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讲《文学写作》期末复习辅导 《文学写作》课程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已经接近完成。本讲是期末总复习 的一个辅导讲座。 《文学写作》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阶段的专业必修课程。从课程的重点 来讲,是介绍文学主要体裁的写作规律。由于大部分同学都已经离开学校多年, 因此,本课程也适当介绍一些基础写作的理论。所以,《文学写作》课是由基础写 作理论与文学写作理论组合而成。下面,我们简单回顾《文学写作》课程的主要 内容 第一章蓄势 第一节写作的性质与特点 写作的主观能动性特征 1、写作的个性化特征 2、写作的实践性特征 3、写作的创造性特征 二、写作的化生性特征 1、灵感的产生 2、构思阶段 三、写作的书面性特征 1、决定作者对写作对象的选择。 2、决定作者对文章结构形式的选择 决定作者对表达方式的选择 第二节作者的修养 、生活修养 1、生活修养指的是生活经验的积累与升华。 2、生活修养是写作的重要来源
十五讲 《文学写作》期末复习辅导 《文学写作》课程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已经接近完成。本讲是期末总复习 的一个辅导讲座。 《文学写作》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阶段的专业必修课程。从课程的重点 来讲,是介绍文学主要体裁的写作规律。由于大部分同学都已经离开学校多年, 因此,本课程也适当介绍一些基础写作的理论。所以,《文学写作》课是由基础写 作理论与文学写作理论组合而成。下面,我们简单回顾《文学写作》课程的主要 内容: 第一章 蓄势 第一节 写作的性质与特点 一、写作的主观能动性特征 1、写作的个性化特征 2、写作的实践性特征 3、写作的创造性特征 二、写作的化生性特征 1、灵感的产生 2、构思阶段 三、写作的书面性特征 1、决定作者对写作对象的选择。 2、决定作者对文章结构形式的选择。 3、决定作者对表达方式的选择。 第二节 作者的修养 一、生活修养 1、生活修养指的是生活经验的积累与升华。 2、生活修养是写作的重要来源
3、生活修养是写作者获取生活材料的源泉,也是激发写作者创造欲望的源泉。 4、生活修养是一种写作智慧 5、生活修养与写作成果中所包含的对生活的理解之间存在着一种正比例关 系 、学识修养 1、学识修养是写作的推动力 2、提高学识修养的过程也是学习写作的过程 三、思想修养 1、人的思想修养来源于他的人生修养和学识修养,同时又对人生修养和学识 修养产生起指导作用。 2、人生修养和学识修养只要善于运用,一般无所谓正确与错误的区别,而思 想修养却有着正确与错误、先进和落后、美好与丑恶的区别。 3、思想修养直接影响到写作成果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节作者的能力 、语感能力 1、语感能力与文章构思 2、语感能力与文字表达 3、语感能力与文章修改 二、思维能力 1、形象思维 2、抽象思维 三、想像能力 四、表达能力 第二章运思 第一节取材 、材料的概念、分类与作用
3、生活修养是写作者获取生活材料的源泉,也是激发写作者创造欲望的源泉。 4、生活修养是一种写作智慧。 5、生活修养与写作成果中所包含的对生活的理解之间存在着一种正比例关 系。 二、学识修养 1、学识修养是写作的推动力 2、提高学识修养的过程也是学习写作的过程 三、思想修养 1、人的思想修养来源于他的人生修养和学识修养,同时又对人生修养和学识 修养产生起指导作用。 2、人生修养和学识修养只要善于运用,一般无所谓正确与错误的区别,而思 想修养却有着正确与错误、先进和落后、美好与丑恶的区别。 3、思想修养直接影响到写作成果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节 作者的能力 一、语感能力 1、语感能力与文章构思 2、语感能力与文字表达 3、语感能力与文章修改 二、思维能力 1、形象思维 2、抽象思维 三、想像能力 四、表达能力 第二章 运思 第一节 取材 一、材料的概念、分类与作用
