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171 表3.5外圆表面加工方案及其经济精度 加工方案 经济精度 表面粗糙度 适用范围 公差等级 Ra/wm 1粗车 T13-11 50-12.5 2粗车一半精车 T10-8 适用于除淬火 6.3-3.2 钢以外的金属材 3粗车一半精车一精车 IT8,IT7 1.6-0.8 料 4粗车一半精车一精车一滚压(或抛光) 8、T7 0.2-0.025 5粗车一半精车一磨削 T8、7 0.80-0.40 除不宜用于有 色金属外,主要 6粗车一半精车一粗磨一精磨 7、T6 0.40-0.10 话用于淬火钢件 7粗车一半精车一粗磨一精磨一超精加工 IT5 0.10-0.012 的加工 8粗车一半精车一精车一金刚石车 T6、T 0.40-0.025 主要用于有色金属 9粗车一半精车一粗磨一精磨一镜面磨 T5以上BQ5-02s 主要用平高精 10粗车一半精车一精车一精磨一研磨 15以上B0.10-0.05 度要求的钢件加 11粗车一半精车一精车一精磨一粗研一抛光吓以上 0.40-0.05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工艺水平的提高,同一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精度和 表面质量也会相应提高。例如,外圆磨床一般可达T7级公差和Ra0.4μm的 表面粗糙度,但在采取适当措施提高磨床精度、抗振性,并改进磨削工艺后,可加 工出T5和Ra0.1~0.012m的外圆表面。用金刚石车削,也能获得Ra≤ 0.01um的表面。另外,在大批量生产中,为了保证高的生产率和高的成品率, 常把原来能加工较小表面粗糙度值的方法用于加工表面粗糙度值要求较大的表 面。例如,连杆加工中用珩磨来获得Ra0.8um的表面粗糙度值:曲轴加工中采 用超精研磨来获得Ra0.4um的表面粗糙度值。 表3.6内孔表面加工方案及其经济精度 经济精度表面粗糙度 加工方案 适用范围 公差等级 Ra/um 1钻 T13-11 ≥12.5 2钻一扩 T11、T10 12.5-6.3 加工未淬火钢及 3钻一扩一铰 铸铁的实心,毛坏 9、T8 3.2-1.60 也可用于加工有色 4钻一扩一粗铰一精铰 IT7 1.6-0.80 金属(所得表面粗 5钻一铰 T10-8 6.3-1.60 糙度Ra值稍大) 6钻一粗铰一精铰 T8、T7 1.60-0.80
!" #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 表 !! " 外圆表面加工方案及其经济精度 序 号 加 工 方 案 经济精度 公差等级 表面粗糙度 "#$ !! 适 用 范 围 " 粗车 #$"% &"" ’( &")* ’ ) 粗车—半精车 #$"( &+ ,* % &%* ) % 粗车—半精车—精车 #$+、#$- "* , &(* + . 粗车—半精车—精车—滚压(或抛光) #$+、#$- (* ) &(* ()’ 适用于除淬火 钢以外的金属材 料 ’ 粗车—半精车—磨削 #$+、#$- (* +( &(* .( , 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 (* .( &(* "( - 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超精加工 #$’ (* "( &(* (") 除不宜用于有 色金属外,主要 适用于淬火钢件 的加工 + 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 #$,、#$’ (* .( &(* ()’ 主要用于有色金属 0 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镜面磨 #$’ 以上 "% (!(’ &(!()’ "( 粗车—半精车—精车—精磨—研磨 #$’ 以上 "% (! "( &(! (’ "" 粗车—半精车—精车—精磨—粗研—抛光 #$’ 以上 "% (! .( &(! (’ 主要用于高精 度要求的钢件加 工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工艺水平的提高,同一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精度和 表面质量也会相应提高。例如,外圆磨床一般可达 #$- 级公差和 "# (! . !! 的 表面粗糙度,但在采取适当措施提高磨床精度、抗振性,并改进磨削工艺后,可加 工出 #$’ 和 "# (! " & (! (") !! 的外圆表面。