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IEEE802标准 ②IEEE8022:定义了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的功能与服务 (1998)。 ③IEEE8023:描述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 的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1998) IEEE8023ab:描述1000Base-T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 范(1999)。 IEEE8023ac:描述VLAN的帧扩展(1998) ●IEEE8023ad:描述多重链接分段的聚合协议( Aggregation of Multiple link Segments )(2000) ●IEEE802.3i:描述10Base-T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8023u:描述100Base「T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802.3z:描述1000Base-X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8023ae:描述10 GBase-X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11时42分58 司p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第3版)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11时42分58 秒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第3版) 5.2 IEEE 802标准 ② IEEE 802.2:定义了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的功能与服务 (1998)。 ③ IEEE 802.3:描述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 的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1998)。 ⚫ IEEE 802.3ab:描述1000Base-T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 范(1999)。 ⚫ IEEE 802.3ac:描述VLAN的帧扩展(1998)。 ⚫ IEEE 802.3ad:描述多重链接分段的聚合协议(Aggregation of Multiple Link Segments)(2000)。 ⚫ IEEE 802.3i:描述10Base-T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 ⚫ IEEE 802.3u:描述100Base-T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 ⚫ IEEE 802.3z:描述1000Base-X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 ⚫ IEEE 802.3ae:描述10GBase-X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
5.2IEEE802标准 ④IEEE802.4:描述 Token-Bus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 规范。 加6IEE8025:描述 Token-Ring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 规范(1997)。 IEEE8025t:描述100Mbps高速标记环访问方法 (2000) ⑥IEEE802.6:描述城域网(MAN)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 术规范(1994)。1995年又附加了MAN的DQDB子网上面向连接 的服务协议 ⑦IEEE802.7:描述宽带网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 ⑧IEE8028:描述FDD访间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 ⑨IEEE8029:描述综合语音、数据局域网技术(1996)。 ⑩IEEE802.10:描述局域网网络安全标准(1998)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11时42分58 司p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第3版)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11时42分58 秒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第3版) 5.2 IEEE 802标准 ④ IEEE 802.4:描述Token-Bus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 规范。 ⑤ IEEE 802.5:描述Token-Ring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 规范(1997)。 ⚫ IEEE 802.5t:描述100 Mbps高速标记环访问方法 (2000)。 ⑥ IEEE 802.6:描述城域网(MAN)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 术规范(1994)。1995年又附加了MAN的DQDB子网上面向连接 的服务协议。 ⑦ IEEE 802.7:描述宽带网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 ⑧ IEEE 802.8:描述FDDI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 ⑨ IEEE 802.9:描述综合语音、数据局域网技术(1996)。 ⑩ IEEE 802.10:描述局域网网络安全标准(1998)
5.2IEEE802标准 IEEE802.11:描述无线局域网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 层技术规范(1999)。 姓EB212*描述10 ny访间控方 IEEE802.14:描述利用cATV宽带通信的标准 (1998)。 IEEE802.15:描述无线私人网(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WPAN) IEEE802.16:描述宽带无线访问标准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tandards ), h 两部分组成。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11时42分58 司p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第3版)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11时42分58 秒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第3版) 5.2 IEEE 802标准 IEEE 802.11:描述无线局域网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 层技术规范(1999)。 IEEE 802.12:描述100VG-AnyLAN访问控制方 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 802.14:描述利用CATV宽带通信的标准 (1998)。 IEEE 802.15:描述无线私人网(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WPAN)。 IEEE 802.16:描述宽带无线访问标准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tandards),由 两部分组成
5.2IEEE802标准 5.2.2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与OS模型有相当大的区别,如图 59所示,局域网只涉及OS工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为 什么没有网络层及网络层以上的各层呢?首先局域网是 种通信网,只涉及到有关的通信功能,所以至多与OSI参 考模型中的下3层有关。其次,由于局域网基本上采用共 享信道的技术,所以也可以不设立单独的网络层。也就是 说,不同局域网技术的区别主要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当这些不同的局域网需要在网络层实现互连时,可以借助 其他已有的通用网络层协议(如工P协议)实现。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11时42分58 司p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第3版)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11时42分58 秒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第3版) 5.2 IEEE 802标准 5.2.2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与OSI模型有相当大的区别,如图 5.9所示,局域网只涉及OSI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为 什么没有网络层及网络层以上的各层呢?首先局域网是一 种通信网,只涉及到有关的通信功能,所以至多与OSI参 考模型中的下3层有关。其次,由于局域网基本上采用共 享信道的技术,所以也可以不设立单独的网络层。也就是 说,不同局域网技术的区别主要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当这些不同的局域网需要在网络层实现互连时,可以借助 其他已有的通用网络层协议(如IP协议)实现
5.2IEEE802标准 IEEE802标准 ISO/OSI高层 逻辑链路子层(LLC) 质访问控制子层(MAC) 数据链路层 物理信号(PS) 连接单元接口 (AUD) 物理介质连接设备(PMA 物理层 介质访问控制 (MAU) 物理介质 图5.9IEEE802局域网实现模型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11时42分58 司p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第3版)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11时42分58 秒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第3版) 5.2 IEEE 802标准 IEEE 802标准 逻辑链路子层(LLC)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 物理信号(PS) 物理介质连接设备(PMA) 物理介质 连接单元接口 (AUI) 介质访问控制 (MAU) ISO/OSI高层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图5.9 IEEE 802局域网实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