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一一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导学案(共9 ) 必修三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 班级 姓名: 组别: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源的分类,评价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表和资料分析,了解我国能源基地建设和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2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情感与价值观 1学会分析区域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可持续的关系。自觉养成节约用能习惯 【重难点】 1.山西生煤炭资源条件分析 2.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区域可持续的关系 :新知自学(5分钟) 【教材基础知识梳理】 能源资源的分类 ①按可否再生进行分类 能源: 风能、生物能、地热能、潮汐能 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 ②按利用规模和普及程度 能源 生物能 能源: 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沼气、海洋能 二、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1) 资源条件 储量丰富 齐全煤质 具有 的特点, 主要的煤田:大同煤田是优质_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优质』产地 主要煤矿:大同、平朔、阳泉 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 埋藏浅,适于露天和开采 (2) 广阔一一市场条件 大国,对能源的需求量继续增加,我国能源消费是以为主 为山西省能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一交通条件 晋煤外运条件分析: (1)山西区位特点:地处我国地区,临近 等 工业中心,与、 等城市相距不远,输、输的距离较近 (2)外运线路的特点:①以_ 运输为主、以 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 1/9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 3 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导学案(共 9 页) 1 / 9 必修三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 班级: 姓名: 组别: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源的分类,评价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表和资料分析,了解我国能源基地建设和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2.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情感与价值观 1.学会分析区域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可持续的关系。自觉养成节约用能习惯 【重难点】 1.山西生煤炭资源条件分析 2.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区域可持续的关系 一:新知自学(5 分钟) 【教材基础知识梳理】 一.能源资源的分类 ①按可否再生进行分类 能源: 、 、风能、生物能、地热能、潮汐能 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 ②按利用规模和普及程度 能源: 、 、 、 、生物能 能源: 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沼气、海洋能 二、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1) ――资源条件 储量丰富 齐全 煤质 ,具有 、 、 、 的特点, 主要的煤田:大同煤田是优质 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优质 产地 主要煤矿:大同、平朔、阳泉 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 ,埋藏浅,适于露天和 开采。 (2) 广阔――市场条件 大国,对能源的需求量继续增加,我国能源消费是以 为主, 为山西省能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 条件。 (3) ――交通条件 晋煤外运条件分析: (1)山西区位特点:地处我国 地区,临近 、 、 、 、 、 等 工业中心,与 、 、 等城市相距不远,输 、输 的距离较近。 (2)外运线路的特点:①以 运输为主、以 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 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一一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导学案(共9 ) ②铁路运煤干线有: 三、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 开采量 2.提高 外运能力 大同一秦皇岛( 铁路):大同煤田、秦皇岛港 神府一黄骅港( 铁路):平朔(宁武)煤田、黄骅港 焦作一日照( 铁路):沁水煤田、日照港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1)建设 ,变输出为输出 (2)发展 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十分 全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不 仅经济效益低下,而且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2.“六五”时期:开始进行 调整,结合本区 等资源优势,围绕 主要构建了 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 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①产业结构以 为主的单一结构变为以 为主的多元结构②发挥了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促进了山西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五.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①原因 ②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1.提高技术和 技术,推进 的发展 2.“三废”的治理 架、(1)废渣:对于煤矸石,主要用于 和充填矿坑及塌陷区:对于煤泥,经干 后再利用 (2)废气:消除烟尘、营造防风林带 (3)废水 净化,回收利用 3.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 方向发 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 和旅游业,降低 的比重。 自学评价 检查人 二:合作探究(20分钟)课内探究案 探究一能源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治理 材料一课本P4-P47内容、图表。 材料二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方面重创了山西结构单一的煤炭产业,同时也 成了调整、升级煤炭产业的大妤机遇。山西的能源“新政¨提出,大力发展煤炭循环产业,提高 煤炭产业的上下关联度:延伸产业链,加快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煤炭产业优化 升级,进行资源综合利用 材料三教材图3.7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 材料四挖煤还是挖田——煤炭的不合理开发导致土地资源破坏(右图) 1.山西省发展多元化产业结构,构筑的主要产业链有哪些?产业链依赖哪些资源条件,输出 哪些产品?