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检测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上课有课堂纪律,比赛有比赛规则。这说明(B)。 A.纪律和规则是限制人们自由的 B.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C.社会公共生活不需要有规则 D.社会公共生活不可能有共同的规则 2.社会公共秩序是人类共同生活的需要,遵守社会公共秩序要从小事做起。下列行为中属于 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是(C)。 A.经常收拾自己的房间 B.主动扶起路边跌倒的老人 C.排队上下车,有序进出站 D.阻止流浪者乘坐公交车 3.春秋时期哲学家管仲说:“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这句话启发我 们,生活中要(D)。 A.重视亲情 B.善于沟通 C.调适心理 D.礼貌待人 4.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注意“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C)。 A.小强强迫小博给他写作业 B.小西跑步跑得慢,小飞给小西起了个绰号一一“小乌龟” C.明明心爱的杯子被小东摔坏了,他本想以牙还牙,可是当他想到小东会像自己一样难受的 时候就放弃了 D.小壮生气的时候,就拿同学撒气 5.当我们因意外而无法履行对他人的承诺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C)。 A.只要意外事实存在,作不作解释无关紧要 B.为使自己不陷于失信,不应该许诺 C.事后主动解释原因,以期得到对方谅解 D.只有当对方问起原委时,才有必要说明
1 第二单元检测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1.上课有课堂纪律,比赛有比赛规则。这说明 ( B )。 A.纪律和规则是限制人们自由的 B.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C.社会公共生活不需要有规则 D.社会公共生活不可能有共同的规则 2.社会公共秩序是人类共同生活的需要,遵守社会公共秩序要从小事做起。下列行为中属于 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是 ( C )。 A.经常收拾自己的房间 B.主动扶起路边跌倒的老人 C.排队上下车,有序进出站 D.阻止流浪者乘坐公交车 3.春秋时期哲学家管仲说:“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这句话启发我 们,生活中要 ( D )。 A.重视亲情 B.善于沟通 C.调适心理 D.礼貌待人 4.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注意“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C )。 A.小强强迫小博给他写作业 B.小西跑步跑得慢,小飞给小西起了个绰号——“小乌龟” C.明明心爱的杯子被小东摔坏了,他本想以牙还牙,可是当他想到小东会像自己一样难受的 时候就放弃了 D.小壮生气的时候,就拿同学撒气 5.当我们因意外而无法履行对他人的承诺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 C )。 A.只要意外事实存在,作不作解释无关紧要 B.为使自己不陷于失信,不应该许诺 C.事后主动解释原因,以期得到对方谅解 D.只有当对方问起原委时,才有必要说明
6.八年级(2)班的同学学习了“违法与犯罪”的相关知识后,分小组进行了课堂讨论。同学 们的下列发言中正确的是(C)。 A.未成年人一旦沾染不良行为,必定会走向违法犯罪 B.如果违法情节轻微,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 C.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 D.一般违法和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应受刑罚处罚 7.某市一男子郑某为了过把警察瘾,竞伪造人民警察证,冒充民警检查KTV。该市某法院依 法审理了此案件,对该男子处以5个月拘役的处罚。该男子的行为属于(A)。 A.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一般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 2021年1月19日,天柱县法院依法审结一起危险驾驶案,判处被告人龙某拘役三个月, 缓刑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据此回答89题。 8.在对龙某作出的上述处罚中,属于主刑的是(A)。 A.拘役 B.缓刑 C.没收财产 D.罚金 9.对龙某的审判表明(C)。 A.一般违法与犯罪受到同等处罚 B.凡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C.犯罪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宪法是国家和公民行为的最高规范 10.在现实生活中,法律并不是解决纠纷的唯一方式,而是解决纠纷的最后方式和手段。在 以下情形中,你认为最适宜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的是(A)。 A.父亲以佳佳不随父姓为由,拒不支付抚养费 B.某班同学因数学老师上课拖堂而对老师不满 C.王某因同桌给他取绰号,与同桌发生激烈争吵 D.小李购买的图书有缺页现象,要求书店予以更换 11.小鹏的爸爸在建筑工地打工,连着几个月老板都没有发工资,他一筹莫展。小鹏建议爸 爸用以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中正确的是(D)
2 6.八年级(2)班的同学学习了“违法与犯罪”的相关知识后,分小组进行了课堂讨论。同学 们的下列发言中正确的是 ( C )。 A.未成年人一旦沾染不良行为,必定会走向违法犯罪 B.如果违法情节轻微,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 C.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 D.一般违法和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应受刑罚处罚 7.某市一男子郑某为了过把警察瘾,竟伪造人民警察证,冒充民警检查 KTV。该市某法院依 法审理了此案件,对该男子处以 5 个月拘役的处罚。该男子的行为属于 ( A )。 A.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一般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 2021 年 1 月 19 日,天柱县法院依法审结一起危险驾驶案,判处被告人龙某拘役三个月, 缓刑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据此回答 8~9 题。 