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述 湖南华润电力鲤鱼江有限公司2×300MW锅炉型号为DG一1025/18.2一Ⅱ19型,亚临界 压力中间再热自然循环,炉型为单炉膛、尾部双烟道。如图11所示。正方形的炉膛,底部前 后墙水冷壁向中心收缩形成55°倾角的冷灰斗,直流式燃烧器布置于炉膛下部四角,煤粉和 空气从四角送入,在炉膛中呈切圆方式燃烧。在炉膛上部、水平烟道和后竖井中布置了辐射、 对流型的过热器受热面管组,尾部后竖井双烟道,一侧布置低温过热器管组,一侧布置低温再 器管组,在低温过热器下方布置省煤器管组。在后竖井的下方,两台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置于运 转平台之上。锅炉整体左右对称,悬吊在钢结构顶板梁下。锅炉钢架为两侧带副柱的空间桁架 结构。 锅炉本体布置采用倒U型布置方式,它是垂直的方柱型炉膛组成上升烟道,用对流烟道 组成水平烟道和尾部竖井的锅炉。见图1】所示。这种布置方式,锅炉及厂房高度都较低:转 动机械和笨重设备,如送风机、引风机、除尘器和烟肉等均可布置在零米层,因此减轻了厂房 和锅炉构架的负载:在水平烟道中,可以用支吊方式比较简单的悬吊受热面:在下行对流烟道 中,受热面易于布置成逆流传热方式:尾部受热面的检修比较方便。其主要缺点是:占地面积 较大:烟气从炉膛进入对流烟道要改变流动方向,从而造成对流烟道中烟气速度场和灰浓度场 的不均匀性,影响传热性能和产生受热面的局部磨损。 锅炉房半露天结构,炉顶、炉侧、炉前作局部封闭,扩建端上煤。 炉前32设有高封,防雨防雾,方便运行检修,同时可延缓管道保温结构老化失效。 0m层炉前留有8m的检修通道,从固定端往扩建端分别布置有空压机房、除灰渣水泵房 1炉的定期排污扩容器、送风机、一次风机、捞渣机和电梯,两炉之间布置有主厂房综合楼, 包括化水车间、暖通车间、电气配电间、柴油机房,其次是2”炉的电梯、送风机、一次风机、 捞渣机和定期排污扩容器。运行层炉前布置给水操作台和燃油操作台。 炉后主要布置有电除尘器、灰库、引风机、烟道和烟肉,两炉电除尘器之间为除灰综合楼, 一楼为除灰专业用,二楼为电除尘器电气配电室和除灰渣控制室。 两炉合用一座烟肉,烟囱高210m,出口直径7.2m。 第一节锅炉的技术规范 一、锅炉型号、及热力特性 型号:DG1025/18.2-Ⅱ19型 亚临界一次再热自然循环汽包炉:四角切圆燃烧、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固态排渣。 锅炉热力特性(见表1-1)
1 第一章 概 述 湖南华润电力鲤鱼江有限公司 2×300MW 锅炉型号为 DG—1025/18.2—Ⅱ19 型,亚临界 压力中间再热自然循环,炉型为单炉膛、尾部双烟道。如图 1-1 所示。正方形的炉膛,底部前 后墙水冷壁向中心收缩形成 55°倾角的冷灰斗,直流式燃烧器布置于炉膛下部四角,煤粉和 空气从四角送入,在炉膛中呈切圆方式燃烧。在炉膛上部、水平烟道和后竖井中布置了辐射、 对流型的过热器受热面管组,尾部后竖井双烟道,一侧布置低温过热器管组,一侧布置低温再 器管组,在低温过热器下方布置省煤器管组。在后竖井的下方,两台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置于运 转平台之上。锅炉整体左右对称,悬吊在钢结构顶板梁下。锅炉钢架为两侧带副柱的空间桁架 结构。 锅炉本体布置采用倒 U 型布置方式,它是垂直的方柱型炉膛组成上升烟道,用对流烟道 组成水平烟道和尾部竖井的锅炉。见图 1-1 所示。这种布置方式,锅炉及厂房高度都较低;转 动机械和笨重设备,如送风机、引风机、除尘器和烟囱等均可布置在零米层,因此减轻了厂房 和锅炉构架的负载;在水平烟道中,可以用支吊方式比较简单的悬吊受热面;在下行对流烟道 中,受热面易于布置成逆流传热方式;尾部受热面的检修比较方便。其主要缺点是:占地面积 较大;烟气从炉膛进入对流烟道要改变流动方向,从而造成对流烟道中烟气速度场和灰浓度场 的不均匀性,影响传热性能和产生受热面的局部磨损。 锅炉房半露天结构,炉顶、炉侧、炉前作局部封闭,扩建端上煤。 炉前 32m 设有高封,防雨防雾,方便运行检修,同时可延缓管道保温结构老化失效。 