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所选用的材料都要求有较高的强度?答: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出现各种预应力损失,为了在扣除预应力损失后,仍然能使混凝士建立起较高的预应力值,需采用较高的张拉应力,因此预应力钢筋必须采用高强钢筋(丝)。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只有采用较高强度的混凝十,才能建立起较高的预压应力,并可减少构件截面尺寸,减轻结构自重。对先张法构件,采用较高强度的混凝士可以提高黏结强度:对后张法构件,则可承受构件端部强大的预压力。巨
Ø 为什么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所选用的材料都要求 有较高的强度? 答: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由 于种种原因会出现各种预应力损失,为了在扣除预应力 损失后,仍然能使混凝土建立起较高的预应力值,需采 用较高的张拉应力,因此预应力钢筋必须采用高强钢筋 (丝)。 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只有采用较高强度的混凝 土,才能建立起较高的预压应力,并可减少构件截面尺 寸,减轻结构自重。对先张法构件,采用较高强度的混 凝土可以提高黏结强度;对后张法构件,则可承受构件 端部强大的预压力。 返回
什么是张拉控制应力?为何不能取得太高,也不能取得太低?答:张拉控制应力是指张拉预应力钢筋时所控制的最大应力值,其值为张拉设备所控制的总的张拉力除以预应力钢筋面积的到的应力值。从充分发挥预应力优点的角度考虑,张拉控制应力应尽可能地定得高一些,张拉控制应力定得高,形成的有效压应力高,构件的抗裂性能好,用可以节约钢材,但如果控制应力过高,会有构件的延性较差、对后张法构件有可能造成端部混凝土局部受压破坏、预应力损失增大等缺点。张拉控制应力也不能定过低,它应有下限值。否则预应力钢筋在经历各种预应力损失后,对混凝士产生的预压应力过小,达不到预期的抗裂效果。派巨
Ø 什么是张拉控制应力?为何不能取得太高,也 不能取得太低? 答:张拉控制应力是指张拉预应力钢筋时所控制的最大 应力值,其值为张拉设备所控制的总的张拉力除以预应 力钢筋面积的到的应力值。从充分发挥预应力优点的角 度考虑,张拉控制应力应尽可能地定得高一些,张拉控 制应力定得高,形成的有效预压应力高,构件的抗裂性 能好,且可以节约钢材,但如果控制应力过高,会有构 件的延性较差、对后张法构件有可能造成端部混凝土局 部受压破坏、预应力损失增大等缺点。张拉控制应力也 不能定过低,它应有下限值。否则预应力钢筋在经历各 种预应力损失后,对混凝土产生的预压应力过小,达不 到预期的抗裂效果。 返回
预应力损失有哪些?是由什么原因产生的?答:钢筋得张拉控制应力,从开始张拉至构件使用,由于张拉工艺和材料特性等原因将不断降低,这种预应力降低的现象称为预应力损失。预应力损失包括以下六项1)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n;2)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之间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α2;3)混凝土加热养护时,受张拉的钢筋与承受拉力的设备之间温差引起的损失α3;4)钢筋应力松弛的引起的预应力损失α14;5)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015;6)环形构件预应力钢筋钢筋挤压混凝土引起的预应力损失16°饭巨
Ø预应力损失有哪些?是由什么原因产生的? 答:钢筋得张拉控制应力,从开始张拉至构件使用,由 于张拉工艺和材料特性等原因将不断降低,这种预应力 降低的现象称为预应力损失。预应力损失包括以下六项: 1)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1 ;2)预 应力钢筋与孔道壁之间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2 ;3) 混凝土加热养护时,受张拉的钢筋与承受拉力的设备之 间温差引起的损失σl3 ;4)钢筋应力松弛的引起的预应 力损失σl4 ;5)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σl5 ;6)环形构件预应力钢筋钢筋挤压混凝土引起的预 应力损失σl6。 返回
如何减少各项预应力的损失值?答:1)减少α的措施有:①选择变形小或预应力钢筋内缩小的锚具,尽量减少垫板数:②对先张法构件,选择长台座。2)减少,的措施有:①对较长的构件可在两端进行张拉;②采用超张拉。3、减少3的措施有:①采用二次升温养护;②在钢模上张拉预应力钢筋。4)减少α,的措施有:①采用超张拉可使应力松弛损失有所降低。5)减少s的措施有:①采用高标号水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②采用级配良好的骨料,加强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③加强养护,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控制混凝土应力pc,要求pe/fα≤0.5,以防止发生非线性徐变。派
Ø如何减少各项预应力的损失值? 答:1)减少σl1的措施有:①选择变形小或预应力 钢筋内缩小的锚具,尽量减少垫板数;②对先张法 构件,选择长台座。2)减少σl2的措施有:① 对较 长的构件可在两端进行张拉; ②采用超张拉。 3、 减少σl3的措施有:①采用二次升温养护;②在钢模 上张拉预应力钢筋。 4)减少σl4的措施有:①采用 超张拉可使应力松弛损失有所降低 。5)减少σl5的 措施有: ① 采用高标号水泥,减少水泥用量,降 低水灰比; ② 采用级配良好的骨料,加强振捣, 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③ 加强养护,以减少混凝 土的收缩;④控制混凝土应力σ pc,要求 , 以防止发生非线性徐变。 返回 s pc f cu ¢ £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