用金刚石车削,也能获得 "#! (! (" !! 的表面。另外,在大批量生产中,为了保证高的生产率和高的成品率, 常把原来能加工较小表面粗糙度值的方法用于加工表面粗糙度值要求较大的表 面。例如,连杆加工中用珩磨来获得 "# (! + !! 的表面粗糙度值;曲轴加工中采 用超精研磨来获得 "# (! . !! 的表面粗糙度值。 表 !! $ 内孔表面加工方案及其经济精度 序 号 加 工 方 案 经济精度 公差等级 表面粗糙度 "#$ !! 适 用 范 围 " 钻 #$"% &"" #")! ’ ) 钻—扩 #$""、#$"( ")* ’ &,* % % 钻—扩—铰 #$0、#$+ %* ) &"* ,( . 钻—扩—粗铰—精铰 #$- "! , &(! +( ’ 钻—铰 #$"( &+ ,* % &"* ,( , 钻—粗铰—精铰 #$+、#$- "* ,( &(* +( 加工未淬火钢及 铸铁的实心毛坯, 也可用于加工有色 金属(所得表面粗 糙度 "# 值稍大)
172第3章工艺规程设计 续表 经济精度 加工方案 表面粗糙度 适用范围 公差等级 Ra/pm 7钻一(扩)一拉 四-7 1.60-0.10 大批量生产 8粗镗(或扩孔) T13-11 12.5-6.3 9粗镗(扩)一半精镗(精扩) T9、T8 3.20-1.60 除淬火钢外的各 种钢材,毛坯上已 10粗镗(扩)一半精镗(精扩)一精镗(铰) T8、T7 1.60-0.80 有铸出或锻出孔 11粗镗(扩)一半精镗(精扩)一精镗一浮动镗 T7、T60.80-0.40 12粗镗(扩)一半精镗一磨 T8、T7 0.80-0.20 主要用于淬火钢,不 13粗镗(扩)一半精镗一粗磨一精磨 7、T6 0.20-0.10 宜用于有色金属 14粗磨一半精磨一精磨一金刚镗 T7、T60.40-0.05 主要用于有色金属。 15钻一(扩)一粗铰一精铰一珩磨 Tm、T6 0.20-0.025 精度要求很高的 孔,若以研磨代替 16钻一(扩)一拉一珩磨 T7、T6 0.20-0.025 珩磨,精度可达T6 以上,Ra可达0.10 17粗镗一半精镗一精镗一珩磨 T7、T6 0.20-0.025 -0.01 (2)根据工件材料的性质及热处理,选用相应的加工方法 例如,钢淬火后应用磨削方法加工,不能用镗削或较削,而有色金属则不能 用磨削,应采用金刚镗削或高速精细车削的方法进行精加工。 (3)充分考虑工件的结构和尺寸 例如,回转体类零件的孔的加工常用车削或磨削:而箱体类零件的孔,一般 采用铰削或镗削。孔径小时,宜采用较削:孔径大时,用镗削。 表3.7平面加工方案及其经济精度 加工方案 经济精度表面粗糙度 适用范围 公差等级 Ra/pm 1粗车一半精车 T10-8 63-3.2 2粗车一半精车一精车 适用于工件的 IT8,IT7 1.6-0.8 端面加工 3粗车一半精车一磨 T8-6 0.8-0.2 4粗刨(或粗铣)一精刨(或精铣) T9、T8 6.3-16 5粗刨(或粗铣)一精侧(或精铣)一刮研 T7、T6 0.8-0.1 般未淬硬表面 6粗刨(或粗铣)一精侧(或精铣)一宽刀精刨7、T6 0.8-0.2
!"# 第 % 章 工艺规程设计 续表 序 号 加 工 方 案 经济精度 公差等级 表面粗糙度 !"# !! 适 用 范 围 " 钻—(扩)—拉 #$% &" ’$ () &)$ ’) 大批量生产 * 粗镗(或扩孔) #$’+ &’’ ’,$ - &($ + % 粗镗(扩)—半精镗(精扩) #$%、#$* +. ,) &’. () ’) 粗镗(扩)—半精镗(精扩)—精镗(铰) #$*、#$" ’$ () &)$ *) ’’ 粗镗(扩)—半精镗(精扩)—精镗—浮动镗 #$"、#$( )$ *) & )$ /) 除淬火钢外的各 种钢材,毛坯上已 有铸出或锻出孔 ’, 粗镗(扩)—半精镗—磨 #$*、#$" ). *) & ). ,) ’+ 粗镗(扩)—半精镗—粗磨—精磨 #$"、#$( )$ ,) & )$ ’) 主要用于淬火钢,不 宜用于有色金属 ’/ 粗磨—半精磨—精磨—金刚镗 #$"、#$( ). /) & ). )- 主要用于有色金属。 ’- 钻—(扩)—粗铰—精铰—珩磨 #$"、#$( ). ,) &). ),- ’( 钻—(扩)—拉—珩磨 #$"、#$( ). ,) &). ),- ’" 粗镗—半精镗—精镗—珩磨 #$"、#$( ). ,) &). ),- 精度 要 求 很 高 的 孔,若以研磨代替 珩磨,精度可达 #$( 以上,!" 可达 )$ ’) &)$ )’ (,)根据工件材料的性质及热处理,选用相应的加工方法 例如,钢淬火后应用磨削方法加工,不能用镗削或铰削,而有色金属则不能 用磨削,应采用金刚镗削或高速精细车削的方法进行精加工。 (+)充分考虑工件的结构和尺寸 例如,回转体类零件的孔的加工常用车削或磨削;而箱体类零件的孔,一般 采用铰削或镗削。