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教学队伍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已 经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教改成果;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改教研论 文;获得的教学研究表彰/奖励 近五年来教学队伍坚持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主要涉及课程大纲、 课程实习、课程设计和观摩教学等领域(已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理 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了优秀教师的教学观摩活动), 提出了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改项目,实施了题库和流水阅 卷等措施,进行并完成了建筑技术经济学课程体系研究以及建筑管理专业 教育改革校内课题的硏究工作,并获得了陕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 等奖一项,建设部类优秀课程建设奖一项,长安大学精品课程。 课题组成员(不含课程负责人)参与并完成的科研课题共5项 1.《城市旧住宅区小康型更新改造研究》,国家科技部资助,第3完成 人,鉴定结果为国内先进水平 教学改 2.《武汉市旧里弄更新改造合作研究》,武汉市科委资助,第4完成人, 革与教 鉴定结果为国内先进水平; 学研究 3.《昌吉州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战略》,新疆科委资助,第3完成 人 4.《杨凌基准地价评估》,杨凌科委资助,第5完成人; 5.《兴平基准地价评估》,兴平科技局资助,第3完成人。 6.《规范工程量清单评价招标的硏究》西安市建设委员会资助,第1完 成人,2004年 课题组成员发表的教学改革文章 1.《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刊登在《高等建筑教育》 2001年(1); 2.《高校教学管理机构初探》,刊登在《高等建筑教育》,2002年(4) 3.《试论高校教学计划控制系统》,刊登在《高等建筑教育》,2003年 4.《树立统计方法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刊登在《高等建筑教 育》,2002年(2
6 2-3 教学改 革与教 学研究 近五年来教学队伍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已 经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教改成果;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改教研论 文;获得的教学研究表彰/奖励 近五年来教学队伍坚持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主要涉及课程大纲、 课程实习、课程设计和观摩教学等领域(已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理 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了优秀教师的教学观摩活动), 提出了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改项目,实施了题库和流水阅 卷等措施,进行并完成了建筑技术经济学课程体系研究以及建筑管理专业 教育改革校内课题的研究工作,并获得了陕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 等奖一项,建设部一类优秀课程建设奖一项,长安大学精品课程。 课题组成员(不含课程负责人)参与并完成的科研课题共 5 项 1.《城市旧住宅区小康型更新改造研究》,国家科技部资助,第 3 完成 人,鉴定结果为国内先进水平; 2.《武汉市旧里弄更新改造合作研究》,武汉市科委资助,第 4 完成人, 鉴定结果为国内先进水平; 3.《昌吉州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战略》,新疆科委资助,第 3 完成 人; 4.《杨凌基准地价评估》,杨凌科委资助,第 5 完成人; 5.《兴平基准地价评估》,兴平科技局资助,第 3 完成人。 6《. 规范工程量清单评价招标的研究》,西安市建设委员会资助,第 1 完 成人,2004 年。 课题组成员发表的教学改革文章 1.《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刊登在《高等建筑教育》, 2001 年(1); 2.《高校教学管理机构初探》,刊登在《高等建筑教育》,2002 年(4); 3.《试论高校教学计划控制系统》,刊登在《高等建筑教育》,2003 年 (4); 4.《树立统计方法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刊登在《高等建筑教 育》, 2002 年(2)
3.课程描述
7 3. 课程描述
3-1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建筑技术经济学》是对建设项目进行技术与经济的分析、论证、计算、比较 和评价,从中选出技术上先进、资金上合理、实践上可行、社会效益明显、技术效 益丰厚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边缘的、新兴的学科。 《建筑技术经济学》课程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从原苏联引入我国,此后我国就十 分重视该领域的硏究,1962年我国政府在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时,就将 其列为六项重大科研课题之一。至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已有十多所高校相继开设 了该课程。 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并逐步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原苏联引入的 《建筑技术经济学》课程的体系和内容由于受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不讲资金的时 间价值,不讲市场需求,讳言利润最大化,难以动态、准确地计算资金的收益率, 已不适应我国的国情,因此必须对原课程进行改革与此同时学术界引入了西方的工 程经济体系 我院从1985年开设该课程,在已退休的老教师和目前在任教师的共同努力下, 考虑到建筑工程自身的特点和国家财政制度的不断变化,引入了新的现金流量体系 使该课程的内容体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尤其是在1993年国家计委和建设部联合颁发 了《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后,我校在课程的体系结构上、在教学内容组 织上均做了进一步的改革,在全国首先提出了以《建筑技术经济学》课程为主线的 建筑管理系列课程建设的框架并予以实践,强化了课程的系统性和新颖性,采取主 教材与参考教材相结合,将建设项目的资金筹措、房地产项目的经济评价、技术创 新和技术引进的评价等内容贯穿于课程中,尤其强调了实践性环节,采取理论教学 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演示教学与讨论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硏究学习相 结合,毕业论文或实习与真实项目相结合。切实实践了“学生的深基础、宽口径 为此使该课程建设于1996年获得了建设部一类优秀课程建设奖,1997年获得了陕
