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7463-1998 供应商所引用的MTTR数值应以有效的维修统计资料为依据。 供应商应按用户需要提供一份包括测试设备以及与商定的可维修性级别对应的必需数量的备品在 内的清单。备用部件的范围要考虑修复一个故障部件(现场或工广修理)并复原到可使用状态所需的时 间。 3.3.2可维修性分级 为了区分平均修理时间(MTTR)和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RT),该两种特性的单独分线见表?‘; 表4。 表3可维修性分级 可维修性等级 MTTR M MTTR36 h Ma MTTR24 h Ma MTTRs12 h M MTTR6 h 表4修复时间分级 修复时间等级 MRT RT MRTss24 h RT: MRT12 h RT MRT$6 h RT MRT1h 3.4安全性 远动系统安全性的定义,即避免使被控系统处于潜在危险状态或不稳定状态卜的能力安全性涉及 到一些故障的后果,它是由远动设备的故障、残留信息差错和信息丢失引起的。 远动系统故障的后果如何将取决于电力系统当时的状态。如果电力系统的异常情况与远动系统的 故障相伴发生,则将出现某种危险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危险的发生概率等下远动系统故障发生概 率与电力系统异常情况的发生概率的乘积,但前提是这两种情况的发生应彼此独立。 提高安全性的措施见附录A中第A4章。 3.5数据完整性 数据完整性的定义,即在源和宿之间的信息内容的不变性。在远动系统中,数据的完整性与有错报 文残留概率有关,由此在监视方向,将得到与实际过程状态不符的错误信息,而在控制方向则会浩成误 动作。 所提供的数据完整性分级,规定了从信源到信宿,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路径上的有错报文残 留概率的上限。该概率应计及有错报文残留概率(IEV371-08-06)和未发现的报文丢失概率(IV37】 08-]0)。 本标准系列出版物870-5-1中的4.1规定了3个数据完整性的级别,对于有错报文残留率的上限 值言,它取决于传输信道上的比特差错率。由于环境条件对被传输数据的十忧在很大程度上无法预 测,以及用编码的方法来免除未被检出的差错以使数据得到保护的措施是有限的,因而有必要在此对远 动传输信道规定其数据完整性的等级。 3.5.1要求 若正确调整信号和电路参数且有适当屏蔽,则运行于此种情况下的远动信道的平均比特差错率P 应小于]0-4(IEV371-08-01)。 注:传输信道的质其可待助干周期性地校验被检测到的有错报文的数日来加以监测。如果这个数目超过了相应, 比特差错率P=10的界限,就需要对信道电路进行预防性维修
GB!T 17463一1998 供应商所引用的MTTR数值应以有效的维修统计资料为依据 供应商应按用户需要提供一份包括测试设备以及与商定的可维修性级别对应的必需数址的备u在 内的清单 备用部件的范围要考虑修复一个故障部件(现场或_1万’修理)井复原到可使)U状态所,浴的!1 J 问。 3. 3. 2 可维修性分级 为 r区分平均修理时间(MTTR)和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R T),该两种特性的单独分级 七表 ’ 表 L 表 3 可维修性分级 可维修性等级 M TTR MT"['R}-36 I, MTTR -21 h MTTR-,_;12 h MTTR=-}6 1, M M M M 表 4 修复时间分级 修复时间等级 M RT RT RT RT, R1 MRT耳 24 h M RI石 12 h MRT杯 61, M RT; I h 14 安全性 远动系统安全性的定义,即避免使被控系统处于潜在危险状态或不稳定状态 卜的能力 安全性涉及 到一些故障的后果,它是由远动设备的故障、残留信息差错和信息丢失引起的。 远动系统故障的后果如何将取决于电力系统当时的状态。如果电力系统的异常情况与远动系统的 故障相伴发生,则将出现某种危险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危险的发生概率等于远动系统故障发生概 率与电力系统异常情况的发生概率的乘积.但前提是这两种情况的发生应彼此独立。 提高安全性的措施见附录 A中第A4章 35 数据完整性 数据完整性的定义,即在源和宿之间的信息内容的不变性。在远动系统中,数据的完整性与有错报 文残留概率有关,由此在监视方向,将得到与实际过程状态不符的错误信息,而在控制方向则会造成t3; 动作 所提供的数据完整性分级,规定了从信源到信宿,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路径 卜的有错报文残 留概率的上限 该概率应计及有错报文残留概率(IEV 371-08-06)和未发现的报文丢失概率(CEV 371 08-10)。 