8.在对龙某作出的上述处罚中,属于主刑的是 ( A )。 A.拘役 B.缓刑 C.没收财产 D.罚金 9.对龙某的审判表明 ( C )。 A.一般违法与犯罪受到同等处罚 B.凡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C.犯罪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宪法是国家和公民行为的最高规范 10.在现实生活中,法律并不是解决纠纷的唯一方式,而是解决纠纷的最后方式和手段。在 以下情形中,你认为最适宜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的是 ( A )。 A.父亲以佳佳不随父姓为由,拒不支付抚养费 B.某班同学因数学老师上课拖堂而对老师不满 C.王某因同桌给他取绰号,与同桌发生激烈争吵 D.小李购买的图书有缺页现象,要求书店予以更换 11.小鹏的爸爸在建筑工地打工,连着几个月老板都没有发工资,他一筹莫展。小鹏建议爸 爸用以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中正确的是 ( D )
①找几个亲戚一起去向老板要工资,不给就让老板好看②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自己的 合法权益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④到公安机关进行控告,请求帮助解决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2.青少年在面对违法犯罪时要善于斗争。下列属于有勇有谋的行为是(D)。 ①小丁在菜市场发现小偷偷钱包,梢悄录了视频,拨打110报警②小强在上学途中偶遇持 刀抢劫的歹徒,他勇敢上前与其搏斗③小光看见好朋友被人欺负,就带班级同学一起去厮 打④晓楠在回家的路上发现被陌生人跟踪,立即向人多的地方走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二、简答题(共36分) 13.如果火车没有受到轨道的约束,就会倾覆:飞机没有受到航线的约束,就会有碰撞和坠 毁的危险:轮船没有受到航线的约束,就会迷失方向…生活处处需要规则,规则本身并无 美感可言,但是有了人们自觉遵守规则,才拥有和谐有序的美好生活,才显示出规则的好处 与美丽。 (1)我们为什么要在社会生活中遵守规则?(9分) 答案: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侧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 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2)良好的秩序,需要每一个人来维护。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怎样才能做到自觉遵守社会 规则。(11分) 答案: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 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同时还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 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4.材料一 步雅行 一路绿灯子 “通行证” 材料二居家防疫期间,小福经常以上网课为由瞒着父母用手机玩游戏:在学校举行线上学 情质量检测时,用手机作弊并向老师谎报检测成绩:偶尔还在班级群里转发虚假信息。小福 的行为实在令人为之惋惜… (1)阅读漫画,请概述“通行证”的内涵,并说明它的价值。(8分)
3 ①找几个亲戚一起去向老板要工资,不给就让老板好看 ②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自己的 合法权益 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④到公安机关进行控告,请求帮助解决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2.青少年在面对违法犯罪时要善于斗争。下列属于有勇有谋的行为是 ( D )。 ①小丁在菜市场发现小偷偷钱包,悄悄录了视频,拨打 110 报警 ②小强在上学途中偶遇持 刀抢劫的歹徒,他勇敢上前与其搏斗 ③小光看见好朋友被人欺负,就带班级同学一起去厮 打 ④晓楠在回家的路上发现被陌生人跟踪,立即向人多的地方走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二、简答题(共 36 分) 13.如果火车没有受到轨道的约束,就会倾覆;飞机没有受到航线的约束,就会有碰撞和坠 毁的危险;轮船没有受到航线的约束,就会迷失方向……生活处处需要规则,规则本身并无 美感可言,但是有了人们自觉遵守规则,才拥有和谐有序的美好生活,才显示出规则的好处 与美丽。 (1)我们为什么要在社会生活中遵守规则?(9 分) 答案: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 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2)良好的秩序,需要每一个人来维护。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怎样才能做到自觉遵守社会 规则。(11 分) 答案: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 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同时还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 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4.材料一 “通行证” 材料二 居家防疫期间,小福经常以上网课为由瞒着父母用手机玩游戏;在学校举行线上学 情质量检测时,用手机作弊并向老师谎报检测成绩;偶尔还在班级群里转发虚假信息。小福 的行为实在令人为之惋惜…… (1)阅读漫画,请概述“通行证”的内涵,并说明它的价值。(8 分)
