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3月30日,2019年“国际儿童图书日”暨“广州读书月”少儿阅读嘉年华 活动在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拉开序幕。来自广州图书馆的邹崇闻同学勇夺 “冠军之星”称号。年近8岁的他,阅读量大,涉猎范围广,借阅量高达 1123册。但是,当大家看到“阅读冠军”是一个8岁的孩子,而且他一年的 读书记录是1123册的时候,还是被“震惊”了。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20字以内)(2分) 8岁孩子一年读书1123册,令人震惊。 (2)请你运用下列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来表达对读书方式的看法。(2分) 走进去百态人生自可阅尽大千世界方能悟透出得来 示例: 上联:走进去自可阅尽大干世界; 下联:出得来方能悟透百态人生
5.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3月30日,2019年“国际儿童图书日”暨“广州读书月”少儿阅读嘉年华 活动在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拉开序幕。来自广州图书馆的邹崇闻同学勇夺 “冠军之星”称号。年近8岁的他,阅读量大,涉猎范围广,借阅量高达 1123册。但是,当大家看到“阅读冠军”是一个8岁的孩子,而且他一年的 读书记录是1123册的时候,还是被“震惊”了。 (1) 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20字以内)(2分) 8岁孩子一年读书1123册,令人震惊。 (2)请你运用下列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来表达对读书方式的看法。(2分) 走进去 百态人生 自可阅尽 大千世界 方能悟透 出得来 示例: 上联:走进去自可阅尽大干世界; 下联:出得来方能悟透百态人生
阅读理解(46分) (一)狼(10分)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 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 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 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 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 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狼(10分)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 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 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 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 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一狼洞 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 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并驱如故 (旧日的,原来的 (2)顾野有麦场 (看,视) (3)意暇甚 (神情、态度)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屠户才明白前一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的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并驱如故 (旧的,原来的) (2)顾野有麦场 (看,视) (3)意暇甚 (神情、态度)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会儿, 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2)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屠户才明白前一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的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叙述屠户遇狼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寥寥几笔就勾画 出屠户处境的危急,扣人心弦。B.面对贪婪的恶狼,屠户虽然 感到恐惧,但是他不迁就退让,先“投以骨”,以争取更有利的 斗争时机。 (屠户一开始对狼的本性缺乏正确的认识,采取的是迁就退让 的态度) C.屠户“奔倚”在积薪之下,利用麦场的有利地形,改变途中 两狼并驱的局面,避免前后受敌的处境。 D.第⑤段是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阐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 人的对手,最终也会被人的勇敢与智慧打败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第①段叙述屠户遇狼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寥寥几笔就勾画 出屠户处境的危急,扣人心弦。B.面对贪婪的恶狼,屠户虽然 感到恐惧,但是他不迁就退让,先“投以骨” ,以争取更有利的 斗争时机。 (屠户一开始对狼的本性缺乏正确的认识,采取的是迁就退让 的态度) C.屠户“奔倚”在积薪之下,利用麦场的有利地形,改变途中 两狼并驱的局面,避免前后受敌的处境。 D.第⑤段是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阐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 人的对手,最终也会被人的勇敢与智慧打败
(二)献马贾[g]祸 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予王。芮(rui) 季曰:“不如捐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 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 将哓①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弗听,卒献之。荣夷公果使有 求焉,弗得,遂谮(zen)诸王曰:“伯也隐。”王怒,逐芮(ruⅰ) 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du)货而启之,芮伯之罪 也 (选自《郁离子·献马》) 【注释】①哓[xiao]:吵嚷,争吵。此指进谗言。②谮(zen): 诬陷(人)
(二)献马贾[gǔ]祸 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予王。芮(ruì) 季曰:“不如捐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 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 将哓①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 ”弗听,卒献之。荣夷公果使有 求焉,弗得,遂谮(zèn)诸王曰:“伯也隐。 ”王怒,逐芮(ruì) 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dú)货而启之,芮伯之罪 也。 (选自《郁离子·献马》) 【注释】①哓[xiāo]:吵嚷,争吵。此指进谗言。②谮(zèn): 诬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