0m 层炉前留有 8m 的检修通道,从固定端往扩建端分别布置有空压机房、除灰渣水泵房, 1 #炉的定期排污扩容器、送风机、一次风机、捞渣机和电梯,两炉之间布置有主厂房综合楼, 包括化水车间、暖通车间、电气配电间、柴油机房,其次是 2 #炉的电梯、送风机、一次风机、 捞渣机和定期排污扩容器。运行层炉前布置给水操作台和燃油操作台。 炉后主要布置有电除尘器、灰库、引风机、烟道和烟囱,两炉电除尘器之间为除灰综合楼, 一楼为除灰专业用,二楼为电除尘器电气配电室和除灰渣控制室。 两炉合用一座烟囱,烟囱高 210m,出口直径 7.2m。 第一节 锅炉的技术规范 一、锅炉型号、及热力特性 型号:DG1025/18.2-Ⅱ19 型 亚临界一次再热自然循环汽包炉;四角切圆燃烧、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固态排渣。 锅炉热力特性(见表 1-1)
图1-1DG1025/18.2-Ⅱ19型锅炉 10 11 高温再格器 12.空气预热器:13、燃烧器:14.除渣装置:15.炉腔水冷壁:16.集中下降管
2 图 1-1 DG1025/18.2-Ⅱ19 型锅炉 1、锅筒;2、全大屏过热器;3、顶棚;4、屏式过热器;5、高温过热器;6、高温再热器; 7、低温再热器;8、包墙过热器;9、低温过热器;10、悬吊管;11、省煤器; 12、空气预热器;13、燃烧器;14、除渣装置;15、炉膛水冷壁;16、集中下降管
表1-1锅炉性能针算储果(设计煤种) 项 负荷 定压运行 单位 MCR ECR 过热蒸汽流量 h 1025 889.87 过执落汽出口压力 Mpa(g) 1735 17.16 过热蒸汽出口温度 540 再热浇汽流量 th 846.47 74176 数 再热蒸汽进/出口压力 Mpa(g) 3.93/3.76 3.48/3.32 再热蒸汽讲/出口温度 ℃ 3274/540 314.3/540 给水温度 280.4 2712 锅筒工作压力 Mpa(g) 18.62 18.16 过热器一级减温水量 t/h 29 24.07 过热器三级减温水品 th 9.67 8.02 炉膛容积热负荷 KW/m' 105.82 94.33 炉玻断面执角益 KW/m2 4791.56 4271.24 计算燃料消耗量 h 17127 152.67 根计算效率 % 9237 9247 省煤器出口过剩空气系裂 1.2 12 空气预热器进口风温 ℃ 20 20 空气预热器出口一次风温 ℃ 2514 239.8 空气预热器出口二次风温 ℃ 3302 3271 炉腔出口烟气温度 ℃ 1110 1073.6 据式过执器出口 ℃ 10218 9912 高温过热器出口 ℃ 925.6 901.5 高温面执琴出口 r 8181 801 温 低温再热器出口 377.2 372 低温过热器出口 ℃ 4305 4324 省煤器出口 ℃ 351.5 340 空气预执理中口 ℃ 1254 1247 省煤器出口 299.3 290.2 低温过热器出口 ℃ 391 3884 大屏过热器出口 441 443.3 质 屏式过热器出口 ℃ 496.2 4981 高温过热器出口 ℃ 540 540 低温过热器出口 463.7 46R 高温再热器出口 540 540 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MCR是MAXIMUM CONTINUOUSRATE的缩写。其意义是:锅炉
3 表 1-1 锅炉性能计算结果(设计煤种) 定压运行 项 目 负荷 单位 MCR ECR 过热蒸汽流量 t/h 1025 889.87 过热蒸汽出口压力 Mpa(g) 17.35 17.16 过热蒸汽出口温度 ℃ 540 540 再热蒸汽流量 t/h 846.47 741.76 再热蒸汽进/出口压力 Mpa(g) 3.93/3.76 3.48/3.32 再热蒸汽进/出口温度 ℃ 327.4/540 314.3/540 锅 炉 参 数 给水温度 ℃ 280.4 271.2 锅筒工作压力 Mpa(g) 18.62 18.16 过热器一级减温水量 t/h 29 24.07 过热器三级减温水量 t/h 9.67 8.02 炉膛容积热负荷 KW/m3 105.82 94.33 炉膛断面热负荷 KW/m2 4791.56 4271.24 计算燃料消耗量 t/h 171.27 152.67 