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碳酸钙可用于预防和治疗钙缺乏症。某实验小组同学要 测定一种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 【查阅资料】获得的资料有 (1)补钙剂中常加入糖类、维生素D等改善口感或增 强药效。这些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高温灼烧时会 燃烧或分解 (2)碳酸钙髙温灼烧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3)常见的碳酸钙含量测定方法:将碳酸钙粉碎,加 入已知浓度的过量盐酸充分反应,然后测剩余盐酸的量,根 据消耗盐酸的量最终求得碳酸钙的含量。 (4)澄清石灰水中的Ca(OH)2含量很少,100g澄清 石灰水中最多含015gCa(OH)2 【方案设计和实施】根据资料和已学知识,该小组同学设计 如下两种方案进行测定。 方案1: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实验。 第11页共62
第 11 页 共 62 页 17、碳酸钙可用于预防和治疗钙缺乏症。某实验小组同学要 测定一种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 【查阅资料】获得的资料有: (1) 补钙剂中常加入糖类、维生素 D 等改善口感或增 强药效。这些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高温灼烧时会 燃烧或分解。 (2) 碳酸钙高温灼烧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3) 常见的碳酸钙含量测定方法:将碳酸钙粉碎,加 入已知浓度的过量盐酸充分反应,然后测剩余盐酸的量,根 据消耗盐酸的量最终求得碳酸钙的含量。 (4) 澄清石灰水中的 Ca(OH)2 含量很少,100 g 澄清 石灰水中最多含 0.15 g Ca(OH)2。 【方案设计和实施】根据资料和已学知识,该小组同学设计 如下两种方案进行测定。 方案 1: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实验
量稀盐酸 钙片 澄清石灰 水 (1)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长颈漏斗下部插入液面下的目的是 (3)加入药品前,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4)记录数据如下 钙片空洗气瓶|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后洗气瓶及瓶内物 质量质量 质量 质总质量 259 100 200 3004 第12页共62
第 12 页 共 62 页 (1)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长颈漏斗下部插入液面下的目的是 。 (3)加入药品前,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4)记录数据如下: 钙片 质量 空洗气瓶 质量 澄清石灰水的 质量 反应后洗气瓶及瓶内物 质总质量 25 g 100 g 200 g 300.4 g 澄清石灰 水
方案2:将钙片粉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根据放 出气体的量计算碳酸钙的含量。记录数据如下(空烧杯质量 为100g,加入钙片质量为25g)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100g200g300g400g 充分反应后烧杯及杯内2228320641845184 物质总质量 【分析和评价】 (1)方案1和方案2中合理的是原因是 (2)该小组同学没有使用碳酸钙高温灼烧分解的方法(实 验室可以进行该实验),原因是 (3)要使用【查阅资料】(3)中介绍的方法,还需要学习 的是 【结论】经过计算,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18、已知M、N分别是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种。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一定量的M中不断滴加N,并测定 所得溶液的pH,如图所示。 第13页共62
第 13 页 共 62 页 方案 2:将钙片粉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根据放 出气体的量计算碳酸钙的含量。记录数据如下(空烧杯质量 为 100 g,加入钙片质量为 25 g):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100 g 200 g 300 g 400 g 充分反应后烧杯及杯内 物质总质量 222.8 g 320.6 g 418.4 g 518.4 g 【分析和评价】 (1)方案 1 和方案 2 中合理的是 ,原因是 。 (2)该小组同学没有使用碳酸钙高温灼烧分解的方法(实 验室可以进行该实验),原因是 。 (3)要使用【查阅资料】(3)中介绍的方法,还需要学习 的是 。 【结论】经过计算,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 18、已知 M、N 分别是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一定量的 M 中不断滴加 N,并测定 所得溶液的 pH,如图所示
N溶液/g (1)M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2)反应过程中,老师取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打乱 顺序后,请同学们不测定溶液pH,用其它实验方法对三种 溶液进行探究。 小明和小红分别取其中—种溶液进行实验 小明向所取溶液中加入 溶液,观察到有蓝色 沉淀生成。 结论:是a处溶液。 小红向少量另一种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 到 结论:是b处或C处溶液。 为进一步确定该处溶液成分,小红又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结论 第14页共62
第 14 页 共 62 页 (1)M 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2)反应过程中,老师取 a、b、c 三处反应后的溶液,打乱 顺序后,请同学们不测定溶液 pH,用其它实验方法对三种 溶液进行探究。 小明和小红分别取其中一种溶液进行实验: 小明向所取溶液中加入 溶液,观察到有蓝色 沉淀生成。 结论:是 a 处溶液。 小红向少量另一种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 到 。 结论:是 b 处或 c 处溶液。 为进一步确定该处溶液成分,小红又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 论
为C处溶液,并推知溶液中的 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剩余一种为b处溶液。 通过实验,同学们知道了酸碱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 和用不同方法确定溶液成分。 19、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 毒.0.73%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并及时测量不 同时刻溶液的温度与pH,记录数据如下表 反应时间(秒)o|2515075100125150175200 滴入稀盐酸体 048121620242832 积(毫升) 1321301271241217.0201613 38. 昱度C) 369375380385388392390388 6 (1)观察上表发现,当反应时间在秒时,氢氧化 钠与盐酸恰好中和。 第15页共62
第 15 页 共 62 页 为 c 处溶液,并推知溶液中的 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剩余一种为 b 处溶液。 通过实验,同学们知道了酸碱反应过程中溶液 pH 的变化 和用不同方法确定溶液成分。 19、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 毒.0.73%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并及时测量不 同时刻溶液的温度与 pH,记录数据如下表: 反应时间(秒) 0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滴入稀盐酸体 积(毫升)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pH 13.2 13.0 12.7 12.4 12.1 7.0 2.0 1.6 1.3 温度(℃) 36.9 37.5 38.0 38.5 38.8 39.2 39.0 38.8 38. 6 (1)观察上表发现,当反应时间在__________秒时,氢氧化 钠与盐酸恰好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