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绝对优势说的数学解释 国际分工前 国际分工后 X产品 Y产品 X产品 Y产品 劳动日产量劳动日产量劳动日产量劳动日产量(吨) 甲国1 33 0 乙国2 3 033 世界3 2 2 33 3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教学幻灯片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教学幻灯片 (三)绝对优势说的数学解释 国际分工前 国际分工后 ◼ X产品 Y产品 X产品 Y产品 ◼ 劳动日 产量 劳动日 产量 劳动日 产量 劳动日 产量(吨) ◼甲国 1 1 2 1 3 3 0 0 ◼乙国 2 1 1 1 0 0 3 3 ◼世界 3 2 3 2 3 3 3 3
(四)对绝对优势说的评价 1.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的评价 亚当斯密绝对优势说的存在有一个必要的假设,即一国要想 参与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以上产品在生产上与交易伙 伴相比处于劳动生产率绝对高、或生产所消耗的劳动处于绝对低 的地位上,否则该国就不具备参与国际分工的条件,或者在国际 贸易中就没有任何利益而只有伤害,这一点过于绝对,不符合实 际情况。 2.亚当·斯密强调劳动价值论 亚当斯密强调劳动价值论,但没有说明产品交换的内在等价 要求是什么。同时,他认为分工引起交换,而不承认交换是生产 力发展的结果;认为自然条件是决定因素,不承认生产力是决定 因素,自然条件是第二位的;分工对所有参加者都有利,强调自 由贸易政策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教学幻灯片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教学幻灯片 (四)对绝对优势说的评价 1.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的评价 ◼ 亚当·斯密绝对优势说的存在有一个必要的假设,即一国要想 参与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以上产品在生产上与交易伙 伴相比处于劳动生产率绝对高、或生产所消耗的劳动处于绝对低 的地位上,否则该国就不具备参与国际分工的条件,或者在国际 贸易中就没有任何利益而只有伤害,这一点过于绝对,不符合实 际情况。 ◼ 2.亚当·斯密强调劳动价值论 ◼ 亚当·斯密强调劳动价值论,但没有说明产品交换的内在等价 要求是什么。同时,他认为分工引起交换,而不承认交换是生产 力发展的结果;认为自然条件是决定因素,不承认生产力是决定 因素,自然条件是第二位的;分工对所有参加者都有利,强调自 由贸易政策
二、比较优势说 (一)比较优势说产生的背景 二)比较优势说的假设条件 (三)比较优势说的基本内容 (四)比较优势说的数学分析 (五)对比较优势说的评价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教学幻灯片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教学幻灯片 二、比较优势说 (一)比较优势说产生的背景 (二)比较优势说的假设条件 (三)比较优势说的基本内容 (四)比较优势说的数学分析 (五)对比较优势说的评价
(-)比较优势说产生的背景 比较优势说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托伦斯1815年在其 《论对外谷物贸易》一书中提出,后来李嘉图在其1817年出版的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对此进行了完善和发展。其目 的在于说明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 大卫李嘉图( David ricardo,1772-1823)是著名的英国 经济学家,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其主要著作有: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和《论对农业的保护》等。 在李嘉图所处的时代,资产阶级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反对封 建主义,它同无产阶级的矛盾虽已发展但还未达到十分尖锐的 程度,因而他能以较诚实的科学态度,无顾虑地探讨政治经济 学中的许多重要问题,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推向顶峰。 在国际贸易学说方面,其贡献卓著,不但提出了著名的比较成 本学说,而且就货币、汇兑、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等问题进行 了深入研究,是国际贸易学说的集大成者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教学幻灯片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教学幻灯片 (一)比较优势说产生的背景 比较优势说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托伦斯1815年在其 《论对外谷物贸易》一书中提出,后来李嘉图在其1817年出版的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对此进行了完善和发展。其目 的在于说明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是著名的英国 经济学家,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其主要著作有: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和《论对农业的保护》等。 在李嘉图所处的时代,资产阶级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反对封 建主义,它同无产阶级的矛盾虽已发展但还未达到十分尖锐的 程度,因而他能以较诚实的科学态度,无顾虑地探讨政治经济 学中的许多重要问题,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推向顶峰。 在国际贸易学说方面,其贡献卓著,不但提出了著名的比较成 本学说,而且就货币、汇兑、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等问题进行 了深入研究,是国际贸易学说的集大成者
(二)比较优势说的假设条件 1.假定贸易中只有两个国家和两种商品(X与Y商品) 2.两国在生产中使用相同的技术。 皿B.模型只假定在物物交换条件下进行 4.在两个国家中,两种商品与两种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5.在一国内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是在国际间不流动。 Ⅲ.分工前后生产成本不变 叫.不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影响国际贸易自 由进行的其它壁垒。 Ⅲ8.价值规律在市场上得到完全贯彻,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假定国际经济处于静态之中,不发生其它影响分工的经济 变化。 皿1.两国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 11.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即总的进口额等于总出口额。 在此基础上,李嘉图证明了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优势, 而不是绝对优势。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教学幻灯片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教学幻灯片 (二)比较优势说的假设条件 1.假定贸易中只有两个国家和两种商品(X与Y商品)。 2.两国在生产中使用相同的技术。 •••3.模型只假定在物物交换条件下进行。 4.在两个国家中,两种商品与两种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5.在一国内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是在国际间不流动。 •••6.分工前后生产成本不变。 •••7.不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影响国际贸易自 由进行的其它壁垒。 •••8.价值规律在市场上得到完全贯彻,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9.假定国际经济处于静态之中,不发生其它影响分工的经济 变化。 ••••10.两国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 11.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即总的进口额等于总出口额 。 在此基础上,李嘉图证明了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优势, 而不是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