8 3-1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建筑技术经济学》是对建设项目进行技术与经济的分析、论证、计算、比较 和评价,从中选出技术上先进、资金上合理、实践上可行、社会效益明显、技术效 益丰厚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边缘的、新兴的学科。 《建筑技术经济学》课程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从原苏联引入我国,此后我国就十 分重视该领域的研究,1962 年我国政府在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时,就将 其列为六项重大科研课题之一。至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已有十多所高校相继开设 了该课程。 1978 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并逐步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原苏联引入的 《建筑技术经济学》课程的体系和内容由于受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不讲资金的时 间价值,不讲市场需求,讳言利润最大化,难以动态、准确地计算资金的收益率, 已不适应我国的国情,因此必须对原课程进行改革.与此同时,学术界引入了西方的工 程经济体系。 我院从 1985 年开设该课程,在已退休的老教师和目前在任教师的共同努力下, 考虑到建筑工程自身的特点和国家财政制度的不断变化,引入了新的现金流量体系, 使该课程的内容体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尤其是在 1993 年国家计委和建设部联合颁发 了《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后,我校在课程的体系结构上、在教学内容组 织上均做了进一步的改革,在全国首先提出了以《建筑技术经济学》课程为主线的 建筑管理系列课程建设的框架并予以实践,强化了课程的系统性和新颖性,采取主 教材与参考教材相结合,将建设项目的资金筹措、房地产项目的经济评价、技术创 新和技术引进的评价等内容贯穿于课程中,尤其强调了实践性环节,采取理论教学 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演示教学与讨论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学习相 结合,毕业论文或实习与真实项目相结合。切实实践了“学生的深基础、宽口径”。 为此使该课程建设于 1996 年获得了建设部一类优秀课程建设奖,1997 年获得了陕
3-2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体系结构 建筑技术经济学课程内容体系以投资技术经济分析基本理论方法为基础,结 合建筑业、房地产业的发展特点,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综合型人才为目 标,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技能兼备的社会主义工程管理人才 为主 ()课程导入及相关学科模块 内容:技术经济学性质、研究对象、技术经济分析基本步骤、技术方案经 济效果评价基本原则、历史沿革、现状、发展前景 与相关学科关系:建筑经济相关课程、房地产开发相关课程、资产评估相关 课程等 (2)基本概念及基础理论模块 内容:现金流量构成及资金等值计算、经济效果评价方法、不确定性分 析、资金筹集、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价值工程、技术进步、创新、引 进的评价、后评价等 (3)实际应用模块 内容: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建筑施工设备的技术经济评价、资产 评估原理和方法等。 2、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1)教学内容组织方式 ①导入模块 采用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思考为什么要学建筑技术经济学?通过案例说明 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实际中的重要性。系统介绍导入模块內容,使学生了解本学 科的背景、前提条件、发展前沿。 ②基本模块与应用模块 课堂教学采用理论——实践——应用分析为主线的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 结合的组织方式。首先通过对经济分析理论中资金时间价值观念的介绍,让学生 通过课堂学习掌握资金等值分析方法技术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及相应技术方 案下的经济评价方法,末知不确定因素千扰下的经济分析与决策方法。其次,通 过课堂与公司、企业实践之间穿插互助教学,让学生学会将上述基础理论与分析
9 3-2 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体系结构 建筑技术经济学课程内容体系以投资技术经济分析基本理论方法为基础,结 合建筑业、房地产业的发展特点,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综合型人才为目 标,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技能兼备的社会主义工程管理人才 为主。 ⑴ 课程导入及相关学科模块 内容:技术经济学性质、研究对象、技术经济分析基本步骤、技术方案经 济效果评价基本原则、历史沿革、现状、发展前景。 与相关学科关系:建筑经济相关课程、房地产开发相关课程、资产评估相关 课程等。 ⑵ 基本概念及基础理论模块 内容:现金流量构成及资金等值计算、经济效果评价方法、不确定性分 析、资金筹集、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价值工程、技术进步、创新、引 进的评价、后评价等。 ⑶ 实际应用模块 内容: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建筑施工设备的技术经济评价、资产 评估原理和方法等。 2、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⑴ 教学内容组织方式 ① 导入模块 采用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思考为什么要学建筑技术经济学?通过案例说明 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实际中的重要性。系统介绍导入模块内容,使学生了解本学 科的背景、前提条件、发展前沿。 ② 基本模块与应用模块 课堂教学采用理论——实践——应用分析为主线的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 结合的组织方式。首先通过对经济分析理论中资金时间价值观念的介绍,让学生 通过课堂学习掌握资金等值分析方法,技术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及相应技术方 案下的经济评价方法,未知不确定因素干扰下的经济分析与决策方法。其次,通 过课堂与公司、企业实践之间穿插互助教学,让学生学会将上述基础理论与分析
