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曾画像曾巩(09-181字子 固,建昌军南丰(今江西南丰) 人,生于仕宦之家。宋嘉祐二 年(1057年)进士,授太平州 (今安徽当涂)司法参军。不久, 入京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 熙宁初(1068年),任《英宗实 录》检讨官,后出为越州(今 浙江绍兴)通判,历任齐州(今 山东济南市)、襄州(今湖北襄 樊市)、洪州(今江西南昌市) 知州,皆有善政
曾巩(1019~1083年),字子 固,建昌军南丰(今江西南丰) 人,生于仕宦之家。宋嘉祐二 年(1057年)进士,授太平州 (今安徽当涂)司法参军。不久, 入京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 熙宁初(1068年),任《英宗实 录》检讨官,后出为越州(今 浙江绍兴)通判,历任齐州(今 山东济南市)、襄州(今湖北襄 樊市)、洪州(今江西南昌市) 知州,皆有善政 作者简介
熙宁十年(1077年)八月,以度支员外郎直龙图阁,出 任福州知州兼福建路兵马钤辖。时南剑州(今南平市) 将乐县巨盗廖恩初降,余党逃匿山林,骚扰人民。曾 巩极力招抚,自新者甚众。曾巩奏请在沿海要隘增设 巡检,以资防卫。福州佛寺多,田产富足,僧人相争 为住持,曾巩在福州整顿佛寺,革除官府指派住持制 度,让僧众自相推举,禁止官吏向僧人勒索。在福州 任职仅一年零一个月,所作诗文50余篇,其中《道山 亭记》一文,尤为世人所传诵。后历任明州(今宁波)、 亳州(今安徽亳县)、沧州知州;又入京任史馆修撰, 升中书舍人,知制诰。后卒于江宁(今南京市),追谥 “文定”。著有《元丰类稿》传世,名列唐宋八大家
熙宁十年(1077年)八月,以度支员外郎直龙图阁,出 任福州知州兼福建路兵马钤辖。时南剑州(今南平市) 将乐县巨盗廖恩初降,余党逃匿山林,骚扰人民。曾 巩极力招抚,自新者甚众。曾巩奏请在沿海要隘增设 巡检,以资防卫。福州佛寺多,田产富足,僧人相争 为住持,曾巩在福州整顿佛寺,革除官府指派住持制 度,让僧众自相推举,禁止官吏向僧人勒索。在福州 任职仅一年零一个月,所作诗文50余篇,其中《道山 亭记》一文,尤为世人所传诵。后历任明州(今宁波)、 亳州(今安徽亳县)、沧州知州;又入京任史馆修撰, 升中书舍人,知制诰。后卒于江宁(今南京市),追谥 “文定” 。著有《元丰类稿》传世,名列唐宋八大家
曾巩作为欧阳修的积极追随者和支持者, 玩乎全部接受了欧阳修在古文创作上的主 张,他在理论上也是主张先道而后文的 曾巩为文,自然淳朴,而不甚讲究文采。 在八大家中,他是情致较少的一个。他的 文章绝少抒情作品,多是议论文和记叙文。 就是记叙文中也常有议论
。 • 曾巩作为欧阳修的积极追随者和支持者, 几乎全部接受了欧阳修在古文创作上的主 张,他在理论上也是主张先道而后文的。 曾巩为文,自然淳朴,而不甚讲究文采。 在八大家中,他是情致较少的一个。他的 文章绝少抒情作品,多是议论文和记叙文。 就是记叙文中也常有议论
其。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立论精策,说 理曲折尽意。其特点有几个方面: 首先是议论文章写得纡徐委备,与欧阳修的风 格近似。 其次是文虽质朴但纵横开合有摇曳之姿。 其第三,曾巩的文章又善于记叙,其特点是条理 分明,俯仰如意
。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立论精策,说 理曲折尽意。其特点有几个方面: 首先是议论文章写得纡徐委备,与欧阳修的风 格近似。 其次是文虽质朴,但纵横开合,有摇曳之姿。 第三,曾巩的文章又善于记叙,其特点是条理 分明,俯仰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