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与一维条形码的区别是,它的信息以点的方式在x轴和y轴方向上同时分布。它除了可 以存储字符、数字以外,还可以存储图形、生硬等一切可以数字化的信息,存储数据量很大 同时,它还具有信息存储成本低、可以用便携式识读设备直接读取内容而无须领结数据库、 信息一旦存入其中就无法更改、能对污染的信息进行修复还原等特点 ②二维条形码从“质”上提高了条形码的应用水平,从“量”上拓宽了条形码的应用领 域。将二维条形码应用在身份证、护照和机动车驾驶证等重要证件上后,因为二维条形码可 以存储个人照片、声音、指纹、虹膜、基因状况等综合信息,假冒分子就很难得逞。二维条 形码除了能“慧眼识人”以外,还能准确“认物”。将二维条形码应用在药物、高档家用电 器等物品上后,因为二维条形码可以存储产地、生产厂家、品牌、质量指标、生产批号、安 全性能等综合信息,伪劣产品就休想蒙混过关。在不与网络相连时,便携式识读设备读取的 内容上传到有关数据库,以便“跟踪”某一物件流向。比如,有关机构可采用二维条形码为 树木、邮件、汽车、军需物资、货运物品等制作“身份证”,使人们对它们的变化和流通情 况了如指掌。此外,二维条形码还可应用在对管理程度要求较高的应行、工商、税务和海关 等系统。 ③目前,二维条形码的应用远没有一维条形码普及。原因之一是由于现有的各种二维条 形码制在信息密度、编码语言、外形比例、识读成本等方面还存在技术缺陷,原因之二是世 界上仅有极少数几个科技发达国家才拥有二维条形码的底层核心技术知识产权 ④中国是汉语的最大使用国,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十分需要创建一种既适合中国国 情、又适应国际流通的二维条形码码制。最近,上海龙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成功的“龙 贝二维条形码”,具有很高的信息密度,很安全的加密功能,很灵活的外形比例、多向编码 —译码功能和很强的抗畸变功能,能适用许多种类的识读器,可使用多达32种语言系统。 “龙贝二维条形码”是我国拥有完全的底层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编码一一解码和识别系 统 ⑤“龙贝二维条形编码”已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应用。比如,从2003年8月1日起, 全国127个机场统一使用了印有6平方厘米面积的的“龙贝二维条形编码”的机动车驾驶证。 将该驾驶证插入小巧轻便的识读器后,显示屏上就会立即显示出中英文两种文字表示的详尽 个人基本信息和一张16384像素的个人彩色照片。而美国目前最先进的二维条形码证件“肯 塔基州汽车驾驶证”上的二维条形码,面积为18.2平方厘米,其中存储的信息,除了简要 的个人英文资料外,仅有一张2250像素的黑白照片。 11.给下面加着重号的字注音。(2分) ①蒙混()②畸变() 12.文章第①段加线部分有用词不当的语病,请找出来并修改。(2分) 答:将 改为 13.文章主要说明二维条形码,为什么要先说明一维条形码?(2分) 14.二维条形码和一维条形码相比,有哪些进步?(3分) 答答答6答答 请简要概括文章第③段文字所说明的内容。(2分) 16.我国自主开发的“龙贝二维条形编码”具有哪些特点?(2分) 17.文章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意在说明什么?(4分) 18.文章第②段运用了“慧眼识人”、“认物”、“跟踪”“身份证”等词语,有什么 表达作用?(2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20分) 我看到了一条河 童年在我的记忆中比较模糊,但其中有几个片段却令我记忆犹新 我4岁那年,有一次,妈妈开车带我回家。路上,她让我在离家几英里(1英里约合