方法应用到建设项目、房地产投资开发、价值工程、设备更新与改造、技术进步 与管理实践、工业企业项目营运与资产评估等实践环节中去。第三,教学中交叉 应用网络、书信、调查等手段,以保证教学妏果。最后,通过课余导读辅导时间, 采取头脑风暴法,增进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教学内容所达到的目的 课程教学内容所达到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工作中 的经济分析与评价方法,培养具有宽广知识面和精尖钻专业知识技能的厚基础、 宽口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与实践参与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 方法和手段,具备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技能。 3、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实践性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对所学基础理论的理解与分析方法的掌 握,达到教学相长、融会贯通的效果,并适时结合社会应用中知识技术更新与 所产生的新问题去寻找新的分析方法,更新教学知识体系与完善经济分析理论 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因而,我们在实践教学中,一方面联系 现有大公司、建筑企业,以社会实际项目为题,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经 济效益评价、项目环境生态效益(国民经济可行性)分析与评价、项目投資风 险分析与决策等方面的课题研究;另一方面,通过模拟案例对可能发生或面临 的新问题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和理论假设探讨。 实践性教学通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建立和加深对技术经济分 析的基础性认识,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培养学生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的基 本能力。 实践性教学达到的效果:学生所作的项目分析硏究结论被众多公司及企业 运用到实践决策中去。另外,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了经济分析与评价理论 的理解,同时对相应分析指标和参数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现行的经济评价建设 项目中普遍存在的弱化国民经济分析,只重视微观企业效益而不关注社会生态 效益这一现状有了深刻的认识 实践性教学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施工企业的建筑施工装备技术经 济分析及资产评估等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为陕西达西瑞房地产公司撰 写的陕西信托住宅小区项目的可行性硏究报告以及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唐墓壁画 馆的可行性硏究报告等,学生应用建筑技术经济学的经济评价理论分析论证,取 得了良好的效果
10 方法应用到建设项目、房地产投资开发、价值工程、设备更新与改造、技术进步 与管理实践、工业企业项目营运与资产评估等实践环节中去。第三,教学中交叉 应用网络、书信、调查等手段,以保证教学效果。最后,通过课余导读辅导时间, 采取头脑风暴法,增进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⑵ 教学内容所达到的目的 课程教学内容所达到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工作中 的经济分析与评价方法,培养具有宽广知识面和精尖钻专业知识技能的厚基础、 宽口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与实践参与,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 方法和手段,具备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技能。 3、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实践性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对所学基础理论的理解与分析方法的掌 握,达到教学相长、融会贯通的效果,并适时结合社会应用中知识技术更新与 所产生的新问题去寻找新的分析方法,更新教学知识体系与完善经济分析理论, 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因而,我们在实践教学中,一方面联系 现有大公司、建筑企业,以社会实际项目为题,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经 济效益评价、项目环境生态效益(国民经济可行性)分析与评价、项目投资风 险分析与决策等方面的课题研究;另一方面,通过模拟案例对可能发生或面临 的新问题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和理论假设探讨。 实践性教学通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建立和加深对技术经济分 析的基础性认识,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培养学生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的基 本能力。 实践性教学达到的效果:学生所作的项目分析研究结论被众多公司及企业 运用到实践决策中去。另外,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了经济分析与评价理论 的理解,同时对相应分析指标和参数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现行的经济评价建设 项目中普遍存在的弱化国民经济分析,只重视微观企业效益而不关注社会生态 效益这一现状有了深刻的认识。 实践性教学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施工企业的建筑施工装备技术经 济分析及资产评估等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为陕西达西瑞房地产公司撰 写的陕西信托住宅小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唐墓壁画 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学生应用建筑技术经济学的经济评价理论分析论证,取 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