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相互作用 DISAN ZHANG MYKONGLONG
章末小结 ■■■■■ 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 知识大迁移技法大罪讲力大提升 MYKONGLONG
专题一弹力和摩擦力的分析 1.弹力和摩擦力的对比 弹力 摩擦力 条件/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①相互接触、相互挤压@接触面粗糙③ 产生 两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方向与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大小计@弹簧弹力:胡克定律②发 算方法|生微小形变物体的弹力:-@静摩擦力:二力平衡 ②滑动摩擦力:F=μFN 力平衡 MYKONGLONG
专题一 弹力和摩擦力的分析 1.弹力和摩擦力的对比 弹力 摩擦力 产生 条件 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 ①相互接触、相互挤压②接触面粗糙③ 两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方向 与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 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大小计 算方法 ①弹簧弹力:胡克定律②发 生微小形变物体的弹力:二 力平衡 ①静摩擦力:二力平衡 ②滑动摩擦力:F=μFN
2弹力或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方法 (1)假设法。(2)结合物体运动状态判断。(3)效果法。 3.认识摩擦力的“四个不一定” (1)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静止,受滑动摩擦力的 物体不一定运动。 (2)静摩擦力不一定比滑动摩擦力小 (3)摩擦力不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 向相同,甚至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4)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还可以是动力 MYKONGLONG
2.弹力或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方法 (1)假设法。(2)结合物体运动状态判断。(3)效果法。 3.认识摩擦力的“四个不一定” (1)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静止,受滑动摩擦力的 物体不一定运动。 (2)静摩擦力不一定比滑动摩擦力小。 (3)摩擦力不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 向相同,甚至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4)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还可以是动力
「例1把一重力为G的物体用 水平推力F=k(k为恒量,t为时间)压 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的墙上,如图图3-1 3-1所示。从=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随时间变 化关系是图3-2中的 图3-2 MYKONGLONG
[例1] 把一重力为G的物体用一 水平推力F=kt(k为恒量,t为时间)压 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的墙上,如图 3-1所示。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f随时间t的变 化关系是图3-2中的 ( ) 图3-1 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