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学习指导 编写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高校各专业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指法及汉字录入、 Windows XP操作系统 orie办公系列软件、因特网基本操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和掌握计算机的 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中英文录入能力、系统软件和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 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逐步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方法,能够根据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配置 计算机,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 教学,掌握 Windows、 Office等软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计算 机专业知识和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 了解电子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微型机的概况和组成。 了解计算机汉字信息处理的基础知识,掌握正确的指法,熟悉两到三种汉字输入 方法。 解中文 Windows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掌握 Windows的基本操作方法,掌 握资源管理器、控制面板、开始菜单和任务栏等的使用方法 ●理解 Windows环境下的应用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掌握 Office的基本操作 方法,并能熟练地应用到实际工作和学习中 了解因特网的基本知识,掌握网上查询信息和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使用性都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特别要加强实 践环节,多上机操作,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掌握有关软件的使用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打 下良好的基础。 3.课程适应的专业和层次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各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它安排在新生入学的第一或第二学 期学习比较合适。对于计算机专业可安排在第一学期学习 4.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为计算机课程的入门课程,它的后继课程是:《C语言程序设计》或《数据库
第一部分 学习指导 一、编写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高校各专业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指法及汉字录入、Windows XP 操作系统、 Office 办公系列软件、因特网基本操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和掌握计算机的 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中英文录入能力、系统软件和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 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逐步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方法,能够根据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配置 计算机,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 教学,掌握 Windows、Office 等软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计算 机专业知识和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 ⚫ 了解电子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微型机的概况和组成。 ⚫ 了解计算机汉字信息处理的基础知识,掌握正确的指法,熟悉两到三种汉字输入 方法。 ⚫ 理解中文 Windows 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掌握 Windows 的基本操作方法,掌 握资源管理器、控制面板、开始菜单和任务栏等的使用方法。 ⚫ 理解 Windows 环境下的应用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掌握 Office 的基本操作 方法,并能熟练地应用到实际工作和学习中。 ⚫ 了解因特网的基本知识,掌握网上查询信息和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使用性都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特别要加强实 践环节,多上机操作,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掌握有关软件的使用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打 下良好的基础。 3.课程适应的专业和层次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各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它安排在新生入学的第一或第二学 期学习比较合适。对于计算机专业可安排在第一学期学习。 4.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为计算机课程的入门课程,它的后继课程是:《C 语言程序设计》或《数据库
《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与学习指导 及应用》或《VB程序设计》。 理论教学要求 ★总体要求:使学生能快速准确的用键盘录入文字,并能掌握 Windows和 Office软件的 功能和特点、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软件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达到根据实际 需要使用计算机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 ★教学方式:采用多功能演示教学。 ★教学安排: 章次 上课上机 时间 第1章电子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4|第1-2周 第2章 指法与汉字录入 第3-4周 第3章 Windows xP操作系统 第5-7周 第4章 Word XP文字处理 第8-10周 第5章 Excel XP电子表格处理 第11-12周 Power Point XP演示文稿制作 第13周 FrontPage XP网页制作 4第14-15周 算机网络基础与 Internet的使用 第1617周 总复习 第18周 合计(节数) 说明:每2节为一讲。 第1章电子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本章主要内容】 1.