锅炉计算效率 % 92.37 92.47 省煤器出口过剩空气系数 / 1.2 1.2 空气预热器进口风温 ℃ 20 20 空气预热器出口一次风温 ℃ 251.4 239.8 空气预热器出口二次风温 ℃ 330.2 327.1 炉膛出口烟气温度 ℃ 1110 1073.6 屏式过热器出口 ℃ 1021.8 991.2 高温过热器出口 ℃ 925.6 901.5 高温再热器出口 ℃ 818.1 801 低温再热器出口 ℃ 377.2 372 低温过热器出口 ℃ 430.5 432.4 省煤器出口 ℃ 351.5 340 烟 气 温 度 空气预热器出口 ℃ 125.4 124.7 省煤器出口 ℃ 299.3 290.2 低温过热器出口 ℃ 391 388.4 大屏过热器出口 ℃ 441 443.3 屏式过热器出口 ℃ 496.2 498.1 高温过热器出口 ℃ 540 540 低温过热器出口 ℃ 463.7 468 个 质 温 度 高温再热器出口 ℃ 540 540 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 MCR 是 MAXIMUM CONTINUOUSRATE的缩写。其意义是:锅炉
在额定蒸汽参数、额定给水温度和使用设计燃料条件下,长期连续运行时所能达到的最大蒸发 量。 额定蒸发量ECR是ECONOMICAL CONTNOUS RATE的缩写。其意义是:锅炉在额定蒸 汽参数,额定给水温度和使用设计燃料,并保证效率时所规定的蒸发量。 蒸汽参数是批过热器出口和再热器进、出口处的压力与温度。 二、锅炉基本性能 (一)负荷特性 锅炉带基本负荷,并具有一定的调峰能力,燃用设计煤种时,其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不大 于35%BMCR. 锅炉负荷连续变化率达到下述要求: 定压运行 不低于5%B-MCR/min 滑压运行 不低于 3%B-MCR/min (二)运行条件 运行方式:锅炉采用定压运行,也可采用定滑定运行方式。 制粉系统:采用钢球磨中贮式热风送粉系统(每台炉配四台钢球磨煤机)。设计煤种的煤 粉细度为R90=16.7%,校核煤种(一)的煤粉细度R90=17.4%,校核煤种(二)的煤粉细度 R90=18.2%。 给水调节:机组配置2×50%B-MCR的调速汽动给水泵,备用泵采用1×50%B一MCR的 电动调速给水泵。 锅炉具备不设汽轮机旁路启停的能力。 除渣方式:采用二台刮板式捞渣机连续排渣。锅炉灰渣斗能贮存不少于4小时的排渣量。 空气预热器进风加热方式:热风再循环。 锅炉在投产后第一年内,年可用小时数大于6500小时,第二年及以后年可用小时数大于 7500小时。 (三)高加解列工况 在回热系统中,当任阿一级或三级全部高压加热器停运时,锅炉的蒸发量仍能使汽轮发电 机组达到额定出力,且各受热面不超温, (四)炉膛压力 锅炉燃烧室的设计压力不小于土5.8kPa,瞬时承压能力不小于土8.73kPa。当燃烧室突然灭 火或送风机全部跳闸、引风机出现瞬时最大抽力时,炉墙及支撑件应保证不产生永久变形,并 符合现行的炉膛防爆规程。锅炉炉膛压力报警值为:±980Pa(土100mmH,O)。保护动作值为 ±1960Pa(±200mmH0) (五)锅炉汽、水、烟、风阻力 设计煤种,BMCR工况的阻力情况:
4 在额定蒸汽参数、额定给水温度和使用设计燃料条件下,长期连续运行时所能达到的最大蒸发 量。 额定蒸发量 ECR 是 ECONOMICAL CONTNOUS RATE的缩写。其意义是:锅炉在额定蒸 汽参数,额定给水温度和使用设计燃料,并保证效率时所规定的蒸发量。 蒸汽参数是批过热器出口和再热器进、出口处的压力与温度。 二、锅炉基本性能 (一) 负荷特性 锅炉带基本负荷,并具有一定的调峰能力,燃用设计煤种时,其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不大 于 35%BMCR。 锅炉负荷连续变化率达到下述要求: 定压运行 不低于 5%B-MCR/min 滑压运行 不低于 3%B-MCR/min (二)运行条件 运行方式:锅炉采用定压运行,也可采用定-滑-定运行方式。 制粉系统:采用钢球磨中贮式热风送粉系统(每台炉配四台钢球磨煤机)。