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土的组成与基本性质 土的组成 土一般由土颗粒(固相)、水(液相)和空气(气相)三部分组成
三.土的组成与基本性质 ◼ 土的组成 土一般由土颗粒(固相)、水(液相)和空气(气相)三部分组成
土的基本性质 土的天然密度(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主的十密度(土的固体颗粒质量与总体积的比值) 土的天然含水量(土中水的质量与固体颗粒质量之比的 百分率) 土的孔隙比(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的固体体积的比值) 土的孔隙率(土的孔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的百分率) 土的可松性(天然土经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 虽经振动夯实,仍然不能完全复原一一可松性系数K。、K′。) 土的透水性(水流通过土中孔隙的难易程度)
◼ 土的基本性质 ◼ 土的天然密度(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 土的干密度 (土的固体颗粒质量与总体积的比值) ◼ 土的天然含水量(土中水的质量与固体颗粒质量之比的 百分率 ) ◼ 土的孔隙比(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的固体体积的比值) ◼ 土的孔隙率(土的孔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的百分率) ◼ 土的可松性(天然土经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 虽经振动夯实,仍然不能完全复原--可松性系数 Ks、K / s ) ◼ 土的透水性(水流通过土中孔隙的难易程度 )
2.1.2.土方量的计算 ■基坑、基槽土方量的计算 ■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
2.1.2.土方量的计算 ◼ 基坑、基槽土方量的计算 ◼ 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
基坑、基槽土方量的计算 ■基坑士方量的计算 H V=(A+4A+A) ■基槽土方量的计算 V1==(A+4A0+A)
一.基坑、基槽土方量的计算 ◼ 基坑土方量的计算 ◼ 基槽土方量的计算 ( 4 ) 6 V = H A1+ A0 + A2 ( 4 ) 6 1 0 2 1 1 A A A L V = + +
二.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 计算步骤 划分方格网 ■在方格网上标注填挖高度 计算方格网的零点位置 计算方格网中各方格的土方量 ■计算边坡土方量 ■计算土方总量
二.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 ◼ 计算步骤 ◼ 划分方格网 ◼ 在方格网上标注填挖高度 ◼ 计算方格网的零点位置 ◼ 计算方格网中各方格的土方量 ◼ 计算边坡土方量 ◼ 计算土方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