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植物界 生物的分界 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万种,但每年还有许多 新种被发现,估计生物的总数可达2000万种以上。 对这么宠大的生物类群,必须将它们分门别类进行系 统的整理,这就是分类学的任务。 1.二界分类 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将生物分为二 界: 植物界 动物界 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1735年发 表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植物界和动物界
二、植物界 生物的分界 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万种,但每年还有许多 新种被发现,估计生物的总数可达2000万种以上。 对这么宠大的生物类群,必须将它们分门别类进行系 统的整理,这就是分类学的任务。 1.二界分类 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将生物分为二 界: 植物界 动物界 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1735年发 表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植物界和动物界
二、植物界 2.三界分类 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eckel)提 出三界分类法: 原生生物界:单细胞动物、细菌、真菌、多细 胞藻类。 植物界 动物界
二、植物界 2.三界分类 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eckel)提 出三界分类法: 原生生物界:单细胞动物、细菌、真菌、多细 胞藻类。 植物界 动物界
二、植物界 3.四界分类 由美国人科帕兰(Copeland)提出。 原核生物界:包括蓝藻和细菌、放线菌、立克 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 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和单细胞的藻类。 动物界 植物界 1959年,魏泰克(R. H. Whittaker )提出。 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和原生生物界
二、植物界 3.四界分类 由美国人科帕兰(Copeland)提出。 原核生物界:包括蓝藻和细菌、放线菌、立克 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 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和单细胞的藻类。 动物界 植物界 1959年,魏泰克(R. H. Whittaker )提出。 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和原生生物界
二、植物界 4.五界分类 1969年美国学者魏泰克提出五界分类法:植物 界,动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和原核生物界 原核生物界: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蓝藻。 特点:环状DNA位于细胞质中,不具成形的细 胞核,细胞器无膜,为原核生物。细胞进行无丝 分裂。 原生生物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藻类。 特点:细胞核具核膜的单细胞生物,细胞内有 膜结构的细胞器。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二、植物界 4.五界分类 1969年美国学者魏泰克提出五界分类法:植物 界,动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和原核生物界 原核生物界: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蓝藻。 特点:环状DNA位于细胞质中,不具成形的细 胞核,细胞器无膜,为原核生物。细胞进行无丝 分裂。 原生生物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藻类。 特点:细胞核具核膜的单细胞生物,细胞内有 膜结构的细胞器。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二、植物界 真菌界:真菌,包括藻菌、子囊菌、担子菌和 半知菌等。 特点:细胞具细胞壁,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 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营腐生和寄生生 活,营养方式为分解吸收型,在食物链中为还原 者。 植物界:包括进行光合作用的多细胞植物。 特点: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 式:自养,为食物的生产者。 动物界:包括所有的多细胞动物。 特点:营养方式:异养。为食物的消费者
二、植物界 真菌界:真菌,包括藻菌、子囊菌、担子菌和 半知菌等。 特点:细胞具细胞壁,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 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营腐生和寄生生 活,营养方式为分解吸收型,在食物链中为还原 者。 植物界:包括进行光合作用的多细胞植物。 特点: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 式:自养,为食物的生产者。 动物界:包括所有的多细胞动物。 特点:营养方式:异养。为食物的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