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八年级语文 、积累与运用(40分) 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有误的一组是()(2分) A:狡黠(xid)前眺(tido)俯首(fu)前瞻(zhan) B:商贾(gu)隘口(ai)荒冢( zhong)粗犷( kuang) C:尴尬(ga)徘徊(huai)龌龊(chuo)扼守(e) D:羁绊(j)流杵(ch)静谧(mi)鸿鹄(hu) 2.下列成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2分) A:丑态必露虚怀若谷捉襟见肘轻而易举 B:当人不让煞有介事劳师动众想入霏霏 C:堂而皇之顾影自怜暄嚣一时魂牵梦萦 D:面目全非正襟危坐。心无旁骛略施小计 3.下列解释无误的一项()(2分) A:盆中歃血(涂抹血),对天立誓:“借书不还,天打雷劈。”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居住),乃记之而去 C: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要去的地方经过居延) D: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重提,再说)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场车祸突如其来,张丽莉奋不顾身,勇救学生,贏得了“最美女教师”称号。 B.不一会儿,妈妈就把脏乱不堪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齐,简直是妙手回春 C.做学问一定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即对每个问题都追根究底,吹毛求疵。 D.上下班高峰时,拥挤的车辆常把道路堵得严严实实,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A:目前,全球用水增长速度达到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由此导致水资源 短缺状况加剧。 B:青岛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海滨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D:宽带网不仅能够游览信息,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个性化、智能化 6.下列说法有误的是()(2分) A:王之涣、王昌龄、王维、岑参、苏轼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B:《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 C:《雷雨前》的作者是现代作家茅盾。 D:《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 7.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2分) A:《天上的街市》一文,作者主要写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B:《日历》一文作者以生活中熟悉的“用日历”这件小事,揭示出人应该认真书写自己的人生, 使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 C:《声声慢》通过对深秋景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晚年生活的凄惨。 D:《浪淘沙·北戴河》作者通过写景抒情,展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歌颂了社会主义 新中国。 8.默写古文:(12分,每空1分) (1)《小石潭记》一文中,与“皆若空游无所依”相呼应的句子是 文中含蓄表达作者忧伤、凄苦心境的句子是: (2)瀚海阑干百丈冰, (3)黄沙百战穿金甲
2015 年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八年级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40 分) 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2 分) A:狡黠.(xiá) 前眺.(tiào) 俯.首(fǔ) 前瞻.(zhān) B:商贾.(gǔ) 隘.口(ài) 荒冢.(zhǒng)粗犷.(kuàng) C:尴尬.(gà) 徘徊.(huái) 龌龊.(chuò) 扼.守(è) D:羁.绊(jī) 流杵.(chǔ) 静谧.(mì) 鸿鹄.(hú) 2.下列成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2 分) A:丑态必露 虚怀若谷 捉襟见肘 轻而易举 B:当人不让 煞有介事 劳师动众 想入霏霏 C:堂而皇之 顾影自怜 暄嚣一时 魂牵梦萦 D:面目全非 正襟危坐 心无旁骛 略施小计 3.下列解释无误的一项( )(2 分) A:盆中歃.血(涂抹血),对天立誓:“借书不还,天打雷劈。”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居住),乃记之而去。 C: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要去的地方经过居延) D: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重提,再说)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一场车祸突如其来,张丽莉奋不顾身 ....,勇救学生,赢得了“最美女教师”称号。 B.不一会儿,妈妈就把脏乱不堪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齐,简直是妙手回春 ....。 C.做学问一定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即对每个问题都追根究底,吹毛求疵 ....。 D.上下班高峰时,拥挤的车辆常把道路堵得严严实实,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2 分) A:目前,全球用水增长速度达到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由此导致水资源 短缺状况加剧。 B:青岛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海滨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D:宽带网不仅能够游览信息,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个性化、 智能化。 6.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2 分) A:王之涣、王昌龄、王维、岑参、苏轼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B:《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 C:《雷雨前》的作者是现代作家茅盾。 D:《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 7.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2 分) A:《天上的街市》一文,作者主要写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B:《日历》一文作者以生活中熟悉的“用日历”这件小事,揭示出人应该认真书写自己的人生, 使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 C:《声声慢》通过对深秋景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晚年生活的凄惨。 D:《浪淘沙﹒北戴河》作者通过写景抒情,展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歌颂了社会主义 新中国。 8. 默写古文:(12 分,每空 1 分) (1)《小石潭记》一文中,与“皆若空游无所依”相呼应的句子是: , 文中含蓄表达作者忧伤、凄苦心境的句子是: , 。 (2)瀚海阑干百丈冰, 。 (3)黄沙百战穿金甲,
,巴山夜兩涨秋池 (5)卷地风来忽吹散 (6)《浪淘沙·北戴河》一文中点名主旨的句子是: 本文引用了曹操的诗篇: (7)雁过也,正伤心, 春风不度玉门关 9.某班级拟举办一个以“学会与父母交流”为主题的专栏,请你为此专栏拟一个题目,并写一段前 言。(共计4分)要求:题目新颖、形象,前言紧扣主题 (1)题目: (2)前言: 10.改写下面的画线句子,使语句连贯流畅。(4分) 片碧绿的草地就在我们的脚下,头顶是瓦蓝的天空,身旁是清澈的小溪,五彩的花朵开满的 溪边,这是多么美的意境啊! 11.下面的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3分) (1)天空中的星星在快活地眨眼睛。( (2)这个故事怎能不使我感动得流泪呢?(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2.文学常识填空。(3分) 我国古典名著中有许多足智多谋的人物形象,请写出其中一位及相关故事名称。(示例中所给人 物不可再用) 示例:书名:《三国演义》人物:诸葛亮故事:草船借箭 书名 人物 故事: 、阅读理解:(共45分) )阅读下列词,回答问题:(9分)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1)本首词是 代女词人 写的《 》(3分) (2)“绿肥红瘦”中,“绿、红”各指什么?“肥、瘦”又形容什么?(4分) (3)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文言文:(19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 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受学重问,熟不顺成?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 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 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