史。与一维条形码的区别是,它的信息以点的方式在 x 轴和 y 轴方向上同时分布。它除了可 以存储字符、数字以外,还可以存储图形、生硬等一切可以数字化的信息,存储数据量很大。 同时,它还具有信息存储成本低、可以用便携式识读设备直接读取内容而无须领结数据库、 信息一旦存入其中就无法更改、能对污染的信息进行修复还原等特点。 ②二维条形码从“质”上提高了条形码的应用水平,从“量”上拓宽了条形码的应用领 域。将二维条形码应用在身份证、护照和机动车驾驶证等重要证件上后,因为二维条形码可 以存储个人照片、声音、指纹、虹膜、基因状况等综合信息,假冒分子就很难得逞。二维条 形码除了能“慧眼识人”以外,还能准确“认物”。将二维条形码应用在药物、高档家用电 器等物品上后,因为二维条形码可以存储产地、生产厂家、品牌、质量指标、生产批号、安 全性能等综合信息,伪劣产品就休想蒙.混过关。在不与网络相连时,便携式识读设备读取的 内容上传到有关数据库,以便“跟踪”某一物件流向。比如,有关机构可采用二维条形码为 树木、邮件、汽车、军需物资、货运物品等制作“身份证”,使人们对它们的变化和流通情 况了如指掌。此外,二维条形码还可应用在对管理程度要求较高的应行、工商、税务和海关 等系统。 ③目前,二维条形码的应用远没有一维条形码普及。原因之一是由于现有的各种二维条 形码制在信息密度、编码语言、外形比例、识读成本等方面还存在技术缺陷,原因之二是世 界上仅有极少数几个科技发达国家才拥有二维条形码的底层核心技术知识产权。 ④中国是汉语的最大使用国,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十分需要创建一种既适合中国国 情、又适应国际流通的二维条形码码制。最近,上海龙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成功的“龙 贝二维条形码”, 具有很高的信息密度,很安全的加密功能,很灵活的外形比例、多向编码 ——译码功能和很强的抗畸.变功能 ,能适用许多种类的识读器,可使用多达 32 种语言系统。 “龙贝二维条形码”是我国拥有完全的底层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编码——解码和识别系 统。 ⑤“龙贝二维条形编码”已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应用。比如,从 2003 年 8 月 1 日起, 全国 127 个机场统一使用了印有 6 平方厘米面积的的“龙贝二维条形编码”的机动车驾驶证。 将该驾驶证插入小巧轻便的识读器后,显示屏上就会立即显示出中英文两种文字表示的详尽 个人基本信息和一张 16384 像素的个人彩色照片。而美国目前最先进的二维条形码证件“肯 塔基州汽车驾驶证”上的二维条形码,面积为 18.2 平方厘米,其中存储的信息,除了简要 的个人英文资料外,仅有一张 2250 像素的黑白照片。 11.给下面加着重号的字注音。(2 分) ①蒙.混( ) ②畸.变( ) 12.文章第①段加线部分有用词不当的语病,请找出来并修改。(2 分) 答:将 改为 13.文章主要说明二维条形码,为什么要先说明一维条形码?(2 分) 答: 14.二维条形码和一维条形码相比,有哪些进步? (3 分) 答: 15.请简要概括文章第③段文字所说明的内容。(2 分) 答: 16.我国自主开发的“龙贝二维条形编码”具有哪些特点?(2 分) 答: 17.文章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意在说明什么?(4 分) 答 18.文章第②段运用了“慧眼识人”、 “认物”、 “跟踪”、“身份证”等词语,有什么 表达作用?(2 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20 分) 我看到了一条河 童年在我的记忆中比较模糊,但其中有几个片段却令我记忆犹新。 我 4 岁那年,有一次,妈妈开车带我回家。路上,她让我在离家几英里(1 英里约合
