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西藏民主改革50年 目录 前言 一、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 二、波澜壮阔的西藏民主改革 三、半个世纪西藏的历史性巨变 结束语 前言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平解放西藏、驱逐帝国主义侵 略势力出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废除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是近代以来 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中国政府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 1959年之前的西藏是一个比欧洲中世纪还要黑暗、落后的政教合一的封 建农奴制社会。十四世达赖喇嘛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也是西藏地方政府首 脑,集政教大权于一身,是西藏封建农奴主阶级的总代表。占西藏总人口不足5% 的农奴主占有着西藏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垄断着西藏的物质精神财富,而占人口 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没有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遭受着极其残酷的压迫和剥 削,挣扎在极端贫困的悲惨境地中,根本谈不上做人的权利。长期政教合一的封 建农奴制统治室息了西藏社会的生机和活力,使西藏社会日益走向没落和衰败。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 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西藏摆脱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羁绊,实现和平 解放,为西藏与全国一起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创造了基本前提。 《十七条协议》肯定了改革西藏社会制度的必要性,强调“西藏地方政府应 自动进行改革”,但是,考虑到西藏的特殊情况,中央人民政府对改革采取了十 分慎重的态度,以极大的耐心、宽容和诚意,劝说、等待西藏地方上层统治集团 主动进行改革。但是,在帝国主义势力策动支持下,西藏上层统治集团的一些人 面对人民日益高涨的民主改革要求,根本反对改革,顽固坚持“长期不改,永远 不改”,企图永远保持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于1959年3月10日公开 撕毁《十七条协议》,悍然发动了全面武装叛乱。在这种情况下,为维护国家的 统一和西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人民一道坚决平息了武装叛 乱。与此同时,在西藏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民主改革运动,废除了政教 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解放了百万农奴和奴隶,开创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西藏民主改革 50 年 目录 前言 一、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 二、波澜壮阔的西藏民主改革 三、半个世纪西藏的历史性巨变 结束语 前言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平解放西藏、驱逐帝国主义侵 略势力出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废除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是近代以来 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中国政府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 1959年之前的西藏是一个比欧洲中世纪还要黑暗、落后的政教合一的封 建农奴制社会。