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2.电子计算机的特点、用途和分类 3.电子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4.微型计算机简介 5.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6.计算机安全与计算机维护 7.多媒体计算机 【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发展、特点、应用、分类 2.了解计算机语言、计算机安全、计算机病毒、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2· 《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与学习指导 及应用》或《VB 程序设计》。 二、理论教学要求 ★ 总体要求:使学生能快速准确的用键盘录入文字,并能掌握 Windows 和 Office 软件的 功能和特点、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软件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达到根据实际 需要使用计算机。 ★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 ★ 教学方式:采用多功能演示教学。 ★ 教学安排: 章次 内 容 上课 上机 时 间 第 1 章 电子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4 4 第 1-2 周 第 2 章 指法与汉字录入 4 4 第 3-4 周 第 3 章 Windows XP 操作系统 6 6 第 5-7 周 第 4 章 Word XP 文字处理 6 6 第 8-10 周 第 5 章 Excel XP 电子表格处理 4 4 第 11-12 周 第 6 章 PowerPoint XP 演示文稿制作 2 2 第 13周 第 7 章 FrontPage XP 网页制作 4 4 第 14-15 周 第 8 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 Internet的使用 4 4 第 16-17 周 总复习 2 2 第 18周 合 计(节数) 36 36 说明:每 2 节为一讲。 第 1 章 电子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本章主要内容】 1.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2.电子计算机的特点、用途和分类 3.电子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4.微型计算机简介 5.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6.计算机安全与计算机维护 7.多媒体计算机 【本章教学目标】 1. 了解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发展、特点、应用、分类。 2.了解计算机语言、计算机安全、计算机病毒、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第一部分学习指导 3.掌握电子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微型计算机的组成部件。 4.掌握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数制系统及不同数制间的转换方法。 第一讲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第1周) 教学内容: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电子计算机的特点、用途和分类,电子计 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微型计算机简介 教学重点:电子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教学难点:电子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 教学建议:先介绍本课程的教学和考核安排。再由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谈起,注 意讲清电子计算机的概念、作用、特点、用途、分类、组成和工作原理。采取提 问式教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所讲内容中去。注意给学生指定参考资料 第二讲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与计算机的维护(第2周) 教学内容: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计算机安全与计算机维护,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重点: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教学难点: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数制转换) 教学建议: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比较抽象,可以用比喻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想象能 力,结合实例讲解计算机的日常维护。注意给学生指定参考资料。 第二章指法与汉字录入 【本章主要内容】 1.指法 2.汉字录入 【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键盘的布局 2.掌握手指的分工和盲打的方法。 3.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第一讲指法(第3周) 教学内容:键盘的组成、布局、各按键的功能,大键盘的操作方法,小键盘的操 作方法,英文录入的方法 教学重点:键盘的组成、布局、各按键的功能。 教学难点:各按键的功能。 教学建议:以微机为基础介绍微机键盘的组成、布局、常用键的功能,以演示的 方法,通过指法练习软件介绍手指的分工和英文录入的操作方法。注意给学生指 定参考资料
第一部分 学习指导 ·3· 3.掌握电子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微型计算机的组成部件。 4.掌握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数制系统及不同数制间的转换方法。 第一讲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第 1 周) ➢ 教学内容: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电子计算机的特点、用途和分类,电子计 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微型计算机简介 ➢ 教学重点:电子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 教学难点:电子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 ➢ 教学建议:先介绍本课程的教学和考核安排。再由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谈起,注 意讲清电子计算机的概念、作用、特点、用途、分类、组成和工作原理。采取提 问式教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所讲内容中去。注意给学生指定参考资料。 第二讲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与计算机的维护 (第 2 周) ➢ 教学内容: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计算机安全与计算机维护,多媒体计算机 ➢ 教学重点: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 教学难点: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数制转换) ➢ 教学建议: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比较抽象,可以用比喻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想象能 力,结合实例讲解计算机的日常维护。注意给学生指定参考资料。 第二章 指法与汉字录入 【本章主要内容】 1.指法 2.汉字录入 【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键盘的布局。 2.掌握手指的分工和盲打的方法。 3.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第一讲 指法(第 3 周) ➢ 教学内容:键盘的组成、布局、各按键的功能,大键盘的操作方法,小键盘的操 作方法,英文录入的方法。 ➢ 教学重点:键盘的组成、布局、各按键的功能。 ➢ 教学难点:各按键的功能。 ➢ 教学建议:以微机为基础介绍微机键盘的组成、布局、常用键的功能,以演示的 方法,通过指法练习软件介绍手指的分工和英文录入的操作方法。注意给学生指 定参考资料
