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 农业革命之前,人类从事狩猎和采集业,生活呈现出极端分散、 闭塞和流动的特点,该阶段的人口发展特征为: 1.极低的人口密度(资源的低水平粗放利用) 公元前15万年→→世界总人口300万,008人平方千米 公元前3000年→→世界总人口4000万,0.5人平方千米 2.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3.人口分布相对集中,人口的分布已覆盖了大部分大洲的一些地区。 一般选择朝阳、干燥、场地较为开阔、地势较高、接近水源、能有效地抵 御外来危险的场所作为固定或半固定营地
(一)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 农业革命之前,人类从事狩猎和采集业,生活呈现出极端分散、 闭塞和流动的特点,该阶段的人口发展特征为: 1.极低的人口密度(资源的低水平/粗放利用) 公元前1.5万年→→世界总人口300万,0.08人/平方千米 公元前3000年→→世界总人口4000万,0.5人/平方千米 2.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3.人口分布相对集中,人口的分布已覆盖了大部分大洲的一些地区。 一般选择朝阳、干燥、场地较为开阔、地势较高、接近水源、能有效地抵 御外来危险的场所作为固定或半固定营地
(二)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 农业社会与采集狩猎社会的最大区别在于:能支持更高的人口密 度,同时人口总量大幅度增长。人口特征表现为: 1.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 2.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动状态,出生率也相应 变化; 3.平均寿命低。 图世界早期的农业中心 x(引自 H.S. Robert et al96)
(二)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 农业社会与采集狩猎社会的最大区别在于:能支持更高的人口密 度,同时人口总量大幅度增长。人口特征表现为: 1.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 2.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动状态,出生率也相应 变化; 3.平均寿命低。 图 世界早期的农业中心 (引自 H.S.Robert et al.,1986)
(三)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工业社会的典型特征是:生产系统化、机械化、能量化,提高了 单位资本的产出水平,并完成财富的积累。 1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 (1)18世纪中叶~19世纪,死亡率开始持续下降 (2)【汤姆森】原因:农业改革、工业化、改善运输、社会改革、 室內和工作区温、湿度的控制,公共卫生,无菌操作法、抗菌法免 疫学等因素。 关键: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和日趋完善的服务接种疫苗、实行检疫制 度、排除积水、清理沼泽、通讯宣传疾病知识及预防等)
(三)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工业社会的典型特征是:生产系统化、机械化、能量化,提高了 单位资本的产出水平,并完成财富的积累。 1.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 (1)18世纪中叶~19世纪,死亡率开始持续下降。 (2) 【汤姆森】原因:农业改革、工业化、改善运输、社会改革、 室内和工作区温、湿度的控制,公共卫生,无菌操作法、抗菌法免 疫学等因素。 关键: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和日趋完善的服务(接种疫苗、实行检疫制 度、排除积水、清理沼泽、通讯宣传疾病知识及预防等)
(三)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2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 (1)工业化早期的一个段时期内,欧洲出生率曾一度上升; 经济的良性发展促使结婚年龄降低;将孩子作为劳动力 (2)19世纪后半期开始,出生率逐渐下降; 人们控制家庭规模的意愿;婴儿死亡率的下降 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发展;社会进步 (3)20世纪后,出生率人持续下降 3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 (1)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加大 (2)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情况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出现分化; p78图4-3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1750-1940)
(三)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2.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 (1)工业化早期的一个段时期内,欧洲出生率曾一度上升; 经济的良性发展促使结婚年龄降低;将孩子作为劳动力 (2)19世纪后半期开始,出生率逐渐下降; 人们控制家庭规模的意愿;婴儿死亡率的下降 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发展;社会进步 (3)20世纪后,出生率人持续下降 3.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 (1)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加大; (2)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情况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出现分化; p78 图4-3 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1750-1940)
(四)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6 旧石器 新石器 铜器铁器 中 时代 时代 时代时代 世纪现代 石器时代开始 口 死 景天果出, 600050004000300020001000 B. C.A D 10002000 500000年 FB.C: B.C.B.C. B.C. B.C. B.C. ADA. D 图世界人口的增长过程
(四) 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图 世界人口的增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