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是什么? 2/9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 3 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导学案(共 9 页) 2 / 9 ○2 铁路运煤干线有: 、 、 、 、 等。 三、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 开采量 2.提高 外运能力 大同—秦皇岛( ______铁路):大同煤田、秦皇岛港 神府—黄骅港( ______铁路):平朔(宁武)煤田、黄骅港 焦作—日照( ____铁路):沁水煤田、日照港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1)建设 ,变输出 为输出 ; (2)发展 ,为 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 。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十分 ,全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不 仅经济效益低下,而且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2.“六五”时期:开始进行 调整,结合本区 、 等资源优势,围绕 , 主要构建了 、 、 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 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3 . 能 源 综 合 利 用 的 结 果 : ① 产 业 结 构 以 为 主 的 单 一 结 构 变 为 以 为主的多元结构 ②发挥了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促进了山西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五.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①原因 ②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1.提高 技术和 技术,推进 的发展。 2.“三废”的治理 (1)废渣:对于煤矸石,主要用于 、 和充填矿坑及塌陷区;对于煤泥,经干 燥后再利用。 (2)废气:消除烟尘、营造防风林带、 。 (3)废水: 净化,回收利用。 3.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 、 方向发 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 、 、 和旅游业,降低 的比重。 自学评价 检查人 二:合作探究(20 分钟) 课内探究案 探究一 能源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治理 材料一 课本 P44—P47 内容、图表。 材料二 2008 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方面重创了山西结构单一的煤炭产业,同时也 成了调整、升级煤炭产业的大好机遇。山西的能源“新政”提出,大力发展煤炭循环产业,提高 煤炭产业的上下关联度:延伸产业链,加快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煤炭产业优化 升级,进行资源综合利用。 材料三 教材图 3.7 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 材料四 挖煤还是挖田——煤炭的不合理开发导致土地资源破坏(右图) 1.山西省发展多元化产业结构,构筑的主要产业链有哪些?产业链依赖哪些资源条件,输出 哪些产品?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是什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一一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导学案(共9 ) 2.煤炭的开发利用可能带来哪些生态破坏? 3.山西省对“三废”的利用技术有哪些?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什么? 探究评价 检查人 三:达标检测(15分钟) 单项选择题 1.山西能源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有①资源丰富②位置适中③农业基础好④开采条件 好⑤市场需求量大 A.①②③④⑤ ①③④⑤ ①②④⑤D.①②④ 2.山西优质动力煤产地和优质主焦煤基地分别是 A.沁水和河东煤田B.大同和河东煤田C.大同和宁武煤田D.沁水和西山煤田 3.长期以来,山西省的经济核心部门是 A.煤炭工业 B.电力工业 C.冶金工业D.煤化学工业 4.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A.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铺设 C.井矿巷道的建设 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5.下列关于山西省对重化工业调整的述,不正确的是 A.煤炭工业向气化、液化产品发展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和铝制品系列发展 C.化工企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建材工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6.围绕能源开采,山西省构造的产业链是①煤一电一铝②煤一焦一化③煤一气一液④ 煤一铁一钢⑤煤一电一钢 A.①②③ B.②③④ ①②④ D.③④⑤ 7.山西省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的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①山西铝土矿资源丰富②山西 劳动力资源丰富③山西炼铝工业社会协作条件好④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①② C.②④ D.①④ 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使资源大省转化为经济大省,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据此完成8 10小题 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殖,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不包括 发展电力工业B.发展化学工业C.降低煤炭运输成本D.发展冶金工业 9.“坑口”电站建设的意义作用不包括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改善能源工业结构 C.增加经济产值 D.降低山西的环境污染 10.我国在山西最适宜布局有色冶金工业的条件有①煤炭储量大质量好②铝土矿储量大 ③接近工业基地或中心城市④交通便利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下列关于山西能源基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 B.全省6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C.西山煤田是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D.大同煤田是优质动力煤产地 3/9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 3 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导学案(共 9 页) 3 / 9 2.煤炭的开发利用可能带来哪些生态破坏? 3.山西省对“三废”的利用技术有哪些?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什么? 探究评价 检查人 三:达标检测(15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山西能源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有①资源丰富 ②位置适中 ③农业基础好④开采条件 好 ⑤市场需求量大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④ 2.山西优质动力煤产地和优质主焦煤基地分别是 ( ) A.