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例5 一,案例名称:小康社会要建设在可持续的基驰之 铅w.studytimes.com.cn2003年 四,案例内容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到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己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如果说一个社会从没有解决温饱 到解决温饱再到基本实现小成更多地是表现为一个以经济为主线的线性增长过程,那么在基本实现小康之 后,其发展之路则大不相同.因为在生存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们的需求趋于多样化和分化,也就是说,一方 面人们不再只是关注 质生 的善影响人的自我 展的其他非物质因 素也成 人 追求的目标 为更为重要的目标,如得到尊重,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更舒适的生活环境等:另一方面,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社 会群体之间需求表现出差异.因此,在基本实现小康之后,社会的发展应是一种由点到面的扩展完善,是一种在 保持协调基础上的整体性的提高。 始成一个社会不新发居的基础的要可括为四个方面即四种资产或者四种资,一是人造资产即作为人 类生产成果的物质产品,如机器,建筑,基础设施以及金融资产等二是自然资产,即各种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 的自然资源如森林,矿藏水,空气土壤等.三是人力资产,即具有一定技能,知识才智的人四是社会资产指通 过社会生活形成的人际网络,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共同的价值观等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福利的持续政善是以 这四种资产的积累和合理使用为前提的尽管有些资产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性,但这种替代是有限度的如塑 料制品在很多方面可代替树木使用但是树术的很多用途是塑料制品或其他人工产品所无法替代的因此我 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的过程中不能只重视其中某一两种资产的增加,而必须对四种资产都给予高度重视 长期以来,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们往往片面追求人造资产的增加(人造资产的增加与GDP 的增长直接联系 在一起).而忽视其他资产的积累,甚至以大量书牲其他资产为代价来换取人造资产的增加.如通过大量砍伐 原始森林开采矿藏带动GDP的增长这不仅削弱了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而且,在某些方面,直接对人们的 幅利产生了消极的形响.世界银行2000年对全球100多个国家在上个世纪的发展趋势所做的研究表明,尽智 GDP的增长有助于 一些社会福利指标如儿存活率预期命,人均摄入热量的改善但是,对于像中学入学 率,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之类的指标并未产生积极的作用,而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等指标则随着 GDP的增长而增加,森林覆盖率则下降,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与GDP的增长的相关系数为0.53.污染 排放的增如不仅导致气候变暖酸雨等问题,增加未来发展的成本,而且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和健康水平 因而直接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 我国在过去二十多年里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在增加人造资产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在增加 的人由599人上升到3611人:劳动力平均受教有年限由1981年的3年多增加到2002年的7年多:我国自 森林覆盖率由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12%上升到90年代末的16.55%.但是,不可否认,我们对人力资产,自然 资产和社会资产重视得不够,导致这三种资产的积累受到程度不同的影响,有些方面甚至遗到比较严重的制 弱.例如:在人力资产方面,我国不同地区之间教有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在1995年以后出现了差距进 步加大的趋势在自然资产方面,尽管我国耕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耕地 减少,林地流失的现象仍十分突出,由于不合理采伐,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原因,每年有150万公顷的森林变为 无林地,疏林地或灌木林地,我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有不同程度地退化,而水,大气,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加 侧的趋势也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在社会资产方面,虽然由于研究不够我们尚没有适当的指标和确切的数据米 具体描球但是人们之相互信任的缺乏社会信用的偏低乃至部分群体道萄水平的下降等都已是不争的 实这些方面的不足对今后社会发展和福利提高的制 已经开始表现出来 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扭转以往只重视增加人造资产的片面观念和微法,对四种资 的有效管理和积累要给予同样的重视否则,小康社会的目标便难以实现或者即使如期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 也难以持续下去.在此仅以小汽车进入家庭为例予以说明随着我国人均GDP由1000关元向3000关元迈
案例 5 一,案例名称:小康社会要建设在可持续的基础之上 二,案例适用:关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三,案例来源:(1)王满船 www.studytimes.com.cn 2003 年 四,案例内容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到2000 年我国人民生活已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如果说一个社会从没有解决温饱 到解决温饱再到基本实现小康,更多地是表现为一个以经济为主线的线性增长过程,那么在基本实现小康之 后,其发展之路则大不相同.因为在生存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们的需求趋于多样化和分化,也就是说,一方 面,人们不再只是关注物质生活的改善,影响人的自我发展的其他非物质因素也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甚至成 为更为重要的目标,如得到尊重,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更舒适的生活环境等;另一方面,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社 会群体之间需求表现出差异.因此,在基本实现小康之后,社会的发展应是一种由点到面的扩展完善,是一种在 保持协调基础上的整体性的提高. 构成一个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的要素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即四种资产或者四种资本.一是人造资产,即作为人 类生产成果的物质产品,如机器,建筑,基础设施以及金融资产等.二是自然资产,即各种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 的自然资源,如森林,矿藏,水,空气,土壤等.三是人力资产,即具有一定技能,知识,才智的人.四是社会资产,指通 过社会生活形成的人际网络,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共同的价值观等.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福利的持续改善是以 这四种资产的积累和合理使用为前提的.尽管有些资产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性,但这种替代是有限度的.如塑 料制品在很多方面可代替树木使用,但是,树木的很多用途是塑料制品或其他人工产品所无法替代的.因此,我 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的过程中,不能只重视其中某一两种资产的增加,而必须对四种资产都给予高度重视. 