十四世达赖喇嘛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也是西藏地方政府首 脑,集政教大权于一身,是西藏封建农奴主阶级的总代表。占西藏总人口不足5% 的农奴主占有着西藏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垄断着西藏的物质精神财富,而占人口 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没有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遭受着极其残酷的压迫和剥 削,挣扎在极端贫困的悲惨境地中,根本谈不上做人的权利。长期政教合一的封 建农奴制统治窒息了西藏社会的生机和活力,使西藏社会日益走向没落和衰败。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 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西藏摆脱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羁绊,实现和平 解放,为西藏与全国一起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创造了基本前提。 《十七条协议》肯定了改革西藏社会制度的必要性,强调“西藏地方政府应 自动进行改革”,但是,考虑到西藏的特殊情况,中央人民政府对改革采取了十 分慎重的态度,以极大的耐心、宽容和诚意,劝说、等待西藏地方上层统治集团 主动进行改革。但是,在帝国主义势力策动支持下,西藏上层统治集团的一些人 面对人民日益高涨的民主改革要求,根本反对改革,顽固坚持“长期不改,永远 不改”,企图永远保持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于1959年3月10日公开 撕毁《十七条协议》,悍然发动了全面武装叛乱。在这种情况下,为维护国家的 统一和西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人民一道坚决平息了武装叛 乱。与此同时,在西藏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民主改革运动,废除了政教 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解放了百万农奴和奴隶,开创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
代。这是西藏发展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西藏社会发展和 人权进步的划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和世界人权史上具有重 大意义的巨大进步。 半个世纪以来,获得解放的西藏各族人民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关心和全国人民 的支援下,以主人翁的姿态和空前的热情投身建设新社会、创造新生活的伟大进 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西藏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奇迹。西藏的社会制度实现了跨越 式发展,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 化,人权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进展。 今年是西藏实行民主改革50周年。回顾西藏实行民主改革这一波澜壮阔的 历史进程和50年来西藏广泛深刻的历史巨变,揭示西藏社会发展的规律,用事 实揭穿达赖集团在“西藏问题”上散布的各种谎言和十四世达赖喇嘛的本来面目, 有助于澄清历史是非,让世人更好地了解一个真实的西藏、发展变化的西藏。 