孔径小时,宜采用铰削;孔径大时,用镗削。 表 !$ " 平面加工方案及其经济精度 序 号 加 工 方 案 经济精度 公差等级 表面粗糙度 !"# !! 适 用 范 围 ’ 粗车—半精车 #$’) &* ($ + &+$ , , 粗车—半精车—精车 #$*、#$" ’. ( &). * + 粗车—半精车—磨 #$* & #$( ). * &). , 适用于工件的 端面加工 / 粗刨(或粗铣)—精刨(或精铣) #$%、#$* (. + &’. ( - 粗刨(或粗铣)—精刨(或精铣)—刮研 #$"、#$( ). * &). ’ ( 粗刨(或粗铣)—精刨(或精铣)—宽刀精刨 #$"、#$( ). * &). , 一般未淬硬表面
3.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173 续表 经济精度 字号 表面粗糙度 加工方案 公差等级 Ra/pm 适用范围 7粗刨或粗铣)一精刨或精铣)一粗磨一精磨m-5 0.4-0.1 除有色金属 粗创(或粗铣)一精创(或精铣)一粗磨一 外,主要适用于 0.1-0.012 精磨一超精磨 淬火钢件的加工 大量生产较 9粗铣一拉 m8-6 0.8-0.2 小平面 10粗铣一精铣一粗磨一精磨一镜面磨 T5以上 0.2-0.025 主要用于高精 11粗铣一精铣一精磨一研磨 T5以上 0.1-0.05 度的钢件加工 表3.8轴线平行孔系的位置精度(经济精度) 两孔轴线间的距离 两孔轴线间的距离 加工 加工 方法 定位工具 误差或从孔轴线到 误差或从孔轴线到 方法 定位工具 平面的距离误差 平面的距离误差 立钻或摇臂 用钻模 0.2-0.1 用镗模 0.08-0.05 钻上钻孔 按画线 3.0-1.0 按定位样板 0.2-0.08 立钻或摇臂 用镗模 按定位器的 0.05-0.03 0.06-0.04 钻上镗孔 指示读数 按画线 2.0-1.0 车床上镗孔用带有滑座 0.3-0.1 的角尺 坐标镗床上 卧式镗床上镗孔 用块规 0.1-0.05 用游标尺 0.4-0.2 用内径规或 用光学仪器 0.015-0.004 0.25-0.05 镗孔 用塞尺 金刚镗床上 用程序控制 镗孔 0.02-0.008 0.05-0.04 的坐标装置 多轴组合机 床上镗孔 用镗模 0.05-0.03 按画线 0.6-0.4 (4)结合生产类型考虑生产率和经济性 大批量生产时,应采用高效的先进工艺,如平面和孔采用拉削代替普通的 铣、刨和镗孔。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可以考虑从根本上改变毛坯的形态,从而大大 减少切削加工的工作量。例如,用粉末冶金来制造油泵齿轮,用石蜡铸造柴油机 上的小零件等。在单件小批生产中,常采用通用设备、通用工艺装备及一般的加 工方法,避免盲目地采用高效加工方法和专用设备而造成经济损失。 (5)考虑现有生产条件
!" #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 续表 序 号 加 工 方 案 经济精度 公差等级 表面粗糙度 !"# !! 适 用 范 围 " 粗刨(或粗铣)—精刨(或精铣)—粗磨—精磨 #$" % & ’$ ( % ’$ ) * 粗刨(或粗铣)—精刨(或精铣)—粗磨— 精磨—超精磨 #$& ’$ ) % ’$ ’)+ 除 有 色 金 属 外,主要适用于 淬火钢件的加工 - 粗铣一拉 #$* % . ’$ * % ’$ + 大 量 生 产 较 小平面 )’ 粗铣—精铣—粗磨—精磨—镜面磨 #$& 以上 ’$ + % ’$ ’+& )) 粗铣—精铣—精磨—研磨 #$& 以上 ’$ ) % ’$ ’& 主要用于高精 度的钢件加工 表 !$ " 轴线平行孔系的位置精度(经济精度) 加工 方法 定位工具 两孔轴线间的距离 误差或从孔轴线到 平面的距离误差 加工 方法 定位工具 两孔轴线间的距离 误差或从孔轴线到 平面的距离误差 立钻或摇臂 钻上钻孔 用钻模 ’$ + % ’$ ) 按画线 /$ ’ % )$ ’ 立钻或摇臂 钻上镗孔 用镗模 ’$ ’& % ’$ ’/ 车床上镗孔 按画线 +$ ’ % )$ ’ 用带有滑座 的角尺 ’$ / % ’$ ) 坐标镗床上 镗孔 用光学仪器 ’$ ’)& % ’$ ’’( 金刚镗床上 镗孔 ’$ ’+ % ’$ ’’* 多轴组合机 床上镗孔 用镗模 ’$ ’& % ’$ ’/ 卧 式 镗 床 上 镗 孔 用镗模 ’$ ’* % ’$ ’& 按定位样板 ’$ + % ’$ ’* 按定位器的 指示读数 ’$ ’. % ’$ ’( 用块规 ’$ ) % ’$ ’& 用游标尺 ’$ ( % ’$ + 用内径规或 用塞尺 ’$ +& % ’$ ’& 用程序控制 的坐标装置 ’$ ’& % ’$ ’( 按画线 ’$ . % ’$ ( (()结合生产类型考虑生产率和经济性 大批量生产时,应采用高效的先进工艺,如平面和孔采用拉削代替普通的 铣、刨和镗孔。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可以考虑从根本上改变毛坯的形态,从而大大 减少切削加工的工作量。例如,用粉末冶金来制造油泵齿轮,用石蜡铸造柴油机 上的小零件等。在单件小批生产中,常采用通用设备、通用工艺装备及一般的加 工方法,避免盲目地采用高效加工方法和专用设备而造成经济损失。 (&)考虑现有生产条件
