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5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课题分詬 本实验是一个定量实验,实验过程比较简单,只需按照计算、称量、 量取、溶解的步骤,配制我们所需要的质量分数的溶液即可,但实验过程 中应避免实验误差的影响使得配制的溶液不合格。 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通过亲手操作,达到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培养。 2.过程与方法 (1)按配制溶液的步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加深学生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 (2)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的意识。【教学重点】 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与注 意事项。【教学难点】 配制溶液时的误差 分析。【教学准备】 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胶头滴管、氯化钠、蒸馏水等。 教学记程 【导入新课】 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如何配制农药呢? 【活动与探究 请同学们按教材P47~P48“1.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进行实验,并归纳出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 - 实验活动 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本实验是一个定量实验, 实验过程比较简单, 只需按照计算、 称量、 量取、溶解的步骤,配制我们所需要的质量分数的溶液即可, 但实验过程 中应避免实验误差的影响使得配制的溶液不合格。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1)初步学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 2)通过亲手操作,达到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培养。 2. 过程与方法 ( 1)按配制溶液的步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 2)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加深学生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 ( 2)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的意识。【教学重点】 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与注 意事项。【教学难点】 配制溶液时的误差 分析。【教学准备】 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胶头滴管、氯化钠、蒸馏水等。 【导入新课】 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如何配制农药呢? 【活动与探究】 请同学们按教材 P47 ~P48“ 1. 配制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 进行实验,并归纳出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 步骤:①计算;②称量;③量取;④溶解;⑤装瓶贴帖标签。 注意:1.天平使用时注意要用称量纸;调平;左物右码。 2.用镊子取砝码;用镊子移动游码。 3.量筒量取液体时,不可俯视或仰视。 4.搅拌时,不可将溶液溅出。 5.注意贴标签。 【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讨论分析:哪些因素造成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偏低或偏高? 【归纳总结】 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 (1)溶质的质量偏大:称取固体溶质质量偏大或量取浓溶液时仰视读数。 (2)溶剂的质量偏小:用量筒量取水时,读数时俯视液面; 水量好后,向烧杯中倾倒时有液体洒落。 2.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1)溶质的质量偏小:称量固体溶质的质量偏小;所用固体 溶质不纯、不干燥或已潮解;称量时“左码右物”并使用了游码; 量取浓溶液时俯视读数。 (2)溶剂的质量偏大:量取水时仰视读数;烧杯内有残留的水。 3.装瓶时将溶液洒落不影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只是溶液质量减小。【过渡】 面们字习了配制一定溶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和方法,现在,我们将浓溶 成稀 通液 学生们按教材 P47“2.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 浓 实验。 【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讨论分析:由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交流回答】 计算的依据是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练习了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及怎样将浓溶液稀释,了解了配 制溶 液的步骤及所需仪器,进一步加深了对溶质质量分数的认识
- - 仪器 : 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 步骤 : ①计算;②称量;③量取;④溶解;⑤装瓶贴标签。 注意: 1. 天平使用时注意要用称量纸;调平;左物右码。 2. 用镊子取砝码;用镊子移动游码。 3. 量筒量取液体时,不可俯视或仰视。 4. 搅拌时,不可将溶液溅出。 5. 注意贴标签。 【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讨论分析 : 哪些因素造成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偏低或偏高? 【归纳总结】 1. 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 ( 1)溶质的质量偏大:称取固体溶质质量偏大或量取浓溶液时仰视读数。 ( 2)溶剂的质量偏小:用量筒量取水时,读数时俯视液面; 水量好后,向烧杯中倾倒时有液体洒落。 2. 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 1)溶质的质量偏小:称量固体溶质的质量偏小;所用固体 溶质不纯、不干燥或已潮解;称量时“左码右物”并使用了游码; 量取浓溶液时俯视读数。 ( 2)溶剂的质量偏大:量取水时仰视读数;烧杯内有残留的水。 3. 装瓶时将溶液洒落不影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只是溶液质量减小。【过渡】 上面我们学习了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和方法。现在,我们将浓溶 液配制 成稀溶液,请学生们按教材 P47“ 2. 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 液”进行实验。 【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讨论分析:由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交流回答】 计算的依据是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练习了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及怎样将浓溶液稀释,了解了配 制溶 液的步骤及所需仪器,进 一步加深了对溶质质量分数的认识
【布置作业】
-- 【布置作业】 2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板书设计 实验活动5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 溶液的配制一、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 步骤:①计算、②称量、③量取、④溶解、⑤装瓶贴标签。 二、浓溶液的稀释 浓溶液稀释的计算依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曾教学反思 本实验是一个定量实验,应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教师应先组织学生分析各仪器的使 用方法、各步骤的操作要求,然后再进行实验。教师应通过与学生共同分析探讨, 总结误差分析,通过这个过程锻炼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实验活动 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 溶液的配制一、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仪器 : 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 步骤 : ①计算、②称量、③量取、④溶解、⑤装瓶贴标签。 二、浓溶液的稀释 浓溶液稀释的计算依据 : 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本实验是一个定量实验, 应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 教师应先组织学生分析各仪器的使 用方法、各步骤的操作要求,然后再进行实验。教师应通过与学生共同分析探讨, 让学生来 总结误差分析,通过这个过程锻炼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