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局域网体系结构 3.3.1局域网参考模型 332EE802标准 ●四南大字画字
3.3 局域网体系结构 3.3.1 局域网参考模型 3.3.2 IEEE802标准
3.3.1局域网参考模型 由于局域网大多采用共享信道,当通信局限于一个局域 网内部时,任意两个结点之间都有唯一的链路,即网络层的 功能可由链路层来完成,所以局域网中不单独设立网络层。 EE802提出的局域网参考模型( LAN/RM),如图34所示 第3章局域网
第3章 局域网 3.3.1 局域网参考模型 由于局域网大多采用共享信道,当通信局限于一个局域 网内部时,任意两个结点之间都有唯一的链路,即网络层的 功能可由链路层来完成,所以局域网中不单独设立网络层。 IEEE802提出的局域网参考模型(LAN/RM),如图3.4所示
3.3.1局域网参考模型 OSURMI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运输层 IEE802参考模型 网络层 逻辑链路控制LC 链路层 介质访控制MAC 物理层 物理层 图34IEEE802参考模型与OS参考模型的对应关系 第3章局域网
第3章 局域网 3.3.1 局域网参考模型 图3.4 IEEE 802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型的对应关系
3.3.1局域网参考模型 和 ISO/RM相比, LAN/RM只相当于OS的最低两层。物 理层用来建立物理连接是必须的。数据链路层把数据转换成 帧来传输,并实现帧的顺序控制、差错控制及流量控制等功 能,使不可靠的链路变成可靠的链路,也是必要的。 由于在EE802成立之前,采用了不同的传输介质和拓 扑结构的局域网的存在,这些局域网采用不同的介质访问控 制方式,各有特点和适用场合。EE802无法用统一的方法 取代它们,只能允许其存在。因而为每种介质访问方式制定 一个标准,从而形成了多种介质控制(MAC)协议。为使各 种介质访问控制方式能与上层接口并保证传输可靠,所以在 其上又制定了一个单独LLC子层。 第3章局域网
第3章 局域网 3.3.1 局域网参考模型 和ISO/RM相比,LAN/RM只相当于OSI的最低两层。物 理层用来建立物理连接是必须的。数据链路层把数据转换成 帧来传输,并实现帧的顺序控制、差错控制及流量控制等功 能,使不可靠的链路变成可靠的链路,也是必要的。 由于在IEEE 802成立之前,采用了不同的传输介质和拓 扑结构的局域网的存在,这些局域网采用不同的介质访问控 制方式,各有特点和适用场合。IEEE 802无法用统一的方法 取代它们,只能允许其存在。因而为每种介质访问方式制定 一个标准,从而形成了多种介质控制(MAC)协议。为使各 种介质访问控制方式能与上层接口并保证传输可靠,所以在 其上又制定了一个单独LLC子层
3.3.1局域网参考模型 这样,仅MAC子层依赖于具体的物理介质和介质访问控 制方法,而LLC子层与媒体无关,对上屏蔽了下层的具体实 现细节,使数据帧的传输独立于所采用的物理介质和介质访 问方式。同时它允许继续完善和补充新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适应已有的和未来发展的各种物理网络,具有可扩充性。 LAN/RM中各层功能如下: 1.物理层 物理层提供在物理实体间发送和接收比特的能力,一对 物理实体能确认出两个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实体间同等层 比特单元的交换。物理层也要实现电气、机械、功能和规程 四大特性的匹配。物理层提供的发送和接收信号的能力包括 对宽带的频带分配和对基带的信号调制。 第3章局域网
第3章 局域网 3.3.1 局域网参考模型 这样,仅MAC子层依赖于具体的物理介质和介质访问控 制方法,而LLC子层与媒体无关,对上屏蔽了下层的具体实 现细节,使数据帧的传输独立于所采用的物理介质和介质访 问方式。同时它允许继续完善和补充新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适应已有的和未来发展的各种物理网络,具有可扩充性。 LAN/RM中各层功能如下: 1. 物理层 物理层提供在物理实体间发送和接收比特的能力,一对 物理实体能确认出两个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实体间同等层 比特单元的交换。物理层也要实现电气、机械、功能和规程 四大特性的匹配。物理层提供的发送和接收信号的能力包括 对宽带的频带分配和对基带的信号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