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反驳李嘉图的资本是积累劳动的定义。关于并存 劳动的见解。对物化的过去劳动的意义估计不足。现存 财富同生产运动的关系]………………………………………… 293 [(c)]所谓积累不过是一种流通现象(储备等是流通的 蓄水池) 3 …………………………………………………………… 09 [(d)霍吉斯金对资本家为工人“积累”生活资料的见解 的驳斥。霍吉斯金不了解资本拜物教化的真正原因]………… 319 [(e)]复利;根据复利说明利润率的下降 ……………………… 329 [(f)霍吉斯金论劳动的社会性质以及资本与劳动之间 的关系] 3 …………………………………………………………… 46 [(g)霍吉斯金的基本论点在其《通俗政治经济学》一书 中的表达] 3 ………………………………………………………… 49 [(h)霍吉斯金论资本的权力以及论财产权利的变革] 3 ………… 52 [(4)]政治经济学家的反对派布雷 ………………………………… 353 [第二十二章]拉姆赛 …………………………………………… 360—398 [(1)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尝试。关于资本是不重要 的社会形式的观点]…………………………………………………… 360 [(2)拉姆赛关于剩余价值和价值的观点。剩余价值归结为 利润。关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价值变动对利润率和利 润量的影响问题的不能令人满意的说明。资本的有机构成, 积累和工人阶级的状况]……………………………………………… 363 [(3)拉姆赛论“总利润”分为“纯利润”(利息)和“企业主利 润”。在他关于“监督劳动”、“补偿风险的保险费”和“超额 利润”等观点中的辩护论因素] 3 ……………………………………… 89 [第二十三章] 舍尔比利埃…………………………………… 399—438 [(1)把资本区分为两部分:由机器和原料构成的部分以及 由工人的“生活资料基金”构成的部分]……………………………… 399 [(2)关于工人人数同不变资本量相比不断减少的问题]…………… 402 目 录 Ⅴ
[(b)反驳李嘉图的资本是积累劳动的定义。关于并存 劳动的见解。对物化的过去劳动的意义估计不足。现存 财富同生产运动的关系]………………………………………… 293 [(c)]所谓积累不过是一种流通现象(储备等是流通的 蓄水池) 3 …………………………………………………………… 09 [(d)霍吉斯金对资本家为工人“积累”生活资料的见解 的驳斥。霍吉斯金不了解资本拜物教化的真正原因]………… 319 [(e)]复利;根据复利说明利润率的下降 ……………………… 329 [(f)霍吉斯金论劳动的社会性质以及资本与劳动之间 的关系] 3 …………………………………………………………… 46 [(g)霍吉斯金的基本论点在其《通俗政治经济学》一书 中的表达] 3 ………………………………………………………… 49 [(h)霍吉斯金论资本的权力以及论财产权利的变革] 3 ………… 52 [(4)]政治经济学家的反对派布雷 ………………………………… 353 [第二十二章]拉姆赛 …………………………………………… 360—398 [(1)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尝试。关于资本是不重要 的社会形式的观点]…………………………………………………… 360 [(2)拉姆赛关于剩余价值和价值的观点。剩余价值归结为 利润。关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价值变动对利润率和利 润量的影响问题的不能令人满意的说明。资本的有机构成, 积累和工人阶级的状况]……………………………………………… 363 [(3)拉姆赛论“总利润”分为“纯利润”(利息)和“企业主利 润”。在他关于“监督劳动”、“补偿风险的保险费”和“超额 利润”等观点中的辩护论因素] 3 ……………………………………… 89 [第二十三章] 舍尔比利埃…………………………………… 399—438 [(1)把资本区分为两部分:由机器和原料构成的部分以及 由工人的“生活资料基金”构成的部分]……………………………… 399 [(2)关于工人人数同不变资本量相比不断减少的问题]…………… 402 目 录 Ⅴ
[(3)舍尔比利埃关于利润率取决于资本有机构成的猜测; 他在这个问题上的混乱。舍尔比利埃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 “占有规律”]…………………………………………………………… 407 [(4)关于作为扩大再生产的积累问题]……………………………… 418 [(5)舍尔比利埃的西斯蒙第主义因素。关于资本有机构成 问题。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部门的可变资本绝对减少。 在资本有机构成保持不变情况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价 值比例的变动。资本的有机构成以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之间的不同比例。资本周转的差别及其对利润的影响]…………… 420 [(6)李嘉图和西斯蒙第的互相排斥的见解在舍尔比利埃著 作中的折衷主义的结合]……………………………………………… 436 [第二十四章] 理查·琼斯…………………………………… 439—496 (1)理·琼斯《论财富的分配和税收的源泉》,第一部分: 《地租》,1831年伦敦版。[地租历史观的因素。琼斯在地租 理论的个别问题上胜过李嘉图之处以及他在这方面的错误]……… 439 (2)理·琼斯《1833年2月27日在伦敦皇家学院讲述的政 治经济学绪论。附工资讲座大纲》1833年伦敦版。[“国家的 经济结构”的概念以及用它来说明社会制度的不同类型的尝 试。关于“劳动基金”的混乱思想]…………………………………… 455 (3)理·琼斯《国民政治经济学教程》1852年哈特福版……………… 461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观的萌芽同关于资本只 是“积累的储备”的资产阶级拜物教观点的结合。生产 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 ………………………………………… 461 [(b)琼斯论资本主义生产形式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关于追加固定资本的使用条件问题] …………………………… 477 [(c)琼斯论积累和利润率。关于剩余价值的源泉问题] ……… 491 Ⅵ 马克思恩格思全集