本标准系列出版物 870-5-1中的4」 规定了 3个数据完整性的级别,对于有错报文残留率的 卜限 值而言.它取决于传输信道 仁的比特差错率。由于环境条件对被传输数据的十扰在很大程度上无法预 测,以及用编码的方法来免除未被检出的差错以使数据得到保护的措施是有限的,因而有必要在此对远 动传输信道规定其数据完整性的等级‘ I5.1 要求 若正确调整信号和电路参数且有适当屏蔽,则运行于此种情况下的远动信道的平均比特差错率尹 )‘返」、于10-"(IEV 371-08-01) 注:传输信道的质址可借助于周期性地校验被检测列的有错报文的数日来加以监测卜如果这个数,I超过 1和厂 PL特差错率P二10“的界限,就需要对信道电路进行预防性维修
GB/T17463-1998 在由信源到信宿的整个传输路径上,用数值P=10-(见出版物870-5-1图1)作为规定其残留信总 差错上限值的依据。路径中应将采集数据用的数据终端设备,以及作数据处理和显示用的设备包括在 内。 有关数据完整性分级的规定见表5。 提高数据完整性的措施见附录A中第A5章。 3.5.2数据完整性分级 卜列的数据完整性分级适用于从源到宿的信息传递并参照: 有错报文残留概率; 未发现的报文丢失概率。 表5数据完整性分级 数据完整性等级 残留信息差错概率1E I IE≤106 IE≤10-0 IE≤1014 3.6时间参数 这里所指的时间参数涉及远动系统的性能,并与信息传递和处理有关。 在远动领域内,最关键的时间参数就是从源到宿的信息传递时间。所谓“总传递时间”,其在EV 371-08-15中的定义为: “从发送站实际事件发生起,一直到接收站显示为止,信息被延迟的这一段时间” 总传递时间不仅被用来作为远动系统的性能评估指标,而且在某一具体应用中,也是…个主要的时 间要求。 按通常含义,总传递时间是信息通过远动系统中每一个分段所需时间的总和。这不仅反映了设备性 能,而且还受下列诸因素的影响: 数据网络结构; 远动传输方法: 一一传输线路的带宽; 发送站内的预处理功能: 接收站内的处理功能; 传输线路上的噪声电平; 在个给定的时间周期内的事件累积数: 一数据传输规约的优先权设置。 总传递时间只是就某一具体的远动系统而言的,其本身不宜进行分级” 其他相关时间参数,如在IEV(371-08-16到371-08-22)中所定义的,有: 远动传递时间; 最大传递时间和平均传递时间; 一…启动和再启动时间。 各种类型的信息在时间要求方面是不同的。因此,在下列各条文中,将对每种类型的信息分别进行 讨论。 3.6.1状态信息 状态信息可分为两大类: 一高优先级状念信息,例如断路器的信号和主要告警信号; 1)关于这·观点,在新出版的EC870-6-1中已有所改变,详见该文件。 1H5
ca/T 17463-1998 在由信源到信宿的整个传输路径上,用数值P=10-,(见出版物870-5-1图1)作为规定其残留信息 差错上限值的依据。路径中应将采集数据用的数据终端设备,以及作数据处理和显示用的设备包括在 内。 有关数据完整性分级的规定见表 5 提高数据完整性的措施见附录A中第A5章 3.5.2 数据完整性分级 卜列的数据完整性分级适用于从源到宿的信息传递并参照: 一一 有错报文残留概率; 一 一未发现的报文丢失概率。 表 5 数据完整性分级 数据完整性等级 残留信息差错概率 IF IE蕊10‘ IE镇10一’” IE若 10-'n 3.6 时间参数 这里所指的时间参数涉及远动系统的性能,并与信息传递和处理有关。 在远动领域内,最关键的时间参数就是从源到宿的信息传递时间。所谓“总传递时间” ,其在IEV 371-08-15中的定义为: “从发送站实际事件发生起,一直到接收站显示为止,信息被延迟的这一段时间” 总传递时间不仪被用来作为远动系统的性能评估指标,而且在某一具体应用中,也是 一个主要的时 间要求。 按通常含义,总传递时间是信息通过远动系统中每一个分段所需时间的总和。这不仅反映 了设备性 能,而且还受下列诸因素的影响: — 数据网络结构; 一 远动传输方法; — 传输线路的带宽; 一 发送站内的预处理功能; — 接收站内的处理功能; -一 传输线路 匕的噪声电平; — 在 一个给定的时间周期内的事件累积数; — 数据传输规约的优先权设置。 总传递时间只是就某一具体的远动系统而言的,其本身不宜进行分级, ’ 其他相关时间参数,如在 IEV (371-08-16到371-08-22)中所定义的,有: — 远动传递时间; 一一最大传递时间和平均传递时间; -一 启动和再启动时间 各种类型的信息在时间要求方面是不同的。因此,在下列各条文中,将对每种类7v '?的信息分别进行 讨论。 3.6.1 状态信息 状态信息可分为两大类: — 高优先级状态信息,例如断路器的信号和主要告警信号; 1)关十这 观点,在新出版的IEC 870-6-1中已有所改变,详见该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