一、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 1959年民主改革前,西藏处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统治之下,由官家、 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三大领主组成的农奴主阶级对广大农奴和奴隶进行极其残 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西藏人民灾难深重、生存维艰,西藏社会陷入极度贫 穷落后和封闭萎缩的状态。 一政教合一的中世纪式社会形态。关于旧西藏的社会形态,1904年到过 拉萨的英国随军记者埃德蒙·坎德勒在《拉萨真面目》中有详细的记载。他说, 当时的西藏,“人民还停留在中世纪的年代,不仅仅是在他们的政体、宗教方面, 在他们的严厉惩罚、巫术、灵童转世以及要经受烈火与沸油的折磨方面是如此, 而且在他们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也都不例外”。(注1)旧西藏社会制度的最显著 特征是政教合一,宗教上层和寺庙势力庞大,既是西藏的主要政治统治者,也是 最大的农奴主之一,拥有众多的政治、经济特权,支配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埃德蒙,坎德勒在《拉萨真面目》中说,“这个地方实行的是封建制度。喇嘛是太 上皇,农民是他们的奴隶”。“强大的僧侣势力掌管一切。即使是佛陀本人,没有 僧侣也无能为力”。(注2)据统计,民主改革前,西藏共有寺庙2676座,僧 众114925人,其中大小活佛等上层僧侣约500人,掌握经济实权的僧侣 共4000余人。当时西藏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男子出家为僧。哲蚌、色拉、甘丹 三大寺僧人人数一度超过1.6万人,共占有庄园321个、土地14.7万多 克(1克相当于1亩)、牧场450个、牲畜11万头,占有农牧奴6万多人。 宗教势力在政教合一制度下得到恶性膨胀,消耗了西藏大量人力资源和绝大部分 物质财富,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成为妨碍生产力发展的沉重枷锁。20世纪20 年代曾作为英国商务代表留驻拉萨多年的查尔斯·贝尔在《十三世达赖喇嘛传》 中说,达赖喇嘛之所以能随心所欲地进行赏罚,就在于他的政教合一地位,他既 掌握着农奴今生的生杀予夺大权,又掌握着他们“来世”的命运,并以此作要挟。 (注3)美国藏学家梅·戈尔斯坦深刻地指出,“在西藏,社会和政府奠基于宗教 目标与行为凌驾一切的价值系统之上”。“宗教的权力和特权及大寺院在阻挠进步 方面扮演了主要角色”。还说,宗教和寺院集团是“西藏社会进步的沉重桎梏”,“正
代。这是西藏发展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西藏社会发展和 人权进步的划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和世界人权史上具有重 大意义的巨大进步。 半个世纪以来,获得解放的西藏各族人民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关心和全国人民 的支援下,以主人翁的姿态和空前的热情投身建设新社会、创造新生活的伟大进 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西藏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奇迹。西藏的社会制度实现了跨越 式发展,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 化,人权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进展。 今年是西藏实行民主改革50周年。回顾西藏实行民主改革这一波澜壮阔的 历史进程和50年来西藏广泛深刻的历史巨变,揭示西藏社会发展的规律,用事 实揭穿达赖集团在“西藏问题”上散布的各种谎言和十四世达赖喇嘛的本来面目, 有助于澄清历史是非,让世人更好地了解一个真实的西藏、发展变化的西藏。 一、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 1959年民主改革前,西藏处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统治之下,由官家、 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三大领主组成的农奴主阶级对广大农奴和奴隶进行极其残 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西藏人民灾难深重、生存维艰,西藏社会陷入极度贫 穷落后和封闭萎缩的状态。 ––政教合一的中世纪式社会形态。关于旧西藏的社会形态,1904年到过 拉萨的英国随军记者埃德蒙·坎德勒在《拉萨真面目》中有详细的记载。他说, 当时的西藏,“人民还停留在中世纪的年代,不仅仅是在他们的政体、宗教方面, 在他们的严厉惩罚、巫术、灵童转世以及要经受烈火与沸油的折磨方面是如此, 而且在他们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也都不例外”。(注1)旧西藏社会制度的最显著 特征是政教合一,宗教上层和寺庙势力庞大,既是西藏的主要政治统治者,也是 最大的农奴主之一,拥有众多的政治、经济特权,支配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埃德蒙·坎德勒在《拉萨真面目》中说,“这个地方实行的是封建制度。喇嘛是太 上皇,农民是他们的奴隶”。“强大的僧侣势力掌管一切。即使是佛陀本人,没有 僧侣也无能为力”。(注2)据统计,民主改革前,西藏共有寺庙2676座,僧 众114925人,其中大小活佛等上层僧侣约500人,掌握经济实权的僧侣 共4000余人。当时西藏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男子出家为僧。哲蚌、色拉、甘丹 三大寺僧人人数一度超过1.6万人,共占有庄园321个、土地14.7万多 克(1克相当于1亩)、牧场450个、牲畜11万头,占有农牧奴6万多人。 宗教势力在政教合一制度下得到恶性膨胀,消耗了西藏大量人力资源和绝大部分 物质财富,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成为妨碍生产力发展的沉重枷锁。20世纪20 年代曾作为英国商务代表留驻拉萨多年的查尔斯·贝尔在《十三世达赖喇嘛传》 中说,达赖喇嘛之所以能随心所欲地进行赏罚,就在于他的政教合一地位,他既 掌握着农奴今生的生杀予夺大权,又掌握着他们“来世”的命运,并以此作要挟。 (注3)美国藏学家梅·戈尔斯坦深刻地指出,“在西藏,社会和政府奠基于宗教 目标与行为凌驾一切的价值系统之上”。“宗教的权力和特权及大寺院在阻挠进步 方面扮演了主要角色”。还说,宗教和寺院集团是“西藏社会进步的沉重桎梏”,“正
是由于全民族信教和宗教首领执掌政教大权这一因素,导致西藏丧失了适应不断 变化的环境和形势的能力”。(注4) 一三大领主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旧西藏的全部耕地、牧场、森林、山川、 河流、河滩以及大部分牲畜,都由约占人口5%的官家、贵族、寺庙上层僧侣三 大领主及其代理人占有。占西藏人口90%左右的“差巴”(领种份地,向农奴主 支差役的人)、“堆穷”(意为冒烟的小户)是农奴,他们没有生产资料和人身自 由,靠耕种份地维持生计。另有约5%的“朗生”是世代奴隶,被当成“会说话的 工具”。据17世纪清朝初年统计,当时西藏约有耕地300万克,其中30,9% 为封建地方政府占有,29.6%为贵族占有,39.5%为寺院和上层僧侣占 有。此后,三大领主垄断生产资料的状况基本没有改变。据统计,民主改革前, 十四世达赖喇嘛家族在西藏占有27座庄园、30个牧场,拥有农牧奴6000 多人。每年在农奴身上榨取的青稞33000多克(1克相当于14公斤),酥 油2500多克,藏银200多万两,牛羊300头,氆氇175卷。1959 年,十四世达赖喇嘛本人手上有黄金16万两,白银9500万两,珠宝玉器2 万多件,有各种绸缎、珍贵裘皮衣服1万多件,其中价值数万元的镶有珍珠宝石 的斗篷100多件。 一三大领主占有农奴的人身。旧西藏地方政府规定,农奴只能固定在所属领 主的庄园土地上,不得檀自离开,绝对禁止逃亡。农奴世世代代依附领主,被束 缚在庄园的土地上。凡是人力和畜力能种地的,一律得种差地,并支乌拉差役。 农奴一旦丧失劳动能力,就被收回牲畜、农具、差地,沦落为奴隶。农奴主占有 农奴的人身,把农奴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支配,可随意用于赌博、买卖、转让、 赠送、抵债和交换。1943年,大贵族车门罗布旺杰把100名农奴卖给止 贡地区噶珠康萨的僧官洛桑楚成,每个农奴的价钱是60两藏银(15两藏银约 合一块银元),另外,他还把400名农奴送给功德林寺,抵3000品藏银(1 品约合50两藏银)债。农奴主掌握着农奴的生、死、婚、嫁大权。正如当时的 民谚所说:“生命虽由父母所生,身体却为官家占有。纵有生命和身体,却没有 做主的权利。”农奴的婚姻必须取得领主的同意,不同领主的农奴婚嫁要缴纳“赎 身费”。