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构造圈闭和油气藏 由于地壳运动使储集层顶面发生了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圈闭,称为构造圈闭,在其 中聚集了烃类之后就称为构造油气藏 根据其变形或变位及储层的变化特点可分为 背斜圈闭和油气藏、断层圈闭和油气藏、裂缝性背斜圈闭和油气藏、刺穿圈闭和 油气藏 背斜圈闭和油气藏 1、概念 背斜油气藏:由于储集层发生褶皱变形,其上部又为非渗透性岩层 所覆盖遮挡,底面或下倾方向被高油气势面或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而 形成的圈闭即为背斜圈闭,聚集油气后,成为背斜油气藏。 背斜圈闭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从穹窿状一直到狭长高背斜:闭合面 积大小不一:有的是完整的,有的被断层复杂化。 2、背斜油气藏的油气分布特征: (1)油气局限于闭合区内:(2)背斜油气藏中的储油层呈层状展 布,尽管绝大多数油层的储集性纵、横向存在较大的变化,但应是 相互连通的。(3)相互连通的多油层构成统一的块状储集体,常形 成巨大油气藏
第四节 构造圈闭和油气藏 由于地壳运动使储集层顶面发生了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圈闭,称为构造圈闭,在其 中聚集了烃类之后就称为构造油气藏。 根据其变形或变位及储层的变化特点可分为: 背斜圈闭和油气藏、断层圈闭和油气藏、裂缝性背斜圈闭和油气藏、刺穿圈闭和 油气藏 一、背斜圈闭和油气藏 1、概念 背斜油气藏:由于储集层发生褶皱变形,其上部又为非渗透性岩层 所覆盖遮挡,底面或下倾方向被高油气势面或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而 形成的圈闭即为背斜圈闭,聚集油气后,成为背斜油气藏。 背斜圈闭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从穹窿状一直到狭长高背斜;闭合面 积大小不一;有的是完整的,有的被断层复杂化。 2、背斜油气藏的油气分布特征: (1)油气局限于闭合区内;(2)背斜油气藏中的储油层呈层状展 布,尽管绝大多数油层的储集性纵、横向存在较大的变化,但应是 相互连通的。(3)相互连通的多油层构成统一的块状储集体,常形 成巨大油气藏
E 海拔3-283 8-283 丙282 -850 零组 1050 1150 1250 气层 图水层 油水界 油层E油气界线 大庆油田剖面示意图 3、背斜油气藏的成因分类 (1)褶皱作用形成的背斜圈闭和油气藏 主要在侧压力挤压作用下而形成。这类背斜多见于褶皱区,背斜轴向一般与区域构 造线平行;两翼倾角较大,不对称,靠近 褶皱山一侧较另一侧缓;闭合高度较大,且伴生有断层 区域上这种背斜分布在褶皱区的山前坳陷及山间坳陷,常成排成带出现。图为酒泉 盆地南部前山背斜带 老君庙油田L层构造示意图 酒泉盆地山前背斜带分布 (2)与基底活动有关的背斜圈闭和油气藏
3、背斜油气藏的成因分类: (1)褶皱作用形成的背斜圈闭和油气藏 主要在侧压力挤压作用下而形成。这类背斜多见于褶皱区,背斜轴向一般与区域构 造线平行;两翼倾角较大,不对称,靠近 褶皱山一侧较另一侧缓;闭合高度较大,且伴生有断层。 区域上这种背斜分布在褶皱区的山前坳陷及山间坳陷,常成排成带出现。图为酒泉 盆地南部前山背斜带。 (2)与基底活动有关的背斜圈闭和油气藏
在地台区由于基底断块上升,使上覆地层隆起而形成同生背斜构造 其特点是:直接覆于基底之上的地层弯曲较显著,有时还可遇 到受基底断裂控制的继承性断裂,向上地层弯曲渐趋平缓,而后逐 渐消失;两翼地层倾角缓,闭合度小,闭合面积大,此类背斜常成 带分布,组成长垣或大隆起 E 海拔3-283 8-283 丙282 -850 950 1050 气层图水层E碘水界 F油气界线 大庆油田构造和剖面示意图
在地台区由于基底断块上升,使上覆地层隆起而形成同生背斜构造。 其特点是:直接覆于基底之上的地层弯曲较显著,有时还可遇 到受基底断裂控制的继承性断裂,向上地层弯曲渐趋平缓,而后逐 渐消失;两翼地层倾角缓,闭合度小,闭合面积大,此类背斜常成 带分布,组成长垣或大隆起
拉72账甸油气藏 尔图油藏 沙6 岗油藏 太平电油藏 松基三D 高台子油藏太 萄花油藏 /园 散包塔油藏26 (3)与同生断层有关的逆牵引背斜圈闭和油气藏 滚动背斜的成因解释有两种,一种是认为同生断层下降盘靠近 断层面的岩层因重力下跌使地层下垂弯曲而形成,另一种是认为同 生断层下降盘尤其靠近断面处岩层厚度较大,促使地层在断面附近 向着断层面“回倾”而形成。 这种背斜圈闭的特点,都位于同生断层的下降盘,多为小型宽 缓不对称的短轴背斜,靠近断层一翼陡,远离断层一翼缓,轴线与 断层线近于平行,常沿断层成串分布。背斜高点距断层较近,一般 为0.5~1.5公里:;且高点向深部逐渐偏移,偏移轨迹大体上与断 层面平行。背斜的形态、宽度等均受同生断层的控制。断层面弯曲
(3)与同生断层有关的逆牵引背斜圈闭和油气藏 滚动背斜的成因解释有两种,一种是认为同生断层下降盘靠近 断层面的岩层因重力下跌使地层下垂弯曲而形成,另一种是认为同 生断层下降盘尤其靠近断面处岩层厚度较大,促使地层在断面附近 向着断层面“回倾”而形成。 这种背斜圈闭的特点,都位于同生断层的下降盘,多为小型宽 缓不对称的短轴背斜,靠近断层一翼陡,远离断层一翼缓,轴线与 断层线近于平行,常沿断层成串分布。背斜高点距断层较近,一般 为 0.5~1.5 公里;且高点向深部逐渐偏移,偏移轨迹大体上与断 层面平行。背斜的形态、宽度等均受同生断层的控制。断层面弯曲
度越大,背斜形态线越趋穹窿状,倾角越缓。 图为我国华北含油气盆地黄骅拗陷港东油田位于北大港断裂构 11-2010-18新 Ed? ES Ed Edu 断Ed Fd Ed 350 港东油田构造横剖面示意图 造带东南部,是港东主断层南部下降盘上的逆牵引背斜构造。 (4)与塑性流动物质有关的背斜圈闭和油气藏 由于地下塑性地层受不均衡压力作用,向着压力降低的上方 流动,使上覆地层弯曲形成的背斜圈闭。地下塑性地层常见的有 盐岩和泥岩类,其中尤以盐岩占主要 图为我国江汉盆地的王场油田,该油田为一长轴背斜,地下
度越大,背斜形态线越趋穹窿状,倾角越缓。 图为我国华北含油气盆地黄骅拗陷港东油田位于北大港断裂构 造带东南部,是港东主断层南部下降盘上的逆牵引背斜构造。 (4)与塑性流动物质有关的背斜圈闭和油气藏 由于地下塑性地层受不均衡压力作用,向着压力降低的上方 流动,使上覆地层弯曲形成的背斜圈闭。地下塑性地层常见的有 盐岩和泥岩类,其中尤以盐岩占主要。 图为我国江汉盆地的王场油田,该油田为一长轴背斜,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