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诱导多倍体 ➢雌、雄核发育 ➢染色体显微操作技术 ➢染色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 ➢人工染色体
➢人工诱导多倍体 ➢雌、雄核发育 ➢染色体显微操作技术 ➢染色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 ➢人工染色体
第一节 人工诱导多倍体 ◼ 多倍体(polyploid)这个名词是由Winkler(1916年)首 先使用的,它是指每个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更多染色体组的 个体而言。染色体组成多倍性现象在高等植物中相当多,但 动物界的多倍体现象却少得多。自从60年代发现一种美洲角 蛙是一个确定的四倍体动物以来,学者们陆续在低等脊椎动 物中发现许多多倍体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 ◼ 由于多倍体动物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及抗病能力强等 特点,所以人工诱导多倍体、改善动物经济性状倍受重视
第一节 人工诱导多倍体 ◼ 多倍体(polyploid)这个名词是由Winkler(1916年)首 先使用的,它是指每个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更多染色体组的 个体而言。染色体组成多倍性现象在高等植物中相当多,但 动物界的多倍体现象却少得多。自从60年代发现一种美洲角 蛙是一个确定的四倍体动物以来,学者们陆续在低等脊椎动 物中发现许多多倍体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 ◼ 由于多倍体动物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及抗病能力强等 特点,所以人工诱导多倍体、改善动物经济性状倍受重视
一、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 生物学方法 ◼ Rasch等(1965)年首次证明了三倍体脊椎动物可以通过杂交产生,他们将雌核发 育的二倍体帆鱂(Poecilia formosa)与P.Vittate杂交,得到三倍体后裔。 ◼ 雌性草鱼(2n=48)与雄性三角鲂( 2n=48)杂交获得子一代染色体数目为72的草 鲂杂种三倍体,其中草鱼提供了二倍数目的染色体(48),三角鲂提供了单倍数目 的染色体(24)。 ◼ 异育银鲫与兴国红鲤杂交获得的复合四倍体,通过细胞方法证明其产生的原因是受 精卵发生了两性融合。 为什么种间杂交会导致第二极体不排出,从而导致多倍体产生?
一、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 生物学方法 ◼ Rasch等(1965)年首次证明了三倍体脊椎动物可以通过杂交产生,他们将雌核发 育的二倍体帆鱂(Poecilia formosa)与P.Vittate杂交,得到三倍体后裔。 ◼ 雌性草鱼(2n=48)与雄性三角鲂( 2n=48)杂交获得子一代染色体数目为72的草 鲂杂种三倍体,其中草鱼提供了二倍数目的染色体(48),三角鲂提供了单倍数目 的染色体(24)。 ◼ 异育银鲫与兴国红鲤杂交获得的复合四倍体,通过细胞方法证明其产生的原因是受 精卵发生了两性融合。 为什么种间杂交会导致第二极体不排出,从而导致多倍体产生?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 物理学方法 ◼ 温度休克法:包括冷休克法和热休克法两种,即用略高于或略低于致死温度的冷或热 休克来诱导三倍体或四倍体的方法。此法廉价、易操作,是诱导动物细胞多倍体化的 常用手段,也有利于养殖场大规模生产使用。 ◼ 水静压法:就是采用较高的水静压(65kg/cm2)来抑制第二极体的放出或第一次卵裂 产生多倍体。此种方法诱导率高(90%~100%)、处理时间短(3~5min),对受精卵 损伤小、成活率高。但该法需要专门的设备——水压机,成本较高,其样品室容量有 限,处理卵的量有限,所以不适于大规模生产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 物理学方法 ◼ 温度休克法:包括冷休克法和热休克法两种,即用略高于或略低于致死温度的冷或热 休克来诱导三倍体或四倍体的方法。此法廉价、易操作,是诱导动物细胞多倍体化的 常用手段,也有利于养殖场大规模生产使用。 ◼ 水静压法:就是采用较高的水静压(65kg/cm2)来抑制第二极体的放出或第一次卵裂 产生多倍体。此种方法诱导率高(90%~100%)、处理时间短(3~5min),对受精卵 损伤小、成活率高。但该法需要专门的设备——水压机,成本较高,其样品室容量有 限,处理卵的量有限,所以不适于大规模生产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 化学方法 ◼ 细胞松驰素B:能抑制肌动蛋白聚合成微丝,从而抑制细胞质分裂。 ◼ 秋水仙碱:可以抑制细胞分裂中纺缍丝的形成,因而抑制有丝分裂。 ◼ 其它药物:N2O 和聚乙二醇等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 化学方法 ◼ 细胞松驰素B:能抑制肌动蛋白聚合成微丝,从而抑制细胞质分裂。 ◼ 秋水仙碱:可以抑制细胞分裂中纺缍丝的形成,因而抑制有丝分裂。 ◼ 其它药物:N2O 和聚乙二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