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1五年中考真题汇编:《湖心亭看雪》 2007年中考《湖心亭看雪》试题 2007湖南永州 (三)阅读下列诗文,完成20~24题(13分)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自。湖上影子,惟长堤 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 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西湖 袁宏道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 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 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1.用“|”划分下列一句的朗读节奏。(2分)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22.试简要分析“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3分
2007-2011 五年中考真题汇编:《湖心亭看雪》 2007 年中考《湖心亭看雪》试题 2007 湖南永州 (三)阅读下列诗文,完成 20~24 题(13 分)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 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 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西湖 袁宏道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 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 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 分)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1.用“︱”划分下列一句的朗读节奏。(2 分) 此 时 欲 下 一 语 描 写 不 得。 22.试简要分析“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3 分)
23.《湖心亭看雪》写的是雪后的西湖,《西湖》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试比较两篇文章写景 方法的不同。(2分) 24.《湖心亭看雪》和《江雪》都描写了雪景和人的活动,但所表达的感情完全不同,请简 要分析。(2分) 参考答案 20.(4分,每句2分)(1)(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 一体,白茫茫一片。(2)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21.(2分)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22.(3分,每点1分,语意相近即可)①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②充分展示出作 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③暗示作者的“痴”(或“不同常人 为下文作伏笔 23.(2分)醐胡心亭看雪》用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写景嗒答出“白描”即可) (1分);《西湖》用生动的比喻写景(1分)。 24.(2分)《湖心亭看雪》表达的是作者清高自赏和淡淡的愁绪(1分);《江雪》 表达的是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1分)。(语意相近即可) 2007威海市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14题。(4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往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天与云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 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 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3.写景是游记的重点,试用自己的话将湖中雪景描绘出来。(2分) 14.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2分) 参考答案 (共4分)13.示例:平静的湖面上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站在船头,向远处望去,高 处的天与云,远处的山和水,浑然一体,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如果立在岸上,湖上能看得比 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我的一叶小舟及船上的两
23.《湖心亭看雪》写的是雪后的西湖,《西湖》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试比较两篇文章写景 方法的不同。(2 分) 24.《湖心亭看雪》和《江雪》都描写了雪景和人的活动,但所表达的感情完全不同,请简 要分析。(2 分) 参考答案: 20.(4 分,每句 2 分)(1)(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 一体,白茫茫一片。(2)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21.(2 分)此 时︱欲 下 一 语 描 写︱不 得。 22.(3 分,每点 1 分,语意相近即可)①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②充分展示出作 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③暗示作者的“痴”(或“不同常人”), 为下文作伏笔。 23.(2 分)《湖心亭看雪》用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写景(答出“白描”即可) (1 分);《西湖》用生动的比喻写景(1 分)。 24.(2 分)《湖心亭看雪》表达的是作者清高自赏和淡淡的愁绪(1 分);《江雪》 表达的是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1 分)。(语意相近即可) 2007 威海市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13-14 题。(4 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往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天与云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 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 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3.写景是游记的重点,试用自己的话将湖中雪景描绘出来。(2 分) 14.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2 分) 参考答案: (共 4 分)13.示例:平静的湖面上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站在船头,向远处望去,高 处的天与云,远处的山和水,浑然一体,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如果立在岸上,湖上能看得比 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我的一叶小舟及船上的两
三个人影罢了。(能全面描绘出文中所写景物1分,语句连贯通顺1分,共2分)(直接翻 译原文也可)14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意思对即 可,每点1分,共2分) 2007年达州市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620题。(14分) 【甲】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说笠翁,独钓寒江雪 【乙】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 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 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 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6、请找出下列各组加点字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是日更定莫衷一是 B、更有痴似相公者更深夜色半人家 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且焉置土石 17、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翻译: 18、【乙】文中叙写亭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答 19、(1)从【甲】诗“独钓寒江雪”和【乙】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可以 看出试问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和生活态度?(2分) 答 (2)《爱莲说》中也有含“独”字且意蕴相同的句子,请写出一句。(2分) 答 20、以上诗文都描写雪景和人物的活动,但描写手法和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下列赏 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诗用烘托的手法,景为人设,描画出一个独钓江雪的渔翁形象 B、【乙】文用白描手法,勾勒写意,使西湖奇景与游者雅趣相互映照。 C、【甲】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之感 D、【乙】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的厌世之情。 参考答案