沁水和河东煤田 B.大同和河东煤田 C.大同和宁武煤田 D.沁水和西山煤田 3.长期以来,山西省的经济核心部门是 ( ) A.煤炭工业 B.电力工业 C.冶金工业 D.煤化学工业 4.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 ) A.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铺设 C.井矿巷道的建设 D.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5.下列关于山西省对重化工业调整的述,不正确的是 ( ) A.煤炭工业向气化、液化产品发展 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和铝制品系列发展 C.化工企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D.建材工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6.围绕能源开采,山西省构造的产业链是①煤─电─铝 ②煤─焦─化 ③煤─气─液 ④ 煤─铁─钢 ⑤煤─电─钢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7.山西省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的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① 山西铝土矿资源丰富 ②山西 劳动力资源丰富 ③山西炼铝工业社会协作条件好 ④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使资源大省转化为经济大省,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据此完成 8~ 10 小题: 8.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殖,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不包括 ( ) A.发展电力工业 B.发展化学工业 C.降低煤炭运输成本 D.发展冶金工业 9.“坑口”电站建设的意义作用不包括 ( )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改善能源工业结构 C.增加经济产值 D.降低山西的环境污染 10.我国在山西最适宜布局有色冶金工业的条件有①煤炭储量大质量好 ②铝土矿储量大 ③接近工业基地或中心城市 ④交通便利 (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下列关于山西能源基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 B.全省 6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C.西山煤田是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 D.大同煤田是优质动力煤产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一一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导学案(共9 ) 二、综合题 12.读“晋陕内蒙古区煤炭南运通道”图,回答问题: (1)图示区域最大的能源输出港是 A.青岛B.天津C.黄骅D.秦皇岛 (2)产煤区的煤主要靠铁路运输和海上运输。请回答图中 数字①、②所表示的运输通道分别沿哪条铁路线到达A、B 两港的?是 铁路和 铁路 并分析图中煤炭运输终点省区的能源输入与该区经济发展 的关系 (3)在晋、陕、内蒙古能源基地的建设中,面临有两 大问题:一是环境问题,二是运输问题,你认为这两大问 题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H煤产区 煤炭外运通道 在解决这两大问题时,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4)在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山西省总结出了哪些有效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措 ? 达标分数 检查人 学习反思: 本节思维构建(知识结构) 资源开发的条件 能 资 源 能源基地建设件 的 开 发 能源的综合利用 加强矿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三废”的处理 调整产业结构 4/9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 3 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导学案(共 9 页) 4 / 9 二、综合题 12.读“晋陕内蒙古区煤炭南运通道”图,回答问题: (1)图示区域最大的能源输出港是 ( ) A.青岛 B.天津 C.黄骅 D.秦皇岛 (2)产煤区的煤主要靠铁路运输和海上运输。请回答图中 数字①、②所表示的运输通道分别沿哪条铁路线到达 A、B 两港的?是________________铁路和______________铁路 并分析图中煤炭运输终点省区的能源输入与该区经济发展 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晋、陕、内蒙古能源基地的建设中,面临有两 大问题:一是环境问题,二是运输问题,你认为这两大问 题的具体表现是什么?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解决这两大问题时,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山西省总结出了哪些有效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措 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分数 检查人 学习反思: 。 本节思维构建(知识结构) 能 源 资 源 的 开 发 资源开发的条件 能源基地建设件 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件 能源的综合利用 加强矿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三废”的处理 调整产业结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一一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导学案(共9 ) 参考答案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等矿物能源 常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和生物能等 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和沼气等 、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分布范围广煤种优良低灰低硫低磷 发热量高动力煤主焦煤中厚煤层大规模机械化 2市场广阔 煤炭市场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1)中部北京天津 郑州洛阳西安咸阳上海沈阳武汉煤电 (2)①铁路公路②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 5/9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 3 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导学案(共 9 页) 5 / 9 参考答案 一、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等矿物能源 常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和生物能等 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和沼气等 二、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分布范围广 煤种 优良 低灰 低硫 低磷 发热量高 动力煤 主焦煤 中厚煤层 大规模机械化 2 市场广 阔 煤炭 市场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1) 中部 北京 天津 郑州 洛阳 西安 咸阳 上海 沈阳 武汉 煤 电 (2)①铁路 公路 ②京包 石太 太焦 大秦 神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