174第3章工艺规程设计 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挖掘企业潜力,发挥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考虑不 断改进现有的加工方法和设备,采用新技术和提高工艺水平,考虑设备负荷的平 衡等。有时,还应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加工表面的物理力学性能的特殊要求 工件重量等。 例如,某一孔的加工精度为T7级,粗糙度值为Ra3.2~1.6um,查表3.6 可有四种加工方案:①钻一扩一铰一精铰:②粗镗一半精镗一精镗:③粗镗 半精镗一粗磨一精磨:④钻一(扩)一拉。 方案①用得最多,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常用在自动机床或组合机床上,在成批 生产中常用在立钻、摇臂钻、六角车床等连续进行各个工步加工的机床上。该方 案一般用于加工小于30mm的孔径,工件材料为未淬火钢或铸铁,不适于加工 大孔径,否则刀具过于笨重。 方案②用于加工毛坯本身有铸出或锻出的孔,但其直径不宜太小,否则因镗 杆太细容易发生变形而影响加工精度。箱体零件的孔加工常用这种加工方案。 方案③适用于淬火的工件。 方案④适用于成批或大量生产的中小型零件,其材料为未淬火钢、铸铁及有 色金属,且要求轴向刚性较好。 2.加工阶段的划分 对于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和粗糙度值要求较低的零件,通常将工艺过程划分 为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三个阶段,当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特别高时,还 应增加光整加工和超精密加工阶段。 粗加工阶段应尽快切除零件各个表面的大部分加工余量。这个阶段的主要 问题是如何获得高的生产率, 半精加工阶段继续减少加工余量,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作准备,同时完成 些次要表面的加工,如钻孔、攻螺纹、铣键槽等。 精加工阶段使各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要求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光整加工和超精密加工阶段是对要求特别高的零件增设的加工阶段,主要 是为了降低表面粗糙度值,进一步提高尺寸精度。 将工艺过程划分粗、精加工阶段的原因是: 1)保证加工质量工件在粗加工时切除的余量大,产生的切削力和切削热 也大,同时需要的夹紧力也较大,因而造成工件受力变形和热变形。另外,经过 粗加工后工件的内应力要重新分布,也会使工件发生变形。若不分阶段连续进 行加工,就无法避免和消除上述原因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划分加工阶段后,粗加 工造成的误差,可以通过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得以修正,并逐步提高零件的加工精 度和表面质量。 2)合理使用设备粗加工阶段可以使用功率大、刚性好、精度低、效率高的