设计煤种的煤 粉细度为 R90=16.7%,校核煤种(一)的煤粉细度 R90=17.4%,校核煤种(二)的煤粉细度 R90=18.2%。 给水调节:机组配置 2×50%B-MCR 的调速汽动给水泵,备用泵采用 1×50%B-MCR 的 电动调速给水泵。 锅炉具备不设汽轮机旁路启停的能力。 除渣方式:采用二台刮板式捞渣机连续排渣。锅炉灰渣斗能贮存不少于 4 小时的排渣量。 空气预热器进风加热方式:热风再循环。 锅炉在投产后第一年内,年可用小时数大于 6500 小时,第二年及以后年可用小时数大于 7500 小时。 (三)高加解列工况 在回热系统中,当任何一级或三级全部高压加热器停运时,锅炉的蒸发量仍能使汽轮发电 机组达到额定出力,且各受热面不超温。 (四)炉膛压力 锅炉燃烧室的设计压力不小于±5.8kPa,瞬时承压能力不小于±8.73kPa。当燃烧室突然灭 火或送风机全部跳闸、引风机出现瞬时最大抽力时,炉墙及支撑件应保证不产生永久变形,并 符合现行的炉膛防爆规程。锅炉炉膛压力报警值为:±980Pa(±100mmH2O)。保护动作值为 ±1960Pa(±200mmH2O) (五)锅炉汽、水、烟、风阻力 设计煤种,BMCR 工况的阻力情况:
过热蒸汽阻力 1.373MPa 再热蒸汽阻力 0.176MPa 省煤器阻力 0.392MPa 锅炉本体烟气阻力(含尾部自生通风) 2462Pa 燃烧器一次风阻力(BMCR工况设计煤种) 1600Pa 燃烧器二次风阻力 960Pa 燃烧器三次风阻力 2190Pa 空气预热器一次风阻力 429Pa 空气预热器二次风阻力 747Pa 空气预热器烟侧阻力 973Pa (六)锅炉效率 在燃用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并在允许变化范围内时,锅炉能良好运行。当燃用设计煤种, 带额定蒸发量,在额定参数下运行时,锅炉保证热效率不低于92.05%(按低位发热值,空气 预热器进风温度为20℃)。飞灰含碳量不大于5%。 (七)水循环数据(表1-2) 水循环安全可靠,具体计算结果如下:(水循环计算按BMCR工况) 表1-2水循环数据 名称 单位 结果 锅筒工作压力 MPag 18.62 循环水量 t/h 4716 全炉实际循环倍率(下降管无欠焓设计) 39 全炉名义循环倍率 4.6 下降管水速 No.1(靠锅炉外侧) m/s 3.9 No.2(靠锅炉内侧) m/s 3.98 水冷壁最小质量流速 Kg/s.m2 801.7 最大重量含汽率 % 0.319 回路最小循环倍率 3.227 最小DNB临界热流/内壁最大热流 1.823 (八)锅炉启动时间 锅炉从点火到带满负荷所需时间为 冷态启动(停机72小时以上) 6-8 小时
5 过热蒸汽阻力 1.373MPa 再热蒸汽阻力 0.176MPa 省煤器阻力 0.392MPa 锅炉本体烟气阻力(含尾部自生通风) 2462Pa 燃烧器一次风阻力(BMCR 工况设计煤种) 1600Pa 燃烧器二次风阻力 960Pa 燃烧器三次风阻力 2190Pa 空气预热器一次风阻力 429Pa 空气预热器二次风阻力 747Pa 空气预热器烟侧阻力 973Pa (六)锅炉效率 在燃用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并在允许变化范围内时,锅炉能良好运行。当燃用设计煤种, 带额定蒸发量,在额定参数下运行时,锅炉保证热效率不低于 92.05%(按低位发热值,空气 预热器进风温度为 20℃)。飞灰含碳量不大于 5%。 (七)水循环数据(表 1-2) 水循环安全可靠,具体计算结果如下:(水循环计算按 BMCR 工况) 表 1-2 水循环数据 名 称 单 位 结 果 锅筒工作压力 MPa.g 18.62 循环水量 t/h 4716 全炉实际循环倍率(下降管无欠焓设计) / 3.9 全炉名义循环倍率 / 4.6 下降管水速 No.1(靠锅炉外侧) m/s 3.9 No.2(靠锅炉内侧) m/s 3.98 水冷壁最小质量流速 Kg/s.m2 801.7 最大重量含汽率 % 0.319 回路最小循环倍率 / 3.227 最小 DNB 临界热流/内壁最大热流 / 1.823 (八)锅炉启动时间 锅炉从点火到带满负荷所需时间为: 冷态启动(停机 72 小时以上) 6~8 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