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模块。 1982年, Internet由 ARPAnet、 MILNET等几个计算机网络合并 而成,作为 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 ARPAnet试验并奠定了 Internet 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 术问题 1983年, ARPAnet分裂为两部分: ARPAnet和纯军事用的 MILNET 该年1月,ARPA把TCP/IP协议作为 ARPAnet的标准协议,其后,人 们称呼这个以 ARPAnet为主干网的网际互联网为 Internet,TCP/IP 协议簇便在 Internet中进行研究、试验,并改进成为使用方便,效 率极好的协议簇。与此同时,局域网和其它广域网的产生和蓬勃发展 对 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 就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 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网 NSFnet。 1986年,NSF建立起了六大超级计算机中心,为了使全国的科学 家、工程师能够共享这些超级计算机设施,NSF建立了自己的基于 TCP/IP协议簇的计算机网络 NSFnet。NSF在全国建立了按地区划分 的计算机广域网,并将这些地区网络和超级计算中心相联,最后将各 超级计算中心互联起来。地区网的构成一般是由一批在地理上局限于 某一地域,在管理上隶属于某一机构或在经济上有共同利益的用户的 计算机互联而成,连接各地区网上主通信结点计算机的高速数据专线 构成了 NSFnet的主干网,这样,当一个用户的计算机与某一地区相 联以后,它除了可以使用任一超级计算中心的设施,可以同网上任 用户通信,还可以获得网络提供的大量信息和数据。这一成功使得 NSFnet于1990年6月彻底取代了 ARPAnet而成为 Internet的主干 网 2.1.3伟大的 Internet Internet的迅猛发展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下面通过一组数据来 进一步了解和认识。 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在京发布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结 《web前端开发》讲稿/河南中医学院互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htp:/abs.51 xuewen.cn
6 《Web 前端开发》讲稿 / 河南中医学院互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 / http://labs.51xueweb.cn 通信模块。 1982 年,Internet 由 ARPAnet、MILNET 等几个计算机网络合并 而成,作为 Internet 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 试验并奠定了 Internet 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 术问题。 1983年,ARPAnet分裂为两部分:ARPAnet和纯军事用的MILNET。 该年 1 月,ARPA 把 TCP/IP 协议作为 ARPAnet 的标准协议,其后,人 们称呼这个以 ARPAnet 为主干网的网际互联网为 Internet,TCP/IP 协议簇便在 Internet 中进行研究、试验,并改进成为使用方便,效 率极好的协议簇。与此同时,局域网和其它广域网的产生和蓬勃发展 对 Internet 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 就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 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网 NSFnet。 1986 年,NSF 建立起了六大超级计算机中心,为了使全国的科学 家、工程师能够共享这些超级计算机设施,NSF 建立了自己的基于 TCP/IP 协议簇的计算机网络 NSFnet。NSF 在全国建立了按地区划分 的计算机广域网,并将这些地区网络和超级计算中心相联,最后将各 超级计算中心互联起来。地区网的构成一般是由一批在地理上局限于 某一地域,在管理上隶属于某一机构或在经济上有共同利益的用户的 计算机互联而成,连接各地区网上主通信结点计算机的高速数据专线 构成了 NSFnet 的主干网,这样,当一个用户的计算机与某一地区相 联以后,它除了可以使用任一超级计算中心的设施,可以同网上任一 用户通信,还可以获得网络提供的大量信息和数据。这一成功使得 NSFnet 于 1990 年 6 月彻底取代了 ARPAnet 而成为 Internet 的主干 网。 2.1.3 伟大的 Internet Internet 的迅猛发展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下面通过一组数据来 进一步了解和认识。 2013 年 1 月 15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 第 3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结
