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总结与巩固 1.小结 本章主要阐述园艺植物的繁殖习性、品种类型和育种特点,在遗传体系中 紧殖方式和授粉习性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因此,从事 艺植物育种必须研究各 类园艺植物的繁殖习性和特点,以便选择相应的育种策略、方法和程序。 2.考核知识点 2.1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22繁殖及授粉习性对遗传变异的影响 2.3品种的类型及选育特点 3思考题 1为什么有相当多的园艺植物在自然环境下用种子繁殖而在人工栽培时却 用营养繁殖? 2.试比较自花授粉、常自花授粉、自由授粉、异花授粉习性之间的差异及 其在生物学上的利弊得失。 了解育种对象的授粉习性有什么实践意义?如何客 观地研究植物 授粉习性 教 3品种可以从遗传组成上划分成哪些类型?不同类型的品种在繁有中如何 保持优、适、齐、稳、特等基本属性? 程 教学 通过理论与实验教学,参观实物等,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 记 21
21 教 学 过 程 三、总结与巩固 1.小结 本章主要阐述园艺植物的繁殖习性、品种类型和育种特点,在遗传体系中 繁殖方式和授粉习性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因此,从事园艺植物育种必须研究各 类园艺植物的繁殖习性和特点,以便选择相应的育种策略、方法和程序。 2.考核知识点 2.1 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2.2 繁殖及授粉习性对遗传变异的影响 2.3 品种的类型及选育特点 3.思考题 1.为什么有相当多的园艺植物在自然环境下用种子繁殖而在人工栽培时却 用营养繁殖? 2.试比较自花授粉、常自花授粉、自由授粉、异花授粉习性之间的差异及 其在生物学上的利弊得失。了解育种对象的授粉习性有什么实践意义?如何客 观地研究植物的授粉习性? 3.品种可以从遗传组成上划分成哪些类型?不同类型的品种在繁育中如何 保持优、适、齐、稳、特等基本属性? 教 学 后 记 通过理论与实验教学,参观实物等,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
章 第三章育种对象和目标 课时 2 通过课堂及户外教学,使学生了解选择育种对象的主要依据以及园艺 教学 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形状,并能正确制定育种目标,为后续章节学习打下 目的 基础。 1选择育种对象的主要依据 教学 2.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 重点 3.制定育种目标的主要根据和原则 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 教学 难点 相关素材(参考资料、指导学生阅读材料等): 材:《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第二版),景士西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 07年 主要参考书目: 1.《园艺植物育种技术》,周俊国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社,2006年 2.《园艺植物育种学》,曹家树编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 3.《遗传学》,王亚馥、戴灼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22 章 第三章 育种对象和目标 课时 2 节 教学 目的 通过课堂及户外教学,使学生了解选择育种对象的主要依据以及园艺 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形状,并能正确制定育种目标,为后续章节学习打下 基础。 教学 重点 1.选择育种对象的主要依据 2.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 3.制定育种目标的主要根据和原则 教学 难点 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 相关素材(参考资料、指导学生阅读材料等): 教材:《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第二版),景士西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 07 年 主要参考书目: 1.《园艺植物育种技术》,周俊国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社,2006 年 2.《园艺植物育种学》,曹家树编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年 3.《遗传学》,王亚馥、戴灼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
敦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 一、 引言 园艺植物种类繁多,育种对象从草本的蔬菜、花卉到木本的果树、观赏树 木等:育种日标涉及以名 系列目标性状。选择育种对象和策划育种目标是育种初期两个密切相关的重要 环节。 下面我门介绍洗轻育种对象的主要依据 教学内容正文 (含讲课内容、提问设计、课堂练习等) 第一节选择育种对象的主要依据 一、国内外市场需求 二、选择重要性状最接近有种意向的种类 三、育种植物的遗传可塑性 遗传可塑性是指植物的遗传特性发生适应性变异的潜在可能性 不同种类的适应性变异的程度和进化的历程都差异很大。低速进化如有 教 “活化石”之称的银杏、水杉等经历亿年沧桑,至今仍变异寥寥:中速进化构 成一个新种平均约需25万代:高速进化约需1000代。 第二节设施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 一、产量 产量通常指单位面积获得产品的重量(或数量),产量的提高直接决定于 程 产量构成因素的协调增长 叶菜类单产=单株平均重×单位面积株数X收获指数 收获指数即净菜率,等于单株平均净重除以单株平均毛重 而前者是叶球平均叶片数和平均单叶重的乘积。 果菜类单产=单位面积合理密植株数×平均单株花数×结果率×平均单 果重 葡萄单产=单位面积合理密植株数×单株平均产量 后者又决定于单株平均总枝数、结果枝比例、果枝平均果穗数、单穗平均 重。 理论上单位面积产量等于这些构成因素的乘积,各构成因素间往往相互制 约,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难以同步增长,育种中要注意主次。 有时早期产量是比总产量更为重要的选择指标。 对于多年生的果树和花木来说还应该注意到初花、初果年龄,早年丰产性 以及开花结果的大小年问题。 23
