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一南水北调与可持续发展
历史沿革 •建设现状 •可持续性分析 •思考与讨论 生的
·历史沿革 ·建设现状 ·可持续性分析 ·思考与讨论
--历史沿革 卒1952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视察黄河时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 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这也是南水北调的宏伟构想首次提出。 女1978年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兴建把长江 水引到黄河以北的南水北调工程”。 女1995年12月,南水北调工程开始全面论证。 女2002年12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南水北调总体规划》 女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江苏段三潼宝工程和山东段济平干渠 工程成为南水北调东线首批开工工程
-----历史沿革 1952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视察黄河时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 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这也是南水北调的宏伟构想首次提出。 ······· 1978年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兴建把长江 水引到黄河以北的南水北调工程” 。 1995年12月,南水北调工程开始全面论证。 2002年12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南水北调总体规划》。 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江苏段三潼宝工程和山东段济平干渠 工程成为南水北调东线首批开工工程
-建设现状 卒2013年11月15日,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运行。 ->第一期工程:主要向江苏和山东两省供水。抽江规模500立方米/秒,多年 平均抽江水量89亿立方米,其中新增抽江水量39亿立方米。过黄河50立方米/秒 向胶东地区供水50立方米/秒。 女2014年12月12日,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运行。 ->根据国家安排,该期工程将向北京、天津等华北20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 县(市)提供生活、工业用水,兼顾生态和农业用水;整个项目年均调水量为95 亿立方米,其中河南省年均配额为37.7亿立方米(含刁河灌区现状用水量6亿立 方米),河北省34.7亿立方米,北京市12.4亿立方米,天津市10.2亿立方米
---建设现状 2013年11月15日,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运行。 --->第一期工程:主要向江苏和山东两省供水。抽江规模500立方米/秒,多年 平均抽江水量89亿立方米,其中新增抽江水量39亿立方米。过黄河50立方米/秒, 向胶东地区供水50立方米/秒。 2014年12月12日,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运行。 --->根据国家安排,该期工程将向北京、天津等华北20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 县(市)提供生活、工业用水,兼顾生态和农业用水;整个项目年均调水量为95 亿立方米,其中河南省年均配额为37.7亿立方米(含刁河灌区现状用水量6亿立 方米),河北省34.7亿立方米,北京市12.4亿立方米,天津市10.2亿立方米
西线工程的目标是从长江上游引水入黄河,以解决中国西北地区和华 北部分地区干旱缺水问题。该线工程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地质的 构造复杂,地震烈度大,且要修建200米左右的高坝和长达100公里 以上的隧洞,工程技术复杂,耗资巨大,现仍处于可行性研究的过程 中。 齐病 平 青岛 P济宇 复 抗州 250Km
西线工程的目标是从长江上游引水入黄河,以解决中国西北地区和华 北部分地区干旱缺水问题。该线工程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地质的 构造复杂,地震烈度大,且要修建200米左右的高坝和长达100公里 以上的隧洞,工程技术复杂,耗资巨大,现仍处于可行性研究的过程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