长期以来,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们往往片面追求人造资产的增加(人造资产的增加与 GDP 的增长直接联系 在一起),而忽视其他资产的积累,甚至以大量牺牲其他资产为代价来换取人造资产的增加.如通过大量砍伐 原始森林,开采矿藏带动 GDP 的增长.这不仅削弱了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而且,在某些方面,直接对人们的 福利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世界银行 2000 年对全球 100 多个国家在上个世纪的发展趋势所做的研究表明,尽管 GDP 的增长有助于一些社会福利指标(如婴儿存活率,预期寿命,人均摄入热量)的改善,但是,对于像中学入学 率,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之类的指标并未产生积极的作用,而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等指标则随着 GDP 的增长而增加,森林覆盖率则下降,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与 GDP 的增长的相关系数为 0.53.污染 排放的增加不仅导致气候变暖,酸雨等问题,增加未来发展的成本,而且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和健康水平, 因而直接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 我国在过去二十多年里,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在增加人造资产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在增加人 力资产,自然资产方面,我们的成绩也不小.例如:根据第三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的文盲和半文盲 人口比例由 1982 年的 23.5%降到 2000 年的 6.7%,减少文盲人口超过 1.5 亿;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 的人由 599 人上升到 3611 人;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由 1981 年的 3 年多增加到 2002 年的 7 年多;我国的 森林覆盖率由上个世纪 80 年代初的 12%上升到 90 年代末的 16.55%.但是,不可否认,我们对人力资产,自然 资产和社会资产重视得不够,导致这三种资产的积累受到程度不同的影响,有些方面甚至遭到比较严重的削 弱.例如:在人力资产方面,我国不同地区之间教育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在 1995 年以后出现了差距进一 步加大的趋势;在自然资产方面,尽管我国耕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耕地 减少,林地流失的现象仍十分突出,由于不合理采伐,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原因,每年有 150 万公顷的森林变为 无林地,疏林地或灌木林地,我国 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有不同程度地退化,而水,大气,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加 剧的趋势也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在社会资产方面,虽然由于研究不够我们尚没有适当的指标和确切的数据来 具体描述,但是,人们之间相互信任的缺乏,社会信用的偏低,乃至部分群体道德水平的下降等都已是不争的事 实.这些方面的不足对今后社会发展和福利提高的制约已经开始表现出来. 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扭转以往只重视增加人造资产的片面观念和做法,对四种资产 的有效管理和积累要给予同样的重视,否则,小康社会的目标便难以实现,或者即使如期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 也难以持续下去.在此仅以小汽车进入家庭为例予以说明.随着我国人均 GDP 由 1000 美元向 3000 美元迈
进,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将购买小汽车似平是一个必然的结果目前,我国的汽车保有量 约为2400万辆即每千人185铺其中小汽车不到30%如果按平均每插车每个月使用150升汽油或毕油来 粗算的话那么2400万辆车需要使用42亿 原油所加工出来的成品油由于我国11亿桶的原油年产 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因此,近年来原油进口量一路上升,2003年预计可能超过8000万吨,占国内需求量 的30%以上.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每千人150辆左右,其中小汽车占50% 以上我国是个贫油国家,己探明的石油储量只有240亿桶如果届时每辆车的汽油消耗量不能大幅下降,无论 是我们的石油资源还是经济能力(为支付进口石油的成本)显然都是难以承受的 我们并不是要因此而反对汽车进入家庭但是,作为政府管理部门,我们必须明确地意识到诸如此类的制约并 在此基上采取相应的政策指施来更好地规划小康建设的目标和步,更加注重人造资产之外的其他三 资产的积累如加大对教有培训,保健等方面的投入,提高人力资本:加强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提高整个社 会的信用,增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只有通过对四种资产的综合管理和合理利用,才能使我国的小康社会建 设在可持续的基础之上 用老与应用 如何理解在基本实现小康之后,社会的发展应是一种由点到面的扩展完善,是一种在保持协调基础上的整体 性的提高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我们如何理解和实施经济,社会,人口和生态环 境的协调发展 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结合中国实际说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及解决 办
进,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将购买小汽车似乎是一个必然的结果.目前,我国的汽车保有量 约为 2400 万辆,即每千人 18.5 辆,其中小汽车不到 30%.如果按平均每辆车每个月使用 150 升汽油或柴油来 粗算的话,那么 2400 万辆车需要使用 4.2 亿桶原油所加工出来的成品油.由于我国 11 亿桶的原油年产量远 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因此,近年来原油进口量一路上升,2003 年预计可能超过 8000 万吨,占国内需求量 的30%以上.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 2020 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每千人 150 辆左右,其中小汽车占 50% 以上.我国是个贫油国家,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只有 240 亿桶.如果届时每辆车的汽油消耗量不能大幅下降,无论 是我们的石油资源还是经济能力(为支付进口石油的成本)显然都是难以承受的. 我们并不是要因此而反对汽车进入家庭.但是,作为政府管理部门,我们必须明确地意识到诸如此类的制约,并 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更好地规划小康建设的目标和步骤,更加注重人造资产之外的其他三种 资产的积累,如加大对教育,培训,保健等方面的投入,提高人力资本;加强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提高整个社 会的信用,增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只有通过对四种资产的综合管理和合理利用,才能使我国的小康社会建 设在可持续的基础之上. 思考与应用: 如何理解在基本实现小康之后,社会的发展应是一种由点到面的扩展完善,是一种在保持协调基础上的整体 性的提高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我们如何理解和实施经济,社会,人口和生态环 境的协调发展.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结合中国实际说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及解决 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