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计算机 被复原的二战功臣 世界首台可编程电子计算机 “巨人”问世前,盟军破译一条密 电至少需要6星期时间,致使情 报价值大打折扣。而纳粹德国 当时已经启用较为先进的洛伦 茨(Lorenz)编码机,用以传递重 要情报。 为此,电子工程师汤米·弗劳 尔斯、数学家马克斯·纽曼和 一个密码专家小组经过11个 月努力,研制出每秒读取能力达 到5000个字符的“巨人” 计算机,使盟军最终在与纳粹德 国的情报战中取胜。 1944年至1945 年,“巨人”破译纳粹德国高级 别密电总计630万字,相当于 5000部小说的字数总和
巨人计算机 被复原的二战功臣 世界首台可编程电子计算机 “巨人”问世前,盟军破译一条密 电至少需要6星期时间,致使情 报价值大打折扣。而纳粹德国 当时已经启用较为先进的洛伦 茨(Lorenz)编码机,用以传递重 要情报。 为此,电子工程师汤米·弗劳 尔斯、数学家马克斯·纽曼和 一个密码专家小组经过11个 月努力,研制出每秒读取能力达 到5000个字符的“巨人” 计算机,使盟军最终在与纳粹德 国的情报战中取胜。 1944年至1945 年,“巨人”破译纳粹德国高级 别密电总计630万字,相当于 5000部小说的字数总和
薯科学家空14年努力,成功复原世界首台典计算 巨人”为改变二战迸程立下汗马功劳。如果没有它,二 战至少还要再持续!8不月,造成数十万人员损失 这台计算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用于为盟军被译密码。2007年11月 “年过六旬”的“巨人”成功破译两份密电,破译速度让现代 十皇机望尘家。 14载复原 在二战时盟军一所密码破译中心的所在地、位于英国白金汉希尔的 布莱奇利公园内,“巨人”顺利完成复原后的第一次破译任务。 英国《每日邮报》16日描述说,1943年诞生的“巨人”体型 巨大,足以占据平间屋子。运行时,它机体上数百个真空管闪烁红光, 收报机用纸带卷高速转动,送入打有密码孔的纸带,供它读取密码。 战结束时,时在英国首相的温斯顿·正吉尔出于技术保密考虑,下 令拆卸“苣人 为率停号全照全风释爱 作,使人们得以再睹世界首台可编程电子计算机的风采
英国科学家经过14年努力,成功复原世界首台可编程电子计算机 “巨人”。“巨人”为改变二战进程立下汗马功劳。如果没有它,二 战至少还要再持续18个月,造成数十万人员损失。 这台计算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用于为盟军破译密码。2007年11月 15日,“年过六旬”的“巨人”成功破译两份密电,破译速度让现代 计算机望尘莫及。 14载复原 在二战时盟军一所密码破译中心的所在地、位于英国白金汉希尔的 布莱奇利公园内,“巨人”顺利完成复原后的第一次破译任务。 英国《每日邮报》16日描述说,1943年诞生的“巨人”体型 巨大,足以占据半间屋子。运行时,它机体上数百个真空管闪烁红光, 收报机用纸带卷高速转动,送入打有密码孔的纸带,供它读取密码。 二战结束时,时任英国首相的温斯顿·丘吉尔出于技术保密考虑,下 令拆卸“巨人”。 科学家根据参与制造“巨人”的工作人员冒险保留下的电路图等资 料以及一张拍摄于1945年的照片,经过14年努力才完成复原工 作,使人们得以再睹世界首台可编程电子计算机的风采
艾兰·麦迪森·图灵 Alan Mathison Turing (1912-1954) 英国科学家 图灵在二战中,为破译纳粹 计算机科学奠基人 密码做出贡献 人工智能之父
艾兰·麦迪森·图灵 Alan Mathison Turing (1912-1954) 英国科学家 计算机科学奠基人 人工智能之父 图灵在二战中,为破译纳粹 密码做出贡献
图灵的主要贡献 ■1、提出图灵机模型 1936年发表论文:” 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中的 应用”,奠定了计算机的模型与可计算理论。 ■2、提出图灵测试 ■1950年发表论文:“计算机与智能”,奠定了人工智能的 基础
图灵的主要贡献 1、 提出图灵机模型 1936年 发表论文:“ 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中的 应用”,奠定了计算机的模型与可计算理论。 2、提出图灵测试 1950年发表论文:“计算机与智能”,奠定了人工智能的 基础
世界上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 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 1946年2月由美国宾夕法尼亚 大学研制成功 使用了18800个真空管 重达30吨 占地1500平方英尺 完全手工操作 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世界上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 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 ,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 ) 1946年2月由美国宾夕法尼亚 大学研制成功 使用了18800个真空管 重达30吨 占地1500平方英尺 完全手工操作 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