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贺,因父亲名叫晋肃,“晋”与“进” 同音,要避父讳,就不能参加进士考试。韩 愈对这种不合理的习俗礼法十分气愤,于是 写了一篇《讳辩》进行批驳,文章中就用了 归缪法。他说:“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 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为避父讳,不 准考进士,错误在什么地方还不很明显,但 按照这种逻辑推论一下,父亲名字叫什 儿子就不能作什么,那么如果父亲名字叫 “仁”,难道儿子就不能做人了吗?
• 唐代李贺,因父亲名叫晋肃,“晋”与“进” 同音,要避父讳,就不能参加进士考试。韩 愈对这种不合理的习俗礼法十分气愤,于是 写了一篇《讳辩》进行批驳,文章中就用了 归缪法。他说:“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 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为避父讳,不 准考进士,错误在什么地方还不很明显,但 按照这种逻辑推论一下,父亲名字叫什么, 儿子就不能作什么,那么如果父亲名字叫 “仁”,难道儿子就不能做人了吗?
近几年来,一提到领导干部做什么事,往往就用 亲自”二字,什么“亲自下到基层”“亲自检查工 作”“亲临现场”等等。倘若报纸有一天出现下面的字 样,不知读者该作何感想: “某姓农民,黎明即起,亲自拿起农具,亲自甩开 膀子锄地. “某校教师,作风过硬,亲自给学生讲课。” 这样的好事数不胜数,演员亲自上台,同机亲自开 车,厨师亲自掌勺 深入基层,了解下情,本来是每一位领导干部分内 的事。但新闻报道往往对这类事情做了过火的宣传,对 这种现象,有人习以为常,有人不以为意,有人不置可 否。文章对这种现象并没有直接进行批驳,而是按照这 种逻辑进行推理,使人们一眼就看出这种说法的荒谬, 这种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 近几年来,一提到领导干部做什么事,往往就用 “亲自”二字,什么“亲自下到基层”“亲自检查工 作”“亲临现场”等等。倘若报纸有一天出现下面的字 样,不知读者该作何感想: “某姓农民,黎明即起,亲自拿起农具,亲自甩开 膀子锄地……” “某校教师,作风过硬,亲自给学生讲课。” 这样的好事数不胜数,演员亲自上台,司机亲自开 车,厨师亲自掌勺…… 深入基层,了解下情,本来是每一位领导干部分内 的事。但新闻报道往往对这类事情做了过火的宣传,对 这种现象,有人习以为常,有人不以为意,有人不置可 否。文章对这种现象并没有直接进行批驳,而是按照这 种逻辑进行推理,使人们一眼就看出这种说法的荒谬, 这种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