[(3)舍尔比利埃关于利润率取决于资本有机构成的猜测; 他在这个问题上的混乱。舍尔比利埃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 “占有规律”]…………………………………………………………… 407 [(4)关于作为扩大再生产的积累问题]……………………………… 418 [(5)舍尔比利埃的西斯蒙第主义因素。关于资本有机构成 问题。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部门的可变资本绝对减少。 在资本有机构成保持不变情况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价 值比例的变动。资本的有机构成以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之间的不同比例。资本周转的差别及其对利润的影响]…………… 420 [(6)李嘉图和西斯蒙第的互相排斥的见解在舍尔比利埃著 作中的折衷主义的结合]……………………………………………… 436 [第二十四章] 理查·琼斯…………………………………… 439—496 (1)理·琼斯《论财富的分配和税收的源泉》,第一部分: 《地租》,1831年伦敦版。[地租历史观的因素。琼斯在地租 理论的个别问题上胜过李嘉图之处以及他在这方面的错误]……… 439 (2)理·琼斯《1833年2月27日在伦敦皇家学院讲述的政 治经济学绪论。附工资讲座大纲》1833年伦敦版。[“国家的 经济结构”的概念以及用它来说明社会制度的不同类型的尝 试。关于“劳动基金”的混乱思想]…………………………………… 455 (3)理·琼斯《国民政治经济学教程》1852年哈特福版……………… 461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观的萌芽同关于资本只 是“积累的储备”的资产阶级拜物教观点的结合。生产 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 ………………………………………… 461 [(b)琼斯论资本主义生产形式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关于追加固定资本的使用条件问题] …………………………… 477 [(c)琼斯论积累和利润率。关于剩余价值的源泉问题] ……… 491 Ⅵ 马克思恩格思全集
附 录 收入及其源泉。庸俗政治经济学 …………………………… 499—600 [(1)]生息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基础上的发展[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的关系的拜物教化。生息资本是这种拜物教的最充 分的表现。庸俗经济学家和庸俗社会主义者论资本利息] ……… 499 [(2)]生息资本和商业资本同产业资本的关系。更为古老的 形式。派生的形式 …………………………………………………… 518 [(3)剩余价值的各个部分独立化为不同形式的收入。利息 和产业利润之间的比例。收入的拜物教形式的不合理性] ……… 524 [(4)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的硬化过程以及这些形式同它们 的内在实质即剩余劳动日益分离的过程。生息资本是这个 过程的最终阶段。把产业利润看成“资本家的工资”的辩护 论观点] ……………………………………………………………… 533 [(5)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庸俗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区别。利息 和地租是商品市场价格的构成要素。庸俗经济学家企图赋 予利息和地租的不合理形式以合理的外观] ……………………… 554 [(6)庸俗社会主义反对利息的斗争(蒲鲁东)。不理解利息 和雇佣劳动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 ………………………………… 581 [(7)关于利息问题的历史。路德在进行反对利息的论战时 胜过蒲鲁东。对利息的观点随着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而发 生变化] ……………………………………………………………… 586 注释 ………………………………………………………………… 603—628 人名索引 …………………………………………………………… 629—637 本书中引用和提到的著作索引 ……………………………… 638—649 名目索引 …………………………………………………………… 650—711 目 录 Ⅶ
附 录 收入及其源泉。庸俗政治经济学 …………………………… 499—600 [(1)]生息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基础上的发展[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的关系的拜物教化。生息资本是这种拜物教的最充 分的表现。庸俗经济学家和庸俗社会主义者论资本利息] ……… 499 [(2)]生息资本和商业资本同产业资本的关系。更为古老的 形式。派生的形式 …………………………………………………… 518 [(3)剩余价值的各个部分独立化为不同形式的收入。利息 和产业利润之间的比例。收入的拜物教形式的不合理性] ……… 524 [(4)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的硬化过程以及这些形式同它们 的内在实质即剩余劳动日益分离的过程。生息资本是这个 过程的最终阶段。把产业利润看成“资本家的工资”的辩护 论观点] ……………………………………………………………… 533 [(5)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庸俗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区别。利息 和地租是商品市场价格的构成要素。庸俗经济学家企图赋 予利息和地租的不合理形式以合理的外观] ……………………… 554 [(6)庸俗社会主义反对利息的斗争(蒲鲁东)。不理解利息 和雇佣劳动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 ………………………………… 581 [(7)关于利息问题的历史。路德在进行反对利息的论战时 胜过蒲鲁东。对利息的观点随着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而发 生变化] ……………………………………………………………… 586 注释 ………………………………………………………………… 603—628 人名索引 …………………………………………………………… 629—637 本书中引用和提到的著作索引 ……………………………… 638—649 名目索引 …………………………………………………………… 650—711 目 录 Ⅶ
插 图 卡·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三册手稿的第一页(1861—1863 年手稿第ⅩⅢ本第753页)………………………………………………… 5 《收入及其源泉。庸俗政治经济学》(补充部分)第一页(1861— 1863年手稿第ⅩⅤ本第891页) ……………………………………… 501 Ⅷ 马克思恩格思全集
插 图 卡·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三册手稿的第一页(1861—1863 年手稿第ⅩⅢ本第753页)………………………………………………… 5 《收入及其源泉。庸俗政治经济学》(补充部分)第一页(1861— 1863年手稿第ⅩⅤ本第891页) ……………………………………… 501 Ⅷ 马克思恩格思全集
卡·马克思 剩余价值理论 (《资本论》第四卷) 第三册(第十九——二十四章)
卡·马克思 剩余价值理论 (《资本论》第四卷) 第三册(第十九——二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