农奴生小孩要到领主那里缴纳出生税,登记入册,农奴的子女一出生就 注定了终身为农奴的命运。 一森严的等级制度。旧西藏通行了几百年的《十三法典》和《十六法典》, 将人分成三等九级,明确规定人们在法律上的地位不平等。《法典》规定:“人分 上中下三等,每一等人又分上中下三级。此上中下三等,系就其血统贵贱、职位 高低而定”。上等人是为数极少的大贵族、大活佛和高级官员:中等人是一般僧 俗官员、下级军官以及三大领主的代理人:下等人是占西藏总人口95%的农奴 和奴隶。《法典》杀人赔偿命价律中规定:“人有等级之分,因此命价也有高低。 上等上级的人如王子、大活佛,其命价为与其尸体等重的黄金:而下等下级的人 如妇女、屠夫、猎户、匠人等,其命价仅为草绳一根。西藏自治区档案馆保存的 《不准收留铁匠后裔的报告》记载:1953年,堆龙德庆县一个铁匠的后裔在 十四世达赖喇嘛身边做事。当十四世达赖喇嘛发现他是铁匠的后代后立即将其赶 走,并命令凡是出身金银铁匠、屠夫等家庭的人均是下等下级人,不能在政府里 做事,不能和其他等级家庭通婚。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藏学家谭·戈伦夫在《现代
是由于全民族信教和宗教首领执掌政教大权这一因素,导致西藏丧失了适应不断 变化的环境和形势的能力”。(注4) ––三大领主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旧西藏的全部耕地、牧场、森林、山川、 河流、河滩以及大部分牲畜,都由约占人口5%的官家、贵族、寺庙上层僧侣三 大领主及其代理人占有。占西藏人口90%左右的“差巴”(领种份地,向农奴主 支差役的人)、“堆穷”(意为冒烟的小户)是农奴,他们没有生产资料和人身自 由,靠耕种份地维持生计。另有约5%的“朗生”是世代奴隶,被当成“会说话的 工具”。据17世纪清朝初年统计,当时西藏约有耕地300万克,其中30.9% 为封建地方政府占有,29.6%为贵族占有,39.5%为寺院和上层僧侣占 有。此后,三大领主垄断生产资料的状况基本没有改变。据统计,民主改革前, 十四世达赖喇嘛家族在西藏占有27座庄园、30个牧场,拥有农牧奴6000 多人。每年在农奴身上榨取的青稞33000多克(1克相当于14公斤),酥 油2500多克,藏银200多万两,牛羊300头,氆氇175卷。1959 年,十四世达赖喇嘛本人手上有黄金16万两,白银9500万两,珠宝玉器2 万多件,有各种绸缎、珍贵裘皮衣服1万多件,其中价值数万元的镶有珍珠宝石 的斗篷100多件。 ––三大领主占有农奴的人身。旧西藏地方政府规定,农奴只能固定在所属领 主的庄园土地上,不得擅自离开,绝对禁止逃亡。农奴世世代代依附领主,被束 缚在庄园的土地上。凡是人力和畜力能种地的,一律得种差地,并支乌拉差役。 农奴一旦丧失劳动能力,就被收回牲畜、农具、差地,沦落为奴隶。农奴主占有 农奴的人身,把农奴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支配,可随意用于赌博、买卖、转让、 赠送、抵债和交换。1943年,大贵族车门·罗布旺杰把100名农奴卖给止 贡地区噶珠康萨的僧官洛桑楚成,每个农奴的价钱是60两藏银(15两藏银约 合一块银元),另外,他还把400名农奴送给功德林寺,抵3000品藏银(1 品约合50两藏银)债。农奴主掌握着农奴的生、死、婚、嫁大权。正如当时的 民谚所说:“生命虽由父母所生,身体却为官家占有。纵有生命和身体,却没有 做主的权利。”农奴的婚姻必须取得领主的同意,不同领主的农奴婚嫁要缴纳“赎 身费”。农奴生小孩要到领主那里缴纳出生税,登记入册,农奴的子女一出生就 注定了终身为农奴的命运。 ––森严的等级制度。旧西藏通行了几百年的《十三法典》和《十六法典》, 将人分成三等九级,明确规定人们在法律上的地位不平等。《法典》规定:“人分 上中下三等,每一等人又分上中下三级。此上中下三等,系就其血统贵贱、职位 高低而定”。上等人是为数极少的大贵族、大活佛和高级官员;中等人是一般僧 俗官员、下级军官以及三大领主的代理人;下等人是占西藏总人口95%的农奴 和奴隶。《法典》杀人赔偿命价律中规定:“人有等级之分,因此命价也有高低。” 上等上级的人如王子、大活佛,其命价为与其尸体等重的黄金;而下等下级的人 如妇女、屠夫、猎户、匠人等,其命价仅为草绳一根。西藏自治区档案馆保存的 《不准收留铁匠后裔的报告》记载:1953年,堆龙德庆县一个铁匠的后裔在 十四世达赖喇嘛身边做事。当十四世达赖喇嘛发现他是铁匠的后代后立即将其赶 走,并命令凡是出身金银铁匠、屠夫等家庭的人均是下等下级人,不能在政府里 做事,不能和其他等级家庭通婚。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藏学家谭·戈伦夫在《现代
