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态人格 一一强迫性人格障碍 第五组(林海韵、李昕泽、蒋佳 敏、蒋舒宁)
病 态 人 格 ——强迫性人格障碍 第五组 ( 林海韵 、李昕泽、蒋佳 敏、蒋舒宁)
强▣症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1 母雪9 絮浅
▣症 强迫型人格障 的区分 OPSESS∈ DISORDER 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在压力下会表现出类似强迫症的症状,但在压力缓解后这 些症状又会基本消失,少数会发展成强迫症。 个强迫症患者可以在病前并没有强迫型人格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和强迫症在治疗上都不容易,后者可以采取药物治疗,前者药 物治疗无效。 与强迫症患者不同,强迫型人格障碍人群通常认为自身的行为是正确及理性
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在压力下会表现出类似强迫症的症状,但在压力缓解后这 些症状又会基本消失,少数会发展成强迫症。 一个强迫症患者可以在病前并没有强迫型人格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和强迫症在治疗上都不容易,后者可以采取药物治疗,前者药 物治疗无效。 与强迫症患者不同,强迫型人格障碍人群通常认为自身的行为是正确及理性。 强迫型人格障 碍与强迫症的区分
强迫性人格障碍 强迫性人格(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是一种人格障碍, 是人格在发展的过程中畸形与偏离状态,表现出固定持久的适应不良行为。 般是从童年、少年开始,保持终身的一种偏离常态的人格。以刻板固执, 墨守成规,缺乏应变能力为特点。患者通常具有追求规则和控制、完美主义的特 征
强迫性人格障碍 强迫性人格 (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是一种人格障碍, 是人格在发展的过程中畸形与偏离状态,表现出固定持久的适应不良行为。 一般是从童年、少年开始,保持终身的一种偏离常态的人格。以刻板固执, 墨守成规,缺乏应变能力为特点。患者通常具有追求规则和控制、完美主义的特 征
你有潜在的强迫性人格吗? 1.据有强迫性人格障碍特征的人(下称患者)通常在与人发表自己的观点时带有急于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的特征。“这 个游戏好无聊啊。”该语段中,患者想表达的观点是患者本人并不喜欢这个游戏,但是语句没有加主语“我觉得”,所以 听者有心,得到的信息不是他觉得这个游戏无聊,而是这个游戏本身就很无聊。但事实上,我们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无聊、 是否有意义,是一种带着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的行为。俗话说“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事物对于个人的意义仅限于个人, 不能以己度人。患者正是因为自己不喜欢这款游戏,而得出这款游戏很无聊的结论。 2.多次提醒他人。即字面意思:患者习惯于对自己关心的人给予相同的提醒信息。患者会因为自己的“感同身受”而认为他 人也一定这么认为。当患者的提醒对象不按照提醒的信息去做的时候,患者会给予多次提醒,甚至为了让提醒对象服从 自已的意指,患者还会采取大量的庞征博引和条件假设。这种反复的提醒会给周围人以一种难以忍受的体验。 3.否定他人观点。当患者与他人观点不一致的时候,即便双方观点都是正确的,患者也会感到愤怒。例如,替领导下达一 项通知。患者认为这个任务应该第一时间完成,但是患者的同事却选择先完成手头的一项报告单填写。事实上,领导的 这项通知并非十分重要,可以延后完成。公司也没有相应的规定说领导的通知一定要第一时间下达。但是患者认为延后 下达领导的通知是不对的,并对其同事的做法感到十分愤怒
你有潜在的强迫性人格吗?(小测试用) 1. 据有强迫性人格障碍特征的人(下称患者)通常在与人发表自己的观点时带有急于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的特征。“这 个游戏好无聊啊。”该语段中,患者想表达的观点是患者本人并不喜欢这个游戏,但是语句没有加主语“我觉得” ,所以 听者有心,得到的信息不是他觉得这个游戏无聊,而是这个游戏本身就很无聊。但事实上,我们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无聊、 是否有意义,是一种带着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的行为。俗话说“青菜萝卜,各有所爱” ,事物对于个人的意义仅限于个人, 不能以己度人。患者正是因为自己不喜欢这款游戏,而得出这款游戏很无聊的结论。 2. 多次提醒他人。即字面意思:患者习惯于对自己关心的人给予相同的提醒信息。患者会因为自己的“感同身受”而认为他 人也一定这么认为。当患者的提醒对象不按照提醒的信息去做的时候,患者会给予多次提醒,甚至为了让提醒对象服从 自己的意指,患者还会采取大量的庞征博引和条件假设。这种反复的提醒会给周围人以一种难以忍受的体验。 3. 否定他人观点。当患者与他人观点不一致的时候,即便双方观点都是正确的,患者也会感到愤怒。例如,替领导下达一 项通知。患者认为这个任务应该第一时间完成,但是患者的同事却选择先完成手头的一项报告单填写。事实上,领导的 这项通知并非十分重要,可以延后完成。公司也没有相应的规定说领导的通知一定要第一时间下达。但是患者认为延后 下达领导的通知是不对的,并对其同事的做法感到十分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