1.6公里)的农田边下车,然后自己找回家。虽然那次以我彻底迷路而告终,但此事对我影 响很大。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从小就乐于寻找挑战。 刚开始学游泳时,我大概有四五岁。我们全家和朱迪斯姑姑、温迪姑姑、乔姑父一起在 德文郡(du) 假。我最喜欢朱迪斯姑姑。她在假期开始时和我打赌,如果我能在假期 结束时学会游泳,就给我10先令(先令是英国旧币,10先令相当于半个英镑)。于是我每 天泡在冰冷的海浪里,一练就是几个小时。但是到最后一天,我仍然没有学会游泳。我最多 只能挥舞着手臂,脚在水里跳来跳去。 “没关系,里克,”朱迪斯姑姑说,“明年再来。” 但是我决心不让她等到下一年,再说我也担心明年朱迪斯姑姑就会忘了我们打赌的事 从德文郡开车到家要12小时。出发那天,我们很早起身,把行李装上车,早早地启程了。 乡间的道路很窄,汽车一辆接一辆,慢吞吞地往前开。车里又挤又闷,大家都想快点儿到家 但是,这时我看到了一条河 “爸爸,停一下车好吗?”我说。这条河是我最后的机会,我坚信自己能赢到朱迪斯 姑姑的10先令。“请停车!”我大叫起来。爸爸从倒车镜里看了看我,减慢速度,把车停在 路边的草地上 “里克看见一条河,”妈妈说,“他想再试一次游泳。 “可我们不是要抓紧时间赶路吗?”温迪姑姑抱怨说,“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程呢!” “温迪,给小家伙一次机会嘛,”朱迪斯姑姑说,“反正输的也是我的10先令。 我脱下衣服,穿着短裤往河边跑去。我不敢停步,怕大人们改变主意。但离水越近, 我越没信心,等我跑到河边时,自己也害怕极了。河面上水流很急,发出很大的声响,河中 央一团团泡沫迅速向下游奔去。我在灌木丛中找到一处被牛踏出的缺口,趟水走到较深的地 爸爸、妈妈、妹妹琳蒂、朱迪斯姑姑、温迪姑姑和乔姑父都站在岸边看我的表演。女士 们身着法兰绒衣裙,绅士们穿着休闲夹克,打着领带。爸爸叼着他的烟斗,看上去毫不担心 妈妈一如(j) 往地向我投来鼓励的微笑。 我定下神来,迎着水流,一个猛子扎了下去。但是好景不长,我感到自己在迅速下沉。 我的腿在水里无用地乱蹬,急流把我冲向相反的方向。我无法呼吸,呛了几口水。我想把头 探出水面,但四周一片空虚,没有借力的地方。我又踢又扭,然而毫无进展 就在这时,我踩到了一块石头,用力一蹬,总算浮出了水面。我深吸了口气,这口气 让我镇定下来,我一定要赢那10先令。 我慢慢地蹬腿,双臂划水,突然我发现自己正游过河面。我仍然忽上忽下,姿势完全 不对,但我成功了,我能游泳了!我不顾湍急的水流,骄傲地游到河中央。透过流水的怒吼 声,我似乎听见大家拍手欢呼的声音。等我终于游回岸边,在50米以外的地方爬上岸时, 我看到朱迪斯姑姑正在大手提袋里找她的钱包。我拨开带刺的荨麻,向他们跑去。我也许很 冷,也许浑身是泥,也许被荨麻扎得遍体鱗伤,但我会游泳了 给你,里克,”朱迪斯姑姑说,“干得好。”我看着手里的10先令,棕色的纸币又 大又新。我从没见过这么多钱,这可是一笔巨款 爸爸紧紧地拥抱了我,然后说:“好了,各位,我们上路吧!”直到那个时候,我才 发现爸爸浑身透湿,水珠正不断地从他的衣角上滴下来。原来他一直跟在我身后游 19.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①(d) 假 ②一如(j) 20.文章中加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21.文章叙述了“我”童年的“几个片断”?请简要概括。(3分) 答: 22.为什么我对童年的“几个片断”记忆犹新?(3分) 2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你认为哪个句子表达效果更好?请说出理由。(3分) ①我也许很冷,也许浑身是泥,也许被荨麻扎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 ②我很冷,浑身是泥,被荨麻扎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 24.谈谈你对“我看到了一条河”这个题目的理解。(3分)