23 教 学 过 程 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 一、引言 园艺植物种类繁多,育种对象从草本的蔬菜、花卉到木本的果树、观赏树 木等;育种目标涉及以各种器官作为产品的产量、品质、熟期,以植株整体或 群体作为种植对象的株型、株态及对诸多环境胁迫因素和病虫害的抗耐性等一 系列目标性状。选择育种对象和策划育种目标是育种初期两个密切相关的重要 环节。 下面我们介绍选择育种对象的主要依据。 二、教学内容正文(含讲课内容、提问设计、课堂练习等) 第一节 选择育种对象的主要依据 一、国内外市场需求 二、选择重要性状最接近育种意向的种类 三、育种植物的遗传可塑性 遗传可塑性是指植物的遗传特性发生适应性变异的潜在可能性。 不同种类的适应性变异的程度和进化的历程都差异很大。低速进化如有 “活化石”之称的银杏、水杉等经历亿年沧桑,至今仍变异寥寥;中速进化构 成一个新种平均约需 25 万代;高速进化约需 1000 代。 第二节 设施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 一、产量 产量通常指单位面积获得产品的重量(或数量),产量的提高直接决定于 产量构成因素的协调增长。 叶菜类单产=单株平均重×单位面积株数×收获指数 收获指数即净菜率,等于单株平均净重除以单株平均毛重 而前者是叶球平均叶片数和平均单叶重的乘积。 果菜类单产=单位面积合理密植株数×平均单株花数×结果率×平均单 果重 葡萄单产=单位面积合理密植株数×单株平均产量 后者又决定于单株平均总枝数、结果枝比例、果枝平均果穗数、单穗平均 重。 理论上单位面积产量等于这些构成因素的乘积,各构成因素间往往相互制 约,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难以同步增长,育种中要注意主次。 有时早期产量是比总产量更为重要的选择指标。 对于多年生的果树和花木来说还应该注意到初花、初果年龄,早年丰产性 以及开花结果的大小年问题
二、品质 按产品用途和利用方式大致可分为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和贮运 ,突出的目标 是顶在现代设随植物育种中品质配新上升为此产童更为重婴 成熟期 早熟品种可以提前上市、调节淡季,售价较高,给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好 处。但是早熟品种由于生育期(或果实发育期)较短,往往产量不高,品质较 差,给经济效益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这需要结合栽培来解决。 四、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性 五、对病虫害的抗耐性 六、对设施栽培的适应性 第三节制定育种目标的主要依据和原则 一、育种目标的特点 1.育种目标的多样性 2.优质是更为突出的目标性状 3延长供应和利用时期是育种目标的重要因素 教 4.重视兼用型植物的育种 学 二、制定育种目标的主要根据 过 1.客观需要 2主观条件(主要是育种单位或育种者本身所具备的条件) 3.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竞争优势 三、制定育种目标应妥普处理的几个关系 1.需要与可能 2.当前与长远(机械采收-加工适应性) 3.目标性状和非目标性状 4.育种目标和组成性状的具体指标 5育种目标的相对集中、稳定和实施中必要的充实和调整
24 教 学 过 程 二、品质 按产品用途和利用方式大致可分为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和贮运 品质。在现代设施植物育种中品质已逐渐上升为比产量更为重要、突出的目标 性状。 三、成熟期 早熟品种可以提前上市、调节淡季,售价较高,给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好 处。但是早熟品种由于生育期(或果实发育期)较短,往往产量不高,品质较 差,给经济效益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这需要结合栽培来解决。 四、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性 五、对病虫害的抗耐性 六、对设施栽培的适应性 第三节 制定育种目标的主要依据和原则 一、育种目标的特点 1.育种目标的多样性 2.优质是更为突出的目标性状 3.延长供应和利用时期是育种目标的重要因素 4.重视兼用型植物的育种 二、制定育种目标的主要根据 1.客观需要 2.主观条件(主要是育种单位或育种者本身所具备的条件) 3.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竞争优势 三、制定育种目标应妥善处理的几个关系 1.需要与可能 2.当前与长远(机械采收-加工适应性) 3.目标性状和非目标性状 4.育种目标和组成性状的具体指标 5.育种目标的相对集中、稳定和实施中必要的充实和调整
三、总结与巩固 1小结 本章主要阐述育种对象(草本的蔬菜、花卉到木本的果树、观赏树木等) 育种目标(涉及以各种器官作为产品的产量、品质、熟期,以植株整体或群体 作为种植对象的株型、株态及对诸多环境胁迫因素和病虫害的抗耐性等一系列 目标性状),并据此来指导育种实践。 2.考核知识点 2.1育种对象 2.2育种目标 2.3制定育种目标的主要依据和原则 程 教学 后 通过理论与实验教学,参观实物等,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 记 25
25 教 学 过 程 三、总结与巩固 1.小结 本章主要阐述育种对象(草本的蔬菜、花卉到木本的果树、观赏树木等)、 育种目标(涉及以各种器官作为产品的产量、品质、熟期,以植株整体或群体 作为种植对象的株型、株态及对诸多环境胁迫因素和病虫害的抗耐性等一系列 目标性状),并据此来指导育种实践。 2.考核知识点 2.1 育种对象 2.2 育种目标 2.3 制定育种目标的主要依据和原则 教 学 后 记 通过理论与实验教学,参观实物等,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