2 (4) ,巴山夜雨涨秋池。 (5)卷地风来忽吹散, 。 (6)《浪淘沙﹒北戴河》一文中点名主旨的句子是: , 。 本文引用了曹操的诗篇: 。 (7)雁过也,正伤心, 。 (8) ,春风不度玉门关。 9.某班级拟举办一个以“学会与父母交流”为主题的专栏,请你为此专栏拟一个题目,并写一段前 言。(共计 4 分)要求:题目新颖、形象,前言紧扣主题。 (1)题目: 。 (2)前言: 10.改写下面的画线句子,使语句连贯流畅。(4 分) 一片碧绿的草地就在我们的脚下,头顶是瓦蓝的天空,身旁是清澈的小溪,五彩的花朵开满的 溪边,这是多么美的意境啊! (1) (2) 11.下面的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3 分) (1)天空中的星星在快活地眨眼睛。( ) (2)这个故事怎能不使我感动得流泪呢?( )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12.文学常识填空。(3 分) 我国古典名著中有许多足智多谋的人物形象,请写出其中一位及相关故事名称。(示例中所给人 物不可再用) 示例:书名:《三国演义》 人物:诸葛亮 故事:草船借箭 书名: 人物: 故事: 二、阅读理解:(共 45 分) (一)阅读下列词,回答问题:(9 分)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1)本首词是 代女词人 写的《 》(3 分) (2)“绿肥红瘦”中,“绿、红”各指什么?“肥、瘦”又形容什么?(4 分) 。 (3)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 分) 。 (二)阅读文言文:(19 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 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受学重问,熟不顺成? 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 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 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
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韧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 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孔孟论学习》 1.孔子,名,字 时期 国人 学派的创始人,大 大_家。《 》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4分) 2.从原文中寻找归纳出至少四个成语。(4分) 3.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3分) (1)有为者辟若掘井 通 意思: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意思 (3)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意思: 4.翻译原文(6分)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仁人无敌于天下 5.原文中强调学习与思考的句子是 (2分) (三)现代文阅读(17分) ①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 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 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②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 ③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 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 ④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 ⑤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 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⑥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 看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都可以赚钱 ⑦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 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 五十元钱。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⑧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韧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 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孔孟论学习》 1. 孔子,名 ,字 , 时期 国人, 学派的创始人,大 家, 大 家。《 》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4 分) 2. 从原文中寻找归纳出至少四个成语。(4 分) 3.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3 分) (1)有为者辟若掘井。 “ ”通“ ”,意思: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通“ ”,意思: (3)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 ”通“ ”,意思: 4.翻译原文(6 分)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仁人无敌于天下 5.原文中强调学习与思考的句子是: (2 分) (三)现代文阅读(17 分) ①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 意, 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 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②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 ③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 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 ④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 ⑤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 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⑥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 看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都可以赚钱。 ⑦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 以“花盆土”的名义, 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 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 五十元钱。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⑧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
道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买了人字梯、水桶和抹布 办起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已由上海发 展到杭州和南京。 ⑨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 向他要一只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车票。 1、整体感知 (1)选择最恰当的一项作为小说的标题()(2分) A、偶遇 B、换票的悲剧 C、换票 D、成功与失败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2分) 2、小说描写了两个打工者的两次相遇,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4分) 第一次相遇: 第二次相遇: 3、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两个人的性格特点。(4分) 成功者: 拾破烂的人 4、品读小说⑥至⑧段,写出自己的感悟。(3分) 5、问题探究:假如当初两个打工者没有“换票”,小说的结局又会怎样呢?为什么?(2分) 三、作文(35分) 老师问:“最让你感到温暖的词语是什么?”同学们的回答丰富多彩。有的说是“真诚”,有的 说是“善良”,有的说是“爱”,有的说是“理解”还有的说是“真诚”……在这些词的背后,都隐 藏着一个个让人感动的故事 在你的心中,最让你感到温暖的词是什么?这个词语又让你产生了什么样的联想呢?请以“最 让我感到温暖的一个词”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与600字的作文, 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4 道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买了人字梯、水桶和抹布, 办起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 150 多个打工仔,业务已由上海发 展到杭州和南京。 ⑨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 向他要一只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车票。 1、整体感知: (1)选择最恰当的一项作为小说的标题( )(2 分) A、偶遇 B、换票的悲剧 C、换票 D、成功与失败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2 分) 2、小说描写了两个打工者的两次相遇,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4 分) 第一次相遇: 第二次相遇: 3、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两个人的性格特点。(4 分) 成功者: 拾破烂的人: 4、品读小说⑥至⑧段,写出自己的感悟。(3 分) 5、问题探究:假如当初两个打工者没有“换票”,小说的结局又会怎样呢?为什么?(2 分) 三、作文(35 分) 老师问:“最让你感到温暖的词语是什么?”同学们的回答丰富多彩。有的说是“真诚”,有的 说是“善良”,有的说是“爱”,有的说是“理解”还有的说是“真诚”……在这些词的背后,都隐 藏着一个个让人感动的故事。 在你的心中,最让你感到温暖的词是什么?这个词语又让你产生了什么样的联想呢?请以“最 让我感到温暖的一个词”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与 600 字的作文, 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凵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