!"# 第 % 章 工艺规程设计 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挖掘企业潜力,发挥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考虑不 断改进现有的加工方法和设备,采用新技术和提高工艺水平,考虑设备负荷的平 衡等。有时,还应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加工表面的物理力学性能的特殊要求、 工件重量等。 例如,某一孔的加工精度为 !"# 级,粗糙度值为 !"$# % & ’# ( !),查表 $# ( 可有四种加工方案:" 钻—扩—铰—精铰;# 粗镗—半精镗—精镗;$ 粗镗— 半精镗—粗磨一精磨;% 钻—(扩)—拉。 方案"用得最多,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常用在自动机床或组合机床上,在成批 生产中常用在立钻、摇臂钻、六角车床等连续进行各个工步加工的机床上。该方 案一般用于加工小于 $* )) 的孔径,工件材料为未淬火钢或铸铁,不适于加工 大孔径,否则刀具过于笨重。 方案#用于加工毛坯本身有铸出或锻出的孔,但其直径不宜太小,否则因镗 杆太细容易发生变形而影响加工精度。箱体零件的孔加工常用这种加工方案。 方案$适用于淬火的工件。 方案%适用于成批或大量生产的中小型零件,其材料为未淬火钢、铸铁及有 色金属,且要求轴向刚性较好。 %# 加工阶段的划分 对于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和粗糙度值要求较低的零件,通常将工艺过程划分 为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三个阶段,当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特别高时,还 应增加光整加工和超精密加工阶段。 粗加工阶段应尽快切除零件各个表面的大部分加工余量。这个阶段的主要 问题是如何获得高的生产率。 半精加工阶段继续减少加工余量,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作准备,同时完成一 些次要表面的加工,如钻孔、攻螺纹、铣键槽等。 精加工阶段使各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要求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光整加工和超精密加工阶段是对要求特别高的零件增设的加工阶段,主要 是为了降低表面粗糙度值,进一步提高尺寸精度。 将工艺过程划分粗、精加工阶段的原因是: ’)保证加工质量 工件在粗加工时切除的余量大,产生的切削力和切削热 也大,同时需要的夹紧力也较大,因而造成工件受力变形和热变形。另外,经过 粗加工后工件的内应力要重新分布,也会使工件发生变形。若不分阶段连续进 行加工,就无法避免和消除上述原因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划分加工阶段后,粗加 工造成的误差,可以通过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得以修正,并逐步提高零件的加工精 度和表面质量。 %)合理使用设备 粗加工阶段可以使用功率大、刚性好、精度低、效率高的
3.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175 机床:精加工阶段则要求使用精度高的机床。这样各得其所,有利于充分发挥粗 加工机床的动力,又有利于长期保持精加工机床的精度。 3)便于安排热处理工序划分加工阶段可以在各个阶段中插入必要的热 处理工序,使冷热加工配合得更好。实际上,加工中常常是以热处理作为加工分 阶段的界线。如在粗加工之后进行去除内应力的时效处理,在半精加工后进行 淬火处理等。 4)便于及时发现毛坯缺陷,保护精加工表面在粗加工阶段,由于切除的 金属余量大,可以及早发现毛坯的缺陷(夹渣、气孔、砂眼等),便于及时修补或 决定报废,避免继续加工而造成工时和费用的浪费。而精加工表面安排在后面 加工,可保护其不受损坏。 当然,加工阶段的划分不是绝对的,例如加工重型零件时,由于装夹吊运不 方便,一般不划分加工阶段,在一次安装中完成全部粗加工和精加工。为提高加 工的精度,可在粗加工后松开工件,让其充分变形,再用较小的力夹紧工件进行 精加工,以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另外,如果工件的加工质量要求不高,工件的 刚度足够,毛坯的质量较好且切除的余量不多,则可不必划分加工阶段。 应当指出,加工阶段的划分是针对零件加工的整个过程而言的,是针对主要 加工表面而划分的,而不能从某一表面的加工或某一工序的性质来判断。例如, 工件的定位基准,在半精加工甚至粗加工阶段就应加工得很精确,而某些钻小孔 的粗加工工序,又常常安排在精加工阶段。 3.工序集中与工序分散 在选定了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和划分加工阶段之后,还要将工艺过程划分为 若干工序。划分工序时有两个不同的方法,即工序的集中和工序的分散。 