西藏的诞生》中指出,人类平等是佛教教义中的一个要素。但是,不幸的是这未 能阻止西藏人建立自己的等级制度。 一残酷的政治压迫和刑罚。当时的西藏地方法典规定:农奴如果“触犯”了三 大领主的利益,“按其情节不同挖其眼睛,削其腿肉,割舌,截手,推坠悬崖, 抛入水中,或杀戮之,惩戒将来,以儆效尤”。农奴“向王宫喊冤,不合体统,应 逮捕械击之;不受主人约束者拘捕之:侦探主人要事者拘捕之;百姓碰撞官长者 拘捕之”。不同等级的人触犯同一刑律,其量刑标准和处置方法也大不相同。当 时西藏的法典规定:凡仆人反抗主人,而主人受伤较重的,要砍掉仆人手和脚: 如果主人打伤仆人,医疗即可:如打伤活佛,则犯了重罪,要挖眼、剁脚、断手 或处以各种各样的极刑。20世纪初到过拉萨的俄国人崔比科夫在《佛教香客在 圣地西藏》一书中写道:“在拉萨,每天都可以看到因贪图别人的财产而受到惩 罚的人,他们被割掉了手指和鼻子,更多的是弄瞎了眼睛的、从事乞讨的盲人。 其次,西藏还习惯于让罪犯终生脖套圆形小木枷,脚戴镣铐,流放到边远地区和 送给贵族或各宗长官为奴。最重的处罚自然是死刑,办法是将人沉入河中淹死(在 拉萨如此)或从悬崖上抛下去(在日喀则如此)”。(注5)英国人大卫麦唐纳 在《西藏之写真》中写道,“西藏最严重的刑罚为死刑,而喇嘛复造灵魂不能转 生之臆说,于是最重之死刑外,又加之以解体干颅之惨状。其最普通的刑法,凡 遇死罪,将犯人缝于皮袋之内,而掷于河中,以俟其死而下沉,皮袋在河面之上, 约5分钟开始下降,后视其犹有生息,则再掷沉之,迨其已死,于是将其尸体由 皮袋取出而肢解之,以四肢和躯体投之河中,随流而去.断肢之外,又有一种 剜眼之凶刑,或用凹形之煨铁,置于眼内,或用滚油,或开水,倒于眼内,均足 使其眼球失去视力,然后将其眼球用铁钩攫出”。(注6) 寺庙和贵族都有监狱或私牢,可以自备刑具,私设公堂,惩罚农奴和奴隶, 甘丹寺就有许多手铐、脚镣、棍棒和用来剜目、抽筋等残酷的刑具。十四世达赖 喇嘛的副经师赤江在德庆宗设立的私人寺庙管理机构赤江拉让就曾经打死打伤 农奴和贫苦僧人500多人,有121人被关进监狱,89人被流放,538人 被逼迫当奴隶,1025人被逼迫逃亡,有72人被拆散婚姻,484名妇女被 强奸。 现存的20世纪50年代初西藏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致热布典头目的一封信 件内称:“为达赖喇嘛念经祝寿,下密院全体人员需要念忿怒十五施食回遮法。 为切实完成此次佛事,需于当日抛食,急需湿肠一副、头颅两个、多种血、人皮 一整张,望立即送来。”为达赖念经做法事要用人血、人头骨和人皮,旧西藏政 教合一封建农奴制度的残忍和血腥由此可见一斑。 一沉重的赋税和乌拉剥削。农奴主对农奴剥削的主要形式是包括徭役、赋税、 地(畜)租在内的乌拉差役。仅西藏地方政府征收的差税就达200多种。农奴 为地方政府和庄园领主所支的差,一般要占农奴户劳动量的50%以上,有的高 达70%至80%。在封建庄园内,农奴主将土地分成两个部分:一大部分相对 肥沃的土地,留作庄园的自营地;另一部分贫瘠的、边远的土地则是以奴役性的 条件分给农奴使用的份地,农奴为了使用份地,必须自带农具、口粮,在庄园的 自营地上进行无偿劳动,剩余的时间才能在自己的份地上劳动。在农忙或农奴主
西藏的诞生》中指出,人类平等是佛教教义中的一个要素。但是,不幸的是这未 能阻止西藏人建立自己的等级制度。 ––残酷的政治压迫和刑罚。当时的西藏地方法典规定:农奴如果“触犯”了三 大领主的利益,“按其情节不同挖其眼睛,削其腿肉,割舌,截手,推坠悬崖, 抛入水中,或杀戮之,惩戒将来,以儆效尤”。农奴“向王宫喊冤,不合体统,应 逮捕械击之;不受主人约束者拘捕之;侦探主人要事者拘捕之;百姓碰撞官长者 拘捕之”。不同等级的人触犯同一刑律,其量刑标准和处置方法也大不相同。当 时西藏的法典规定:凡仆人反抗主人,而主人受伤较重的,要砍掉仆人手和脚; 如果主人打伤仆人,医疗即可;如打伤活佛,则犯了重罪,要挖眼、剁脚、断手 或处以各种各样的极刑。20世纪初到过拉萨的俄国人崔比科夫在《佛教香客在 圣地西藏》一书中写道:“在拉萨,每天都可以看到因贪图别人的财产而受到惩 罚的人,他们被割掉了手指和鼻子,更多的是弄瞎了眼睛的、从事乞讨的盲人。 其次,西藏还习惯于让罪犯终生脖套圆形小木枷,脚戴镣铐,流放到边远地区和 送给贵族或各宗长官为奴。最重的处罚自然是死刑,办法是将人沉入河中淹死(在 拉萨如此)或从悬崖上抛下去(在日喀则如此)”。(注5)英国人大卫·麦唐纳 在《西藏之写真》中写道,“西藏最严重的刑罚为死刑,而喇嘛复造灵魂不能转 生之臆说,于是最重之死刑外,又加之以解体干颅之惨状。