《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与学习指 第二讲汉字录入(第4周) 教学内容:简介拼音输入法,详细介绍五笔字型输入法 教学重点:五笔字型输入法。 教学难点:五笔字型输入法。 教学建议:通过五笔字型输入法练习软件,讲解五笔字型输入法的要点:组字规 律,并讲解练习汉字录入的方法。注意给学生指定参考资料 第3章 Windows XP操作系统 【本章主要内容】 1. Windows xp概述 2. Windows XP的安装、启动与退出 3. Windows Xp的桌面系统 4.附件工具 5.磁盘管理 6.软硬件安装和用户管理 7.使用多媒体 8.工作环境设置 【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 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特性、图形界面、系统环境设置。 2.掌握 Windows Xp的桌面、窗口、磁盘、文件及文件夹的概念及基本操作 3.学会通过 Windows XP管理磁盘、安装软硬件的方法 第一讲 Windows基础(第5周) 教学内容: Windows xp概述, Windows xp的安装、启动与退出, Windows XP的 桌面系统 教学重点: Windows XP桌面的组成与操作,“开始”菜单的组成与操作,窗口 对话框、菜单的组成与操作。 教学难点:窗口、对话框、菜单的组成与操作。 教学建议:通过演示的方法讲解 Windows的基础知识,按照“操作要求”→“实 现方法”→“注意事项”等步骤讲解各种操作。注意给学生指定参考资料,如 《 Windows XP操作手册》、《 Windows XP注册表》等等 第二讲资源管理器(第6周) 教学內容:资源管理器的打开、关闭、使用,学会对磁盘、文件夹、文件的操 作,包括建立、打开、改名、改属性、选择、复制、删除、移动、恢复删除等
·4· 《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与学习指导 第二讲 汉字录入(第 4 周) ➢ 教学内容:简介拼音输入法,详细介绍五笔字型输入法。 ➢ 教学重点:五笔字型输入法。 ➢ 教学难点:五笔字型输入法。 ➢ 教学建议:通过五笔字型输入法练习软件,讲解五笔字型输入法的要点:组字规 律,并讲解练习汉字录入的方法。注意给学生指定参考资料。 第 3 章 Windows XP 操作系统 【本章主要内容】 1.Windows XP 概述 2.Windows XP 的安装、启动与退出 3.Windows XP 的桌面系统 4.附件工具 5.磁盘管理 6.软硬件安装和用户管理 7.使用多媒体 8.工作环境设置 【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 Windows XP 操作系统的特性、图形界面、系统环境设置。 2.掌握 Windows XP 的桌面、窗口、磁盘、文件及文件夹的概念及基本操作。 3.学会通过 Windows XP 管理磁盘、安装软硬件的方法。 第一讲 Windows 基础(第 5 周) ➢ 教学内容: Windows XP 概述,Windows XP 的安装、启动与退出,Windows XP 的 桌面系统。 ➢ 教学重点:Windows XP 桌面的组成与操作,“开始”菜单的组成与操作,窗口、 对话框、菜单的组成与操作。 ➢ 教学难点:窗口、对话框、菜单的组成与操作。 ➢ 教学建议:通过演示的方法讲解 Windows 的基础知识,按照“操作要求”→“实 现方法”→“注意事项”等步骤讲解各种操作。注意给学生指定参考资料,如 《Windows XP 操作手册》、《Windows XP 注册表》等等。 第二讲 资源管理器(第 6 周) ➢ 教学内容:资源管理器的打开、关闭、使用,学会对磁盘、文件夹、文件的操 作,包括建立、打开、改名、改属性、选择、复制、删除、移动、恢复删除等
第一部分学习指导 教学重点:对文件夹、文件的操作。 教学难点:文件夹的概念与操作。 教学建议:从实用角度讲解资源管理器的功能和操作。采用演示教学方法、或让 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演示回答,老师进行补充。 第三讲控制面板及其他(第7周 教学内容:软硬件安装和用户管理,使用多媒体,工作环境设置等等 教学重点:工作环境设置 教学难点:多媒体使用。 ≯教学建议:从实用角度讲解资源管理器的功能和操作。采用演示教学方法、或让 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演示回答,老师进行补充 第4章 Word Xp文字处理 【本章主要内容】 1. Word XP简介 2.文本输入与编辑 3.文档排版 4.表格制作 5.图形处理 6.样式与模板的使用 7.Word与 Internet信息共享 8.文档打印 【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 Word XP的特性,图形处理的方法,样式与模板的使用,以及Word与 Internet的信息共享 2.掌握文本输入、编辑、排版、打印的方法,表格制作的方法。 3.学会利用 Word XP对文档的操作,图形的操作,表格的制作,图形与文字的混 排 第一讲word基础与文档编辑、排版(第8周 教学内容: Word XP的功能、启动、退出、视图方式:文本输入与编辑:文档排 版,包括设置字符格式设置、段落格式设置、添加边框底纹、项目符号、创建页 眉页脚、分栏排版。 教学重点:文档的编辑与排版 >教学难点:文档的排版
第一部分 学习指导 ·5· 等。 ➢ 教学重点:对文件夹、文件的操作。 ➢ 教学难点:文件夹的概念与操作。 ➢ 教学建议:从实用角度讲解资源管理器的功能和操作。采用演示教学方法、或让 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演示回答,老师进行补充。 第三讲 控制面板及其他(第 7 周) ➢ 教学内容:软硬件安装和用户管理,使用多媒体,工作环境设置等等。 ➢ 教学重点:工作环境设置。 ➢ 教学难点:多媒体使用。 ➢ 教学建议:从实用角度讲解资源管理器的功能和操作。采用演示教学方法、或让 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演示回答,老师进行补充。 第 4 章 Word XP 文字处理 【本章主要内容】 1.Word XP 简介 2.文本输入与编辑 3.文档排版 4.表格制作 5.图形处理 6.样式与模板的使用 7.Word 与 Internet 信息共享 8.文档打印 【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 Word XP 的特性,图形处理的方法,样式与模板的使用,以及 Word 与 Internet 的信息共享。 2.掌握文本输入、编辑、排版、打印的方法,表格制作的方法。 3.学会利用 Word XP 对文档的操作,图形的操作,表格的制作,图形与文字的混 排。 第一讲 Word 基础与文档编辑、排版(第 8 周) ➢ 教学内容: Word XP 的功能、启动、退出、视图方式;文本输入与编辑;文档排 版,包括设置字符格式设置、段落格式设置、添加边框底纹、项目符号、创建页 眉页脚、分栏排版。 ➢ 教学重点:文档的编辑与排版。 ➢ 教学难点:文档的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