答案:诚信或守信。①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 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 本。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④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2)材料二中小福的行为给我们哪些警示?(至少从两个不同角度作答)(8分) 答案:角度一: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中学生。角度二: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 制不良信息,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角度三:防微杜渐,遵纪守法。角度四:对自己行为负责, 做负责任的公民。 三、实践探究题(28分) 15.法律规范我们的行为,保护我们的权益,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自觉遵守法律。某班同学组 织了一次法律知识研讨活动,请你参与。 【走近法律了解法律】 学校组织同学们走进法庭旁听,下面是王萌同学的旁听记录,请分析作答。 公诉人:被告人李XX利用担任XX市副市长职务之便,为相关公司在项目审批、费用 减免等方面谋取利益,收受贿赂共计人民币198万元。 2020年1月8日 审判长宣判:被告人李XX受贿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XX条…的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李XX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 个人全部财产… 2020年4月19日 (1)上述诉讼属于哪种诉讼类型?(3分) 答案:刑事诉讼。 (2)由法院的判决可以判断出,被告人李××的行为属于哪种性质的违法行为?(3分)》 答案:刑事违法行为。 (3)上述法院的判决中,属于主刑的是 :属于附加刑的是 (6分) 答案:有期徒刑十五年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运用智慧依法维权】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一幅漫画,请你观察解读。 4
4 答案:诚信或守信。①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 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 本。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④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2)材料二中小福的行为给我们哪些警示?(至少从两个不同角度作答)(8 分) 答案:角度一: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中学生。角度二: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 制不良信息,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角度三:防微杜渐,遵纪守法。角度四:对自己行为负责, 做负责任的公民。 三、实践探究题(28 分) 15.法律规范我们的行为,保护我们的权益,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自觉遵守法律。某班同学组 织了一次法律知识研讨活动,请你参与。 【走近法律 了解法律】 学校组织同学们走进法庭旁听,下面是王萌同学的旁听记录,请分析作答。 公诉人:被告人李××利用担任××市副市长职务之便,为相关公司在项目审批、费用 减免等方面谋取利益,收受贿赂共计人民币 198 万元。 2020 年 1 月 8 日 审判长宣判:被告人李××受贿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条……的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李××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 个人全部财产…… 2020 年 4 月 19 日 (1)上述诉讼属于哪种诉讼类型?(3 分) 答案:刑事诉讼。 (2)由法院的判决可以判断出,被告人李××的行为属于哪种性质的违法行为?(3 分) 答案:刑事违法行为。 (3)上述法院的判决中,属于主刑的是 ;属于附加刑的是 。 (6 分) 答案:有期徒刑十五年 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运用智慧 依法维权】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一幅漫画,请你观察解读
抢劫 放学路上 (4)假如你遭遇漫画中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请谈谈你这么做的依据。(8分) 答案:我会将自己的财物交给对方,保护好自身的生命安全;同时,记住犯罪分子的体貌特 征,事后及时报警。依据: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 的责任。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 法维护正当权益。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 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因此,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 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 犯罪作斗争。(言之有理即可) (⑤)参与本次法律知识研讨活动后,请你总结自己的收获。(100字左右)(8分) 答案: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 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 卫者。(言之有理即可)
5 (4)假如你遭遇漫画中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请谈谈你这么做的依据。(8 分) 答案:我会将自己的财物交给对方,保护好自身的生命安全;同时,记住犯罪分子的体貌特 征,事后及时报警。依据: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 的责任。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 法维护正当权益。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 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因此,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 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 犯罪作斗争。(言之有理即可) (5)参与本次法律知识研讨活动后,请你总结自己的收获。(100 字左右)(8 分) 答案: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 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 卫者。(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