的最基本原则是( )。 A.立意鲜明 B.形象生动 C.真实可信 D.深入浅出 得分 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有两个以上正确答 案,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 分) 1.艺术欣赏活动是对艺术作品的( )。 A.感知 B.体验 C.模仿 D.想象 2.西方古典油画是尽可能将现实中的人物或自然风景真实地再现出来,画家将 )等科学知识运用于绘画中。 A.焦点透视法 B.散点透视法 C.明暗光影法 D.人体解剖学 3.绘画的艺术语言包括( A.色彩 B.织体 C.动感 D.笔触 E.体量感 4.书法的用墨指着色程度及变化,如( A.轻重 B.浓淡 C.枯润 D.藏露 625
14. 摄影 面上景物 渡层次极少 )效果。 A. 调B. C. 调D. 15. ( )主要用以突出人物的神情或者物体细腻的质感。 A. 景B. c.中景 .全景 16. 最基 )。 A. 明B. c.真实可信 .深入浅出 得分|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4分。每小题有两个以上正确答 案,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 分} 1.艺术欣赏活动是对艺术作品的( )。 A. 知B.体验 c.模仿 .想象 2. 古 典 油 画 是 尽 将 现 风 景 ( )等科学知识运用于绘画中。 A. 视法 B. c.明暗光影法 D. 体解 3. 画 的 艺 术语言包括 )。 A. 彩B. C. 感D.笔触 E. 4. 用 墨 着色 )。 A. 重B. c.枯润 .藏露 620
5.音乐艺术形象稍纵即逝,必须要在( )中展现。 A.氛围 B.过程 C.时间 D.重复 6.作为戏剧艺术的表现手段,“动作”的内涵除了形体动作外,还应包括( )。 A.舞蹈动作 B.言语动作 C.静止动作 D.武打动作 7.在电影艺术中,( )。 A.蒙太奇是电影的叙事方式 B.声音和画面必须同步 C.摄影艺术是电影最直观的一个部分 D.演员扮演的人物是银幕的中心 得分 评卷人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艺术欣赏始终是一种感性活动过程,而艺术批评则不需要感性活动的参与,是一种理 性认识,其结果是一种理论形态。() 2.空间与时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构成,是建筑艺术和舞蹈艺术美学特征的重要标志。 () 3.线条是画家从自然真实中抽取出的一种有抽象意味的语言。() 4.希腊雕塑多以夸大胸肌、三头肌来表现男性的健美,中国雕塑则多以夸张颈部腹部来 表现男性的健美。() 5.青铜器是在冶炼铜时加入锡或少量的铁,经过多年的氧化,出土后,成为绿青色,故而 成为青铜器。() 6.音乐是表现艺术,所以音乐不借助再现因素。() 7.舞蹈的内容通过人体在一定的空间中展示,因此舞蹈是一种空间艺术。() 8.传统戏剧的一幕中只能有一个场面。() 9.生活摄影多用高超的抓拍技巧,获得具有社会意义的情节。( 10.蒙太奇作为电影的叙事方式,首先来自人们在生活中观察事物的习惯。() 626
5. 术形象 须要 )中展现。 A. B. c.时间 .重复 6. 戏剧 手段 涵 除 作外 )。 A. B. c.静止动作 .武打动作 7. )。 A. 方式 B. 声音 C. 摄影艺术是 直观 部分 D. 物是 得分|评卷人 三、判断题(每小题 1分,共 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艺术欣赏始终是一种感性活动过程,而艺术批评则不需要感性活动的参与,是一种理 性认识,其结果是一种理论形态。( ) 2. 间 与 间 的 依存 构成 艺术 蹈艺术 学特 ( ) 3. 有抽 ) 4. 希腊雕 夸大 来表现 表现男性的健美。( ) 5. 青铜器是 铜 时 或 少 量 成为青铜器。( ) 6. 表现艺术 ) 7. 通过人体在一定 此舞蹈是一 ) 8. 统戏 一幕 ) 9. 摄影 多用 抓拍 获得具 社会 情节 ) 10. 蒙 太奇 方式 们 在 观察 )
试卷代号:109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一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艺术欣赏(本)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0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D 2.A 3.B 4.B 5.A 6.C 7.D 8.C 9.A 10.D 11.A 12.A 13.C 14.B 15.A 16.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ABD 2.ACD 3.ACDE 4.BC 5.BCD 6.BC 7.ACD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X 2.W 3./ 4. 5.× 6.× 7.X 8.× 9./ 10.×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要说明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的关系。 答题要点: 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1分) 艺术欣赏是艺术批评的实践基础,艺术批评则是艺术欣赏的理论升华。(3分) 主要表现是: (1)艺术欣赏始终是一种感性活动过程,而艺术批评则是经过感性活动而达到的理性认 识,其结果是一种理论形态。(3分) (2)欣赏活动带有显著的个性特点和主观随意性。艺术批评虽然也带有个性,但它应是客 观的,具有普遍性的,是一种美与丑的普遍的社会标准。(3分) 628
试卷代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0 0 2010 开放 末考 艺术欣赏(本)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0 年7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 6分} I. D 5. A 9. A 13. C 2. A 6. C 10. D 14. B 3. B 7. D 11. A 15. A 4. B 8. C 12. A 16. 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4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ABD 5. BCD 2. ACD 6. BC 3. ACDE 7. ACD 4. BC 三、判断题(每小题 1分,共 0分) 1. X 2. .J 队 X 7. X 3. .J 8. X 4. .J 9. .J 5. X 10. X 四、简答题(每小题 0分,共 0分) 1.简要说明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的关系。 答题要点: 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l分) 艺术欣赏是艺术批评的实践基础,艺术批评则是艺术欣赏的理论升华。 3分) 主要表现是: (1)艺术欣赏始终是一种感性活动过程,而艺术批评则是经过感性活动而达到的理性认 识,其结果是一种理论形态。 3分) (2) 个性 艺 术批评 观的,具有普遍性的,是一种美与丑的普遍的社会标准。 3分) 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