合《报告》数据,介绍如下。 (1)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全年共计 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较2011年底提升3.8 个百分点。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4.20亿,较 上年底增加约6440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占比由上年底 的69.3%提升至74.5%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为27.6%,相比2011 年略有提升,规模达到1.56亿,比上年底增加约1960万人。70.6% 的网民通过台式电脑上网,相比上年底下降了近三个百分点。通过笔 记本电脑上网的网民比例与上年底相比略有降低,为45.9%。手机上 网的比例保持较快增速,从69.3%上升至74.5%。 (2)我国域名总数为1341万个,其中“.CN”域名总数为751 万,占比为56.0%;“.中国”域名总数为28万。中国网站总数(即 网站的域名注册者在中国境内的网站数,包括在境内接入和境外接入) 继续回升至268万个。 (3)截至2012年12月底,受访中小企业中,使用计算机办公 的比例为91.3%,使用互联网的比例为78.5%,固定宽带普及率为 71.0%,开展在线销售、在线采购的比例分别为25.3%和26.5%,利用 互联网开展营销推广活动的比例为23.0%。 (4)我国域名总数增至1341万个,相比上年底增速达到73.1%。 表3中国分类域名数 数量(个) 占域名总数比例 7,507,759 56.0% 1,834,690 NET 629,154 283,484 ORG 145,414 11,578 合计 13.412,079 100.0% 表1-1中国分类域名数(截至201212) (5)截至2012年12月,中国网站2数量为268万,全年增长 38万个,增长率为16.8%。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页数量为 1227亿个,比2011年同期增长41.7%。2012年中国单个网站的平均 网页数和单个网页的平均字节数均维持增长,显示出中国互联网上的 《web前端开发》讲稿/河南中医学院互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htp:/abs.51 xuewen.cn
7 《Web 前端开发》讲稿 / 河南中医学院互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 / http://labs.51xueweb.cn 合《报告》数据,介绍如下。 (1)截至 2012 年 12 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 5.64 亿,全年共计 新增网民 5090 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 42.1%,较 2011 年底提升 3.8 个百分点。截至 2012 年 12 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 4.20 亿,较 上年底增加约 6440 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占比由上年底 的 69.3%提升至 74.5%。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为 27.6%,相比 2011 年略有提升,规模达到 1.56 亿,比上年底增加约 1960 万人。70.6% 的网民通过台式电脑上网,相比上年底下降了近三个百分点。通过笔 记本电脑上网的网民比例与上年底相比略有降低,为 45.9%。手机上 网的比例保持较快增速,从 69.3%上升至 74.5%。 (2)我国域名总数为 1341 万个,其中“.CN”域名总数为 751 万,占比为 56.0%;“.中国”域名总数为 28 万。中国网站总数(即 网站的域名注册者在中国境内的网站数,包括在境内接入和境外接入) 继续回升至 268 万个。 (3)截至 2012 年 12 月底,受访中小企业中,使用计算机办公 的比例为 91.3%,使用互联网的比例为 78.5%,固定宽带普及率为 71.0%,开展在线销售、在线采购的比例分别为 25.3%和 26.5%,利用 互联网开展营销推广活动的比例为 23.0%。 (4)我国域名总数增至 1341 万个,相比上年底增速达到 73.1%。 (5)截至 2012 年 12 月,中国网站 2 数量为 268 万,全年增长 38 万个,增长率为 16.8%。截至 2012 年 12 月底,中国网页数量为 1227 亿个,比 2011 年同期增长 41.7%。2012 年中国单个网站的平均 网页数和单个网页的平均字节数均维持增长,显示出中国互联网上的 表 1-1 中国分类域名数(截至 2012.12)
内容更为丰富:平均网站的网页数达到约4.58万个,较上年同期增 长21.4%;平均每个网页的字节数为42KB,增长10.2%。 中国网站数量 323 300 268 150 2006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来源:CN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图1-1中国网站数量 中国网页数及其增长率 200% 161.0% 1227 108.8% 7 -50% 网页数 增长率 来源:QN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直 2012,12 图12中国网页数及增长率 2012年 增长率 网页总数 个86.5829912612521 41.77% 个 59.364.979 静态网页 占网页总数比例 68.56% 49.19% 动态网页 1个:21318163697071215 占网页总数比例 50.81% 网页长度(总字节数) KB3,313,529,625,0095,140,463,284,4475.14% 平均每个网站的网页数 45,78921.40% 平均每个网页的字节数 10.21% 表12中国网页数 《web前端开发》讲稿/河南中医学院互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htp:/abs.51 xuewen.cn