三个人影罢了。(能全面描绘出文中所写景物 1 分,语句连贯通顺 1 分,共 2 分)(直接翻 译原文也可)14.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意思对即 可,每点 1 分,共 2 分)。 2007 年达州市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 16—20 题。(14 分) 【甲】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说笠翁,独钓寒江雪。 【乙】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 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 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 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6、请找出下列各组加点字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2 分) A、是日更定 莫衷一是 B、更有痴似相公者 更深夜色半人家 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且焉置土石 17、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翻译: 18、【乙】文中叙写亭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答: 19、(1)从【甲】诗“独钓寒江雪”和【乙】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可以 看出试问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和生活态度?(2 分) 答: (2)《爱莲说》中也有含“独”字且意蕴相同的句子,请写出一句。(2 分) 答: 20、以上诗文都描写雪景和人物的活动,但描写手法和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下列赏 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甲】诗用烘托的手法,景为人设,描画出一个独钓江雪的渔翁形象。 B、【乙】文用白描手法,勾勒写意,使西湖奇景与游者雅趣相互映照。 C、【甲】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之感。 D、【乙】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的厌世之情。 参考答案:
16、D;17、译文:大雪下了三天,湖中人和鸟的声音都消失了。(必须直译):18、运 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和豪爽之情。19、(1)诗、文中的两 个“独”字,都表现处作者独立独行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2)、晋陶渊明独 爱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0、D。 2008年中考《湖心亭看雪》试题 2008年常德市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8-22题。 (甲)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 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满井游记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馩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 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 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始 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2)是日,更定矣 (3)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 (4)而此地适与余近 19、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2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C.如倩女之醴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2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4分)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6、D;17、译文:大雪下了三天,湖中人和鸟的声音都消失了。(必须直译);18、运 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和豪爽之情。19、(1)诗、文中的两 个“独”字,都表现处作者独立独行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2)、晋陶渊明独 爱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0、D。 2008 年中考《湖心亭看雪》试题 2008 年常德市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 18-22 题。 (甲)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 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满井游记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 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 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始, 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2)是.日,更定矣 (3)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 (4)而此地适.与余近 19、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2 分) A. 湖中人/鸟声俱绝 B.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C.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2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4 分)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21、这两篇写景散文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甲文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的 特点:乙文则表现了满井早春 的特点。(2分) 22、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这两篇文章中分别读出 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 参考答案 18.(1)客居(2)这(3)起,兴起(4)刚好,恰巧19.A20.(1)别说相公 您痴,还有比您更痴的人。(2)这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 道有这样的变化啊。21.凝静清绝(开阔辽远、纯洁静谧、清新淡雅) 生机勃勃 (春意盎然、万物复苏、乍暖还寒)22.答案要点:甲文(1)表达了作者闲适恬静、远离 世俗的雅趣。(2)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3)表达了作者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 情怀。(4)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乙文(1)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 于山水的情怀。(2)表现作者淡泊名利,注重亲近大自然的愉悦心情。(3)表现了作者对 都市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4)表现了作者不因官小职闲而懊丧,反而庆幸自己有游乐时 间的达观个性 2010年中考《湖心亭看雪》试题 2010石狮市 (一)阅读《湖心亭看雪》,完成6-—10题。(15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 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 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课文选自《陶庵梦忆》,作者 朝代)文学家。(2分)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A.余拏一小舟( B.上下一白 C.客此( D.及下船( 8.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焉 B.而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宋无罪而攻之 是日,更定矣 问其姓氏 D.其 是进亦忧,退亦忧 其如土石何 9.翻译下列句子。(5分)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0.下列句子表达错误的一项是()(2分)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21、这两篇写景散文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甲文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 的 特点;乙文则表现了满井早春 的特点。(2 分) 22、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这两篇文章中分别读出 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 分) 参考答案: 18.(1)客居 (2)这(3)起,兴起 (4)刚好,恰巧 19.A 20.(1)别说相公 您痴,还有比您更痴的人。(2)这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 道有这样的变化啊。 21.凝静清绝(开阔辽远、纯洁静谧、清新淡雅) 生机勃勃 (春意盎然、万物复苏、乍暖还寒)22.答案要点:甲文 (1)表达了作者闲适恬静、远离 世俗的雅趣。 (2)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3)表达了作者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 情怀。(4)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 乙文(1)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 于山水的情怀。(2)表现作者淡泊名利,注重亲近大自然的愉悦心情。(3)表现了作者对 都市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4)表现了作者不因官小职闲而懊丧,反而庆幸自己有游乐时 间的达观个性。 2010 年中考《湖心亭看雪》试题 2010 石狮市 (一)阅读《湖心亭看雪》,完成 6——10 题。(15 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 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 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课文选自《陶庵梦忆》 ,作者 ,_______(朝代)文学家。(2 分)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 分) A.余拏一小舟( ) B.上下一白( ) C.客此( ) D.及下船( ) 8.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A.焉 B.而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宋无罪而攻之 是日,更定矣 问其姓氏 C.是 D.其 是进亦忧,退亦忧 其如土石何 9.翻译下列句子。(5 分) (1)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0.下列句子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