其最普通的刑法,凡 遇死罪,将犯人缝于皮袋之内,而掷于河中,以俟其死而下沉,皮袋在河面之上, 约5分钟开始下降,后视其犹有生息,则再掷沉之,迨其已死,于是将其尸体由 皮袋取出而肢解之,以四肢和躯体投之河中,随流而去……断肢之外,又有一种 剜眼之凶刑,或用凹形之煨铁,置于眼内,或用滚油,或开水,倒于眼内,均足 使其眼球失去视力,然后将其眼球用铁钩攫出”。(注6) 寺庙和贵族都有监狱或私牢,可以自备刑具,私设公堂,惩罚农奴和奴隶, 甘丹寺就有许多手铐、脚镣、棍棒和用来剜目、抽筋等残酷的刑具。十四世达赖 喇嘛的副经师赤江在德庆宗设立的私人寺庙管理机构赤江拉让就曾经打死打伤 农奴和贫苦僧人500多人,有121人被关进监狱,89人被流放,538人 被逼迫当奴隶,1025人被逼迫逃亡,有72人被拆散婚姻,484名妇女被 强奸。 现存的20世纪50年代初西藏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致热布典头目的一封信 件内称:“为达赖喇嘛念经祝寿,下密院全体人员需要念忿怒十五施食回遮法。 为切实完成此次佛事,需于当日抛食,急需湿肠一副、头颅两个、多种血、人皮 一整张,望立即送来。”为达赖念经做法事要用人血、人头骨和人皮,旧西藏政 教合一封建农奴制度的残忍和血腥由此可见一斑。 ––沉重的赋税和乌拉剥削。农奴主对农奴剥削的主要形式是包括徭役、赋税、 地(畜)租在内的乌拉差役。仅西藏地方政府征收的差税就达200多种。农奴 为地方政府和庄园领主所支的差,一般要占农奴户劳动量的50%以上,有的高 达70%至80%。在封建庄园内,农奴主将土地分成两个部分:一大部分相对 肥沃的土地,留作庄园的自营地;另一部分贫瘠的、边远的土地则是以奴役性的 条件分给农奴使用的份地,农奴为了使用份地,必须自带农具、口粮,在庄园的 自营地上进行无偿劳动,剩余的时间才能在自己的份地上劳动。在农忙或农奴主
有事时,还要出人畜力无偿地为农奴主搬运物资、修建房屋,或做其他杂役劳动。 除了庄园内差外,农奴还得给西藏地方政府及其下属机构支差,其中负担最重的 是运输差,西藏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各种物资的运输全靠人背畜驮。 据民主改革前调查,属于十四世达赖的摄政达扎的达隆绛庄园共有土地14 45克,全劳力和半劳力农奴81人,全年共支差21266天,折合劳动量为 67,3人全年服劳役,即83%的农奴全年无偿地为农奴主支差服役。位于山 南地区乃东县雅砻河畔的克松庄园,是大贵族索康·旺清格勒的庄园之一。民主 改革前,该庄园有农奴59户302人,土地1200克。每年庄园主索康及其 代理人摊派的税收18项、差役14项,占劳动日26800天:西藏地方政府 摊派的税收9项,差役10项,占劳动日2700多天;热乌曲林寺摊派的税收 7项、差役3项,占劳动日900多天:平均每个劳动力每年要给三大领主服2 10多天的无偿劳役,提供和缴纳1600多斤粮食、100两藏银。 一惊人的高利贷盘剥。历代达赖喇嘛设有专管自己放债的机构“孜布”和“孜 穷”,把每年对达赖的部分“供养收入作为高利贷放给群众,牟取暴利。据19 50年这两个放债机构账本的不完全记载,共放高利贷藏银3038581两, 年收利息303858两。西藏各级地方政府设有为数不少的放债机构,放债、 收息成为各级官员的行政职责。根据1959年的调查,拉萨哲蚌寺、色拉寺、 甘丹寺三大寺共放债粮45451644斤,年收利息798728斤:放藏银 57105895两,年收利息1402380两。高利贷盘剥的收入占三大寺 总收入的25%至30%。贵族绝大多数也放高利贷,债息在其家庭收入中一般 要占15%至20%。农奴为了活命不得不举债,欠债的农奴占农奴总户数的9 0%以上。法国旅行家亚历山大·达维·尼尔在《古老的西藏面对新生的中国》中 说:“在西藏,所有农民都是终身负债的农奴,在他们中间很难找到一个已经还 清了债务的人。”农奴所负的债务有新债、子孙债、连保债、集体摊派债等等, 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祖祖辈辈欠下的、永远还不清的子孙债。墨竹工卡县仁庆里 乡农奴次仁贡布的祖父曾向色拉寺借粮债50克,祖父、父亲和他三代人还利息 达77年,共付利息粮3000多克,可是债主说他还欠10万克粮食。东嘎宗 农奴丹增1941年借了农奴主1克青稞,到1951年,农奴主要他还600 克。丹增还不起债,只得逃往他乡,妻子被逼死,7岁的儿子被抓去抵债。 一社会停滞不前、濒临崩溃。