8 《Web 前端开发》讲稿 / 河南中医学院互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 / http://labs.51xueweb.cn 内容更为丰富:平均网站的网页数达到约 4.58 万个,较上年同期增 长 21.4%;平均每个网页的字节数为 42KB,增长 10.2%。 图 1-1 中国网站数量 图 1-2 中国网页数及增长率 表 1-2 中国网页数
上述的数据已经充分说明了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和对社会 的影响,更清晰地描述了网站和网页在中国的飞速发展。 Internet的伟大不仅仅在于技术的发展,而是互联网改变了人 们的生活方式、工作形态以及社会意识。 2.2协议 中文名称:协议 英文名称; protocol 定义:计算机通信网络中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所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定或规则。 应用学科:通信科技(一级学科);通信协议(二级学科) 数据来源: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2.2.ihttp 中文名称:超文本传送协议 英文名称: hypertext transport protocol Http 定义:一种详细规定了浏览器和万维网服务器之间互相通信的规则,通过因特网传 送万维网文档的数据传送协议 应用学科:通信科技(一级学科);通信协议(二级学科) 数据来源: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超文本传输协议(HTP, 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互 联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协议。所有的Web文件都必须遵守这 个标准。设计HTTP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发布和接收HTML页面 的方法。 HTTP的发展是万维网协会(WorldwideWebconsortium)和 Internet工作小组(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合作的结 果,(他们)最终发布了一系列的RFC,其中最著名的就是RFC2616 RFC2616定义了HTTP协议的普遍使用的一个版本--HTTP1.1。 我们访问网页使用的就是HTTP协议。例如访问一个网站,在浏 览器中输入网址后,浏览器会自动的把网站前面添加http://这 就说明访问该网址使用的为HTTP协议。 2.2.2FTP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是 Internet网络上两台 计算机传送文件的协议,FTP是在TCP/IP网络和 Internet上最早使 《web前端开发》讲稿/河南中医学院互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htp:/abs.51 xuewen.cn
9 《Web 前端开发》讲稿 / 河南中医学院互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 / http://labs.51xueweb.cn 上述的数据已经充分说明了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和对社会 的影响,更清晰地描述了网站和网页在中国的飞速发展。 Internet 的伟大不仅仅在于技术的发展,而是互联网改变了人 们的生活方式、工作形态以及社会意识。 2.2 协议 中文名称:协议 英文名称:protocol 定义:计算机通信网络中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所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定或规则。 应用学科: 通信科技(一级学科);通信协议(二级学科) 数据来源: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2.2.1HTTP 中文名称:超文本传送协议 英文名称:hypertext transport protocol;HTTP 定义:一种详细规定了浏览器和万维网服务器之间互相通信的规则,通过因特网传 送万维网文档的数据传送协议。 应用学科: 通信科技(一级学科);通信协议(二级学科) 数据来源: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互 联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协议。所有的 Web 文件都必须遵守这 个标准。设计 HTTP 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发布和接收 HTML 页面 的方法。 HTTP 的发展是万维网协会(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和 Internet 工作小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合作的结 果,(他们)最终发布了一系列的 RFC,其中最著名的就是 RFC 2616。 RFC 2616 定义了 HTTP 协议的普遍使用的一个版本--HTTP 1.1。 我们访问网页使用的就是 HTTP 协议。例如访问一个网站,在浏 览器中输入网址后,浏览器会自动的把网站前面添加“http://”,这 就说明访问该网址使用的为 HTTP 协议。 2.2.2FTP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是 Internet 网络上两台 计算机传送文件的协议,FTP 是在 TCP/IP 网络和 Internet 上最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