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要求 (1)题目自拟 (2)内容包括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两宋时期南方农业、手工业和商 业发展的表现(各写一点即可).两宋时期经济的发展对于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 有何启示?(一点即可) (3)史实准确,表述成文,表达清晰流畅,字数为200字左右。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苏湖熟,天下足! 24.关于南方经济开发的作用,下面二人展开争论: 寸江南 方经济的发展 按料声 (1)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请你简单列举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表 现。 (2)你认为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 (3)结合中国正在进行的西部开发,谈谈经济开发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6页(共23页) 具体要求: (1)题目自拟。 (2)内容包括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两宋时期南方农业、手工业和商 业发展的表现(各写一点即可).两宋时期经济的发展对于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 有何启示?(一点即可) (3)史实准确,表述成文,表达清晰流畅,字数为 200 字左右。 24.关于南方经济开发的作用,下面二人展开争论: (1)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请你简单列举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表 现。 (2)你认为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 (3)结合中国正在进行的西部开发,谈谈经济开发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选择题(共15小题) 1.(2017·莒县模拟)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 A.占城稻B.玉米C.甘薯D.向日葵 【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从国外引进的农作物 【解答】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在江南推广是在宋代,不是在明朝引入中国的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占城稻的引进时间. 2.(2017°莒县模拟)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A.景德镇B.邢窑C.哥窑D.越窑 【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本题以瓷都的发展为依托,考查的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知识. 【解答】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期,北宋时期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 为著名的瓷都 故选A. 【点评】本题以瓷都的发展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有关知 识的记忆能力 3.(2017°莒县模拟)宋代时发明的新农具是() A.耧车B.筒车C.曲辕犁D.秧马 【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本题以宋代新农具的发明为依托,考查的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知识 【解答】宋朝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了北方,当时发明 第7页(共23页)
第7页(共23页)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 1.(2017•莒县模拟)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 ) A.占城稻 B.玉米 C.甘薯 D.向日葵 【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从国外引进的农作物. 【解答】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在江南推广是在宋代,不是在明朝引入中国的. 故选 A.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占城稻的引进时间. 2.(2017•莒县模拟)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 A.景德镇 B.邢窑 C.哥窑 D.越窑 【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本题以瓷都的发展为依托,考查的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知识. 【解答】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期,北宋时期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 为著名的瓷都. 故选 A. 【点评】本题以瓷都的发展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有关知 识的记忆能力. 3.(2017•莒县模拟)宋代时发明的新农具是( ) A.耧车 B.筒车 C.曲辕犁 D.秧马 【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本题以宋代新农具的发明为依托,考查的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知识. 【解答】宋朝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了北方,当时发明
的新式农具有秧马等. 故选 【点评】本题以末代新农具的发明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 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4.(2017·莒县模拟)“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答】题干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苏湖地区的粮食丰收,足于解决全国人 口的吃饭问题,据此分析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了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査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经济重心南移 的原因及影响 5.(2017莒县模拟)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 A.唐朝后期B.五代C.北宋D.南宋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史实 【解答】从唐朝中晚期由于南方战乱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 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加上南方自热条件好,政府比较重视农业和手工业,南方 的经济渐渐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故选D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本相关史实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 掌握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史实
第8页(共23页) 的新式农具有秧马等. 故选 D. 【点评】本题以宋代新农具的发明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 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4.(2017•莒县模拟)“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答】题干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苏湖地区的粮食丰收,足于解决全国人 口的吃饭问题,据此分析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了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经济重心南移 的原因及影响. 5.(2017•莒县模拟)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 ) A.唐朝后期 B.五代 C.北宋 D.南宋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史实. 【解答】从唐朝中晚期由于南方战乱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 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加上南方自热条件好,政府比较重视农业和手工业,南方 的经济渐渐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故选 D.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本相关史实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 掌握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