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的残酷压迫和剥削, 严重室息了社会的生机和活力,使得西藏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直到20世纪中叶, 西藏社会仍然处于极度封闭落后的状态,现代工商业和现代科技、教育、文化、 卫生事业几乎是空白,农业生产长期采用原始的耕作方式,牧业生产基本采取自 然游牧方式,农牧品种单一退化,劳动工具得不到改进,生产力水平和整个社会 的发展水平极其低下。广大农奴饥寒交迫,生存维艰,因饥寒贫病而死者不计其 数。拉萨、日喀则、昌都、那曲等城镇中,乞丐成群,到处可见满街要饭的老人、 妇女和儿童。美国藏学家谭·戈伦夫指出,虽然有人声称1959年以前一般西 藏人的生活中有喝不完的奶茶、大量的肉食和各种蔬菜,但是1940年对藏东 地区的一项调查表明:38%的家庭从来没有茶喝,51%的家庭吃不起酥油, 75%的家庭有时不得不吃和牛骨头一起煮的、与燕麦面或豆面搀和在一起的野 草。“没有证据证明西藏是一个乌托邦理想的世外桃源
有事时,还要出人畜力无偿地为农奴主搬运物资、修建房屋,或做其他杂役劳动。 除了庄园内差外,农奴还得给西藏地方政府及其下属机构支差,其中负担最重的 是运输差,西藏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各种物资的运输全靠人背畜驮。 据民主改革前调查,属于十四世达赖的摄政达扎的达隆绛庄园共有土地14 45克,全劳力和半劳力农奴81人,全年共支差21266天,折合劳动量为 67.3人全年服劳役,即83%的农奴全年无偿地为农奴主支差服役。位于山 南地区乃东县雅砻河畔的克松庄园,是大贵族索康·旺清格勒的庄园之一。民主 改革前,该庄园有农奴59户302人,土地1200克。每年庄园主索康及其 代理人摊派的税收18项、差役14项,占劳动日26800天;西藏地方政府 摊派的税收9项,差役10项,占劳动日2700多天;热乌曲林寺摊派的税收 7项、差役3项,占劳动日900多天;平均每个劳动力每年要给三大领主服2 10多天的无偿劳役,提供和缴纳1600多斤粮食、100两藏银。 ––惊人的高利贷盘剥。历代达赖喇嘛设有专管自己放债的机构“孜布”和“孜 穷”,把每年对达赖的部分“供养”收入作为高利贷放给群众,牟取暴利。据19 50年这两个放债机构账本的不完全记载,共放高利贷藏银3038581两, 年收利息303858两。西藏各级地方政府设有为数不少的放债机构,放债、 收息成为各级官员的行政职责。根据1959年的调查,拉萨哲蚌寺、色拉寺、 甘丹寺三大寺共放债粮45451644斤,年收利息798728斤;放藏银 57105895两,年收利息1402380两。高利贷盘剥的收入占三大寺 总收入的25%至30%。贵族绝大多数也放高利贷,债息在其家庭收入中一般 要占15%至20%。农奴为了活命不得不举债,欠债的农奴占农奴总户数的9 0%以上。法国旅行家亚历山大·达维·尼尔在《古老的西藏面对新生的中国》中 说:“在西藏,所有农民都是终身负债的农奴,在他们中间很难找到一个已经还 清了债务的人。” 农奴所负的债务有新债、子孙债、连保债、集体摊派债等等, 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祖祖辈辈欠下的、永远还不清的子孙债。墨竹工卡县仁庆里 乡农奴次仁贡布的祖父曾向色拉寺借粮债50克,祖父、父亲和他三代人还利息 达77年,共付利息粮3000多克,可是债主说他还欠10万克粮食。东嘎宗 农奴丹增1941年借了农奴主1克青稞,到1951年,农奴主要他还600 克。丹增还不起债,只得逃往他乡,妻子被逼死,7岁的儿子被抓去抵债。 ––社会停滞不前、濒临崩溃。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的残酷压迫和剥削, 严重窒息了社会的生机和活力,使得西藏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直到20世纪中叶, 西藏社会仍然处于极度封闭落后的状态,现代工商业和现代科技、教育、文化、 卫生事业几乎是空白,农业生产长期采用原始的耕作方式,牧业生产基本采取自 然游牧方式,农牧品种单一退化,劳动工具得不到改进,生产力水平和整个社会 的发展水平极其低下。广大农奴饥寒交迫,生存维艰,因饥寒贫病而死者不计其 数。拉萨、日喀则、昌都、那曲等城镇中,乞丐成群,到处可见满街要饭的老人、 妇女和儿童。美国藏学家谭·戈伦夫指出,虽然有人声称1959年以前一般西 藏人的生活中有喝不完的奶茶、大量的肉食和各种蔬菜,但是1940年对藏东 地区的一项调查表明:38%的家庭从来没有茶喝,51%的家庭吃不起酥油, 75%的家庭有时不得不吃和牛骨头一起煮的、与燕麦面或豆面搀和在一起的野 草。“没有证据证明西藏是一个乌托邦理想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