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补助”维护受助者尊严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室间科学学院2004级学生田田化名),在今年入学不 久发现自己的就餐卡上多了一笔钱。这得益于该校实施的“隐形补助”。 据介绍,中国科技大学在完善助学体系的同时,将视角投向贫困生资助 伦理问题,探索出一套“隐形补助”的新路子,在给贫困生经济资助的同时, 也充分考虑到对他们的自尊与隐私的保护。中国科大学生人手一张“校园一 卡通”,日常校内消费均可通过“一卡通”实现。为此,该校在“一卡通”网 络系统中设定学生消费情况预警线,按月对学生在校内用餐情况进行统计, 如果有学生每月在校内食堂用餐60次以上逍弗总额在150元以下,“一卡 通”系统就会自动生成此类学生数据库。此时无须学生自已申请补助,学生 处便主动与该学生所在院系联系,核实情况后在其“一卡通”账户中存入每 月150元或120元的补助。达到生活预警线的学生一年最多可得到10次“加 卡”补助。 中国科技大学学生处朱处长表示,该校贫困生所占比例为20%,特困生占 8-9%,“隐形补助”政策试行以来受到学生、家长的多方好评。据介绍,这种 资助方式目前仍在探索之中,学校希望能在其他资助政策中推广这种将物质 资助与人格尊重“捆绑”起来的“低调做法
“隐形补助”维护受助者尊严
赫思厘给受助者以尊严 第一次见到赫思厘,是在北京通州区的一个农家院里。坐在他长期救助的一群病人中间, 年过五旬的他看不到任何有别于这个群体的地方。他应该算是经济不错的阶层,上世纪 80年代初英语专业毕业,现在通州开一家英语学校,收入还算理想,但他挣的钱基本都 用于帮助周围的弱势群体了。 虽然将助人看作平常事,但赫老师却是一个有着“不寻常”习惯的助人者,那就是 他一直讲究衣着。“有些人生活得太艰难,我希望他们能从我这里感受到平等的关爱, 所以这么多年,我一直不穿好衣服贵衣愚,注意保持跟他们差不多,再说,衣服都没破: 穿个十几二十年,也很正常。省下买衣服的钱,能做很多事。” “帮人还要考虑到被帮者的尊严,如果像一个施舍者,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尊重,也 容易带来心理上的伤害。应该清楚大家都是平等的,只定因为不同的原因,造成了不同 的境遇。”正是在这样平等扶助的基础上,赫老师帮助的人大多都建立起了自强自立的 观念,在接受帮助的同时,努力自助,并在走出困境的同时,懂得用爱心来救助更多的 人。 2010年10月18日05:07京华时报
西方故事 一位老太太有意救助街头的那些失业者,于是请他们帮 助把房屋旁边的一堆砖头搬到房屋后面。又一次,她让另一 拨儿需要救助的人再将砖头搬回原来的地方。每一次,她都 付给他们报酬。老太太并没有收获什么,但对被救助对象而 言,他们得到的这些钱是因为自己付出了劳动,劳动让他们 感受到了应有的尊严
四、社会救助的功能 ■1、社会救助是稳定社会的一个重要手段 ■2、社会救助是劳动力再生产的一个重要条件 ■3、社会救助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方面
四、社会救助的功能 ◼ 1、社会救助是稳定社会的一个重要手段 ◼ 2、社会救助是劳动力再生产的一个重要条件 ◼ 3、社会救助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