二、材料的搜集 (一)观察 (二)体验 (三)调查采访 (四)阅读 (五)实验 、材料的剪裁 (一)材料应与主题相统 (二)材料应该具有典型性 (三)材料应该真实 (四)材料应该新颖 第二节立意 主题的概念 二、主题的要求 (一)正确 (二)深刻 (三)鲜明 (四)集中 (五)新颖 、怎样提炼主题 一)提炼主题要求作者敢于大胆质疑索解 (二)提炼主题要求作者透过表象认清本质 (三)提炼主题要求作者宽思路、多角度思考问题 第三节构思 、构思的过程 1、构思探索期 2、构思定型期 结构的含义与原则
二、材料的搜集 (一)观察 (二)体验 (三)调查采访 (四)阅读 (五)实验 三、材料的剪裁 (一)材料应与主题相统一 (二)材料应该具有典型性 (三)材料应该真实 (四)材料应该新颖 第二节 立意 一、主题的概念 二、主题的要求 (一)正确 (二)深刻 (三)鲜明 (四)集中 (五)新颖 三、怎样提炼主题 (一)提炼主题要求作者敢于大胆质疑索解 (二)提炼主题要求作者透过表象认清本质 (三)提炼主题要求作者宽思路、多角度思考问题 第三节 构思 一、构思的过程 1、构思探索期 2、构思定型期 二、结构的含义与原则
(一)结构的含义 (二)结构的原则 1、要适应不同文体的特点 2、要符合表现对象的内在规律 3、要服从主题表达的需要 、结构的基本类型与内涵 (一)结构的基本类型 1、叙事类文体 2、议论类文体 3、说明类文体 (二)结构的内涵 1、开头与结尾 2、层次与段落 3、过渡与照应 第三章行文 第三节表达方式 叙述 (一)叙述的含义 (二)叙述的分类 、从语言的表现形式看,叙述可分为详细叙述和概括叙述两种。 2、从表现角度看,叙述可分为主观叙述与客观叙述 (三)叙述的方式 1、顺叙 2、倒叙 3、插叙 4、分叙 (四)叙述的要求 叙述要头绪清楚
(一)结构的含义 (二)结构的原则 1、要适应不同文体的特点 2、要符合表现对象的内在规律 3、要服从主题表达的需要 三、结构的基本类型与内涵 (一)结构的基本类型 1、叙事类文体 2、议论类文体 3、说明类文体 (二)结构的内涵 1、开头与结尾 2、层次与段落 3、过渡与照应 第三章 行文 第三节 表达方式 一、叙述 (一)叙述的含义 (二)叙述的分类 1、从语言的表现形式看,叙述可分为详细叙述和概括叙述两种。 2、从表现角度看,叙述可分为主观叙述与客观叙述。 (三)叙述的方式 1、顺叙 2、倒叙 3、插叙 4、分叙 (四)叙述的要求 1、叙述要头绪清楚
2、叙述要交代明白 3、叙述要重点突出 4、叙述要灵活运用各种叙述方法 二、描写 (一)描写的含义 (二)描写的分类 1、从方式方法上分,有细描和白描、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2、从表现对象上分,有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 (三)描写的要求 、目的明确。 2、特点鲜明。 3、形象逼真。 三、抒情 (一)抒情的含义 (二)抒情的方式 1、直接抒情 2、间接抒情 (三)抒情的要求 1、要有真情实感 2、要真挚自然 3、要具体生动 四、议论 (一)议论的含义 (二)议论的三要素 、论点 2、论据 3、论证 (三)论证方法
2、叙述要交代明白 3、叙述要重点突出 4、叙述要灵活运用各种叙述方法 二、描写 (一)描写的含义 (二)描写的分类 1、从方式方法上分,有细描和白描、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2、从表现对象上分,有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 (三)描写的要求 1、目的明确。 2、特点鲜明。 3、形象逼真。 三、抒情 (一)抒情的含义 (二)抒情的方式 1、直接抒情 2、间接抒情 (三)抒情的要求 1、要有真情实感 2、要真挚自然 3、要具体生动 四、议论 (一)议论的含义 (二)议论的三要素 1、论点 2、论据 3、论证 (三)论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