工序集中就是将工件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内完成,此时工艺路线短 工序数目少,每道工序加工的内容多。 工序集中的工艺特点是减少了工件装夹次数,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出多个表 面,有利于提高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减少工序间运输,缩短生产周期,减少设 备数量,从而相应地减少操作工人和生产面积。工序集中有利于采用高生产率 的先进或专用设备、工艺装备,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率,但设备的一次性投资大, 工艺装备复杂。 工序分散就是将工件的加工内容分散在较多的工序内完成,此时工艺路线 长,工序数目多,每道工序加工的内容少。工序分散的工艺特点是设备、工装比 较简单,调整、维护方便:生产准备工作量少:每道工序的加工内容少,便于选择 最合理的切削用量:设备数量多,操作人员多,占用生产面积大,组织管理工作量 大。 工序集中和分散的程度应对生产规模、零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和设备等
!" #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 机床;精加工阶段则要求使用精度高的机床。这样各得其所,有利于充分发挥粗 加工机床的动力,又有利于长期保持精加工机床的精度。 !)便于安排热处理工序 划分加工阶段可以在各个阶段中插入必要的热 处理工序,使冷热加工配合得更好。实际上,加工中常常是以热处理作为加工分 阶段的界线。如在粗加工之后进行去除内应力的时效处理,在半精加工后进行 淬火处理等。 #)便于及时发现毛坯缺陷,保护精加工表面 在粗加工阶段,由于切除的 金属余量大,可以及早发现毛坯的缺陷(夹渣、气孔、砂眼等),便于及时修补或 决定报废,避免继续加工而造成工时和费用的浪费。而精加工表面安排在后面 加工,可保护其不受损坏。 当然,加工阶段的划分不是绝对的,例如加工重型零件时,由于装夹吊运不 方便,一般不划分加工阶段,在一次安装中完成全部粗加工和精加工。为提高加 工的精度,可在粗加工后松开工件,让其充分变形,再用较小的力夹紧工件进行 精加工,以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另外,如果工件的加工质量要求不高,工件的 刚度足够,毛坯的质量较好且切除的余量不多,则可不必划分加工阶段。 应当指出,加工阶段的划分是针对零件加工的整个过程而言的,是针对主要 加工表面而划分的,而不能从某一表面的加工或某一工序的性质来判断。例如, 工件的定位基准,在半精加工甚至粗加工阶段就应加工得很精确,而某些钻小孔 的粗加工工序,又常常安排在精加工阶段。 !! 工序集中与工序分散 在选定了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和划分加工阶段之后,还要将工艺过程划分为 若干工序。划分工序时有两个不同的方法,即工序的集中和工序的分散。 工序集中就是将工件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内完成,此时工艺路线短, 工序数目少,每道工序加工的内容多。 工序集中的工艺特点是减少了工件装夹次数,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出多个表 面,有利于提高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减少工序间运输,缩短生产周期,减少设 备数量,从而相应地减少操作工人和生产面积。工序集中有利于采用高生产率 的先进或专用设备、工艺装备,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率,但设备的一次性投资大, 工艺装备复杂。 工序分散就是将工件的加工内容分散在较多的工序内完成,此时工艺路线 长,工序数目多,每道工序加工的内容少。工序分散的工艺特点是设备、工装比 较简单,调整、维护方便;生产准备工作量少;每道工序的加工内容少,便于选择 最合理的切削用量;设备数量多,操作人员多,占用生产面积大,组织管理工作量 大。 工序集中和分散的程度应对生产规模、零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和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