1.6 公里)的农田边下车,然后自己找回家。虽然那次以我彻底迷路而告终,但此事对我影 响很大。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从小就乐于寻找挑战。 刚开始学游泳时,我大概有四五岁。我们全家和朱迪斯姑姑、温迪姑姑、乔姑父一起在 德文郡(dù) 假。我最喜欢朱迪斯姑姑。她在假期开始时和我打赌,如果我能在假期 结束时学会游泳,就给我 10 先令(先令是英国旧币,10 先令相当于半个英镑)。于是我每 天泡在冰冷的海浪里,一练就是几个小时。但是到最后一天,我仍然没有学会游泳。我最多 只能挥舞着手臂,脚在水里跳来跳去。 “没关系,里克,” 朱迪斯姑姑说,“明年再来。” 但是我决心不让她等到下一年,再说我也担心明年朱迪斯姑姑就会忘了我们打赌的事。 从德文郡开车到家要 12 小时。出发那天,我们很早起身,把行李装上车,早早地启程了。 乡间的道路很窄,汽车一辆接一辆,慢吞吞地往前开。车里又挤又闷,大家都想快点儿到家。 但是,这时我看到了一条河。 “爸爸,停一下车好吗?”我说。这条河是我最后的机会,我坚信自己能赢到朱迪斯 姑姑的 10 先令。“请停车!”我大叫起来。爸爸从倒车镜里看了看我,减慢速度,把车停在 路边的草地上。 “里克看见一条河,”妈妈说,“他想再试一次游泳。” “可我们不是要抓紧时间赶路吗?”温迪姑姑抱怨说,“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程呢!” “温迪,给小家伙一次机会嘛,”朱迪斯姑姑说,“反正输的也是我的 10 先令。” 我脱下衣服,穿着短裤往河边跑去。我不敢停步,怕大人们改变主意。但离水越近, 我越没信心,等我跑到河边时,自己也害怕极了。河面上水流很急,发出很大的声响,河中 央一团团泡沫迅速向下游奔去。我在灌木丛中找到一处被牛踏出的缺口,趟水走到较深的地 方。爸爸、妈妈、妹妹琳蒂、朱迪斯姑姑、温迪姑姑和乔姑父都站在岸边看我的表演。女士 们身着法兰绒衣裙,绅士们穿着休闲夹克,打着领带。爸爸叼着他的烟斗,看上去毫不担心。 妈妈一如(jì) 往地向我投来鼓励的微笑。 我定下神来,迎着水流,一个猛子扎了下去。但是好景不长,我感到自己在迅速下沉。 我的腿在水里无用地乱蹬,急流把我冲向相反的方向。我无法呼吸,呛了几口水。我想把头 探出水面,但四周一片空虚,没有借力的地方。我又踢又扭,然而毫无进展。 就在这时,我踩到了一块石头,用力一蹬,总算浮出了水面。我深吸了口气,这口气 让我镇定下来,我一定要赢那 10 先令。 我慢慢地蹬腿,双臂划水,突然我发现自己正游过河面。我仍然忽上忽下,姿势完全 不对,但我成功了,我能游泳了!我不顾湍急的水流,骄傲地游到河中央。透过流水的怒吼 声,我似乎听见大家拍手欢呼的声音。等我终于游回岸边,在 50 米以外的地方爬上岸时, 我看到朱迪斯姑姑正在大手提袋里找她的钱包。我拨开带刺的荨麻,向他们跑去。我也许很 冷,也许浑身是泥,也许被荨麻扎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 “给你,里克,”朱迪斯姑姑说,“干得好。”我看着手里的 10 先令,棕色的纸币又 大又新。我从没见过这么多钱,这可是一笔巨款。 爸爸紧紧地拥抱了我,然后说:“好了,各位,我们上路吧!”直到那个时候,我才 发现爸爸浑身透湿,水珠正不断地从他的衣角上滴下来。原来他一直跟在我身后游。 19.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 分)①(dù) 假 ②一如(jì) 往 20.文章中加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3 分) 答: 21.文章叙述了“我”童年的“几个片断”?请简要概括。(3 分) 答: 22.为什么我对童年的“几个片断”记忆犹新? (3 分) 答: 2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你认为哪个句子表达效果更好?请说出理由。(3 分) ①我也许很冷,也许浑身是泥,也许被荨麻扎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 ②我很冷,浑身是泥,被荨麻扎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 答: 24.谈谈你对“我看到了一条河”这个题目的理解。(3 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