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阻容耦合放大的频率特性和频率失真 0.707A u 通频带—x f 共发射级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 中频段:电压放大倍数近似为常数。 低频段:耦合电容和发射极旁路电容的容抗增大,以 致不可视为短路,因而造成电压放大倍数减小 高频段:晶体管的结电容以及电路中的分布电容等的 容抗减小,以致不可视为开路,也会使电压放大倍数 降低
3.阻容耦合放大的频率特性和频率失真 Au Au m 0.707Au m f L f H f 通频带 共发射级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 中频段:电压放大倍数近似为常数。 低频段:耦合电容和发射极旁路电容的容抗增大,以 致不可视为短路,因而造成电压放大倍数减小。 高频段:晶体管的结电容以及电路中的分布电容等的 容抗减小,以致不可视为开路,也会使电压放大倍数 降低
除了电压放大倍数会随频率而改变外,在低频和高频段 ,输出信号对输入信号的相位移也要随频率而改变。所 以在整个频率范围内,电压放大倍数和相位移都将是频 率的函数。电压放大倍数与频率的函数关系称为幅频特 性,相位移与频率的函数关系称为相频特性,二者统称 为频率特性或频率响应。放大电路呈现带通特性。图中后 和为电压放大倍数下降到中频段电压放大倍数的0.707 倍时所对应的两个频率,分别称为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 ,其差值称为通频带。 般情况下,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都是非正弦信号,其 中包含有许多不同频率的谐波成分。由于放大电路对不 同频率的正弦信号放大倍数不同,相位移也不一样,所 以当输入信号为包含多种谐波分量的非正弦信号时,若 堵波频率超出通频带,输出信号v波形将产生失真。这种 失真与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有关,故称为频率失真
除了电压放大倍数会随频率而改变外,在低频和高频段 ,输出信号对输入信号的相位移也要随频率而改变。所 以在整个频率范围内,电压放大倍数和相位移都将是频 率的函数。电压放大倍数与频率的函数关系称为幅频特 性,相位移与频率的函数关系称为相频特性,二者统称 为频率特性或频率响应。放大电路呈现带通特性。图中fH 和fL为电压放大倍数下降到中频段电压放大倍数的0.707 倍时所对应的两个频率,分别称为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 ,其差值称为通频带。 一般情况下,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都是非正弦信号,其 中包含有许多不同频率的谐波成分。由于放大电路对不 同频率的正弦信号放大倍数不同,相位移也不一样,所 以当输入信号为包含多种谐波分量的非正弦信号时,若 谐波频率超出通频带,输出信号uo波形将产生失真。这种 失真与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有关,故称为频率失真
31.2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优点:能放大变化很缓慢的信号和直流分量变化的信号; 且由于没有耦合电容,故非常适宜于大规模集成 缺点:各级静态工作点互相影响;且存在零点漂移问题。 零点漂移:放大电路在无输入信号的情况下,输出电压 却出现缓慢、不规则波动的现象。 产生零点漂移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温度影响。 R +ucc Bl 十 十 E2
+ ui - RC1 V1 RB1 + uo - R +UCC C2 V2 RE 2 + uo 1 - 3.1.2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优点:能放大变化很缓慢的信号和直流分量变化的信号; 且由于没有耦合电容,故非常适宜于大规模集成。 缺点:各级静态工作点互相影响;且存在零点漂移问题。 零点漂移:放大电路在无输入信号的情况下,输出电压uo 却出现缓慢、不规则波动的现象。 产生零点漂移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温度影响
3.2差动放大电路 抑制零漂的方法有多种,如采用温度补偿电路、稳压电 源以及精选电路元件等方法。最有效且广泛采用的方法 是输入级采用差动放大电路。 321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U CC Rc 2 lo2 2 + 2 UEE 9
3.2 差动放大电路 3.2.1 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抑制零漂的方法有多种,如采用温度补偿电路、稳压电 源以及精选电路元件等方法。最有效且广泛采用的方法 是输入级采用差动放大电路。 RC RC RE -UEE +UCC V1 V2 + ui1 - + uo - + ui2 - + uo 1 - + uo 2 o o1 o2 - 1 2 u u u ui ui ui = − = −
1.抑制零点漂移的原理 静态时,l1=l42=0,此时由负电源U通过电阻R和两 管发射极提供两管的基极电流。由于电路的对称性,两 管的集电极电流相等,集电极电位也相等,即: CI CI C2 输出电压: 温度变化时,两管的集电极电流都会增大,集电极电位 都会下降。由于电路是对称的,所以两管的变化量相等 △Ic1=△ CI C2 △UC1=△UC2 输出电压: lo=(Uc1+△Uc1)-(UC2+△Uc2)=0 即消除了零点漂移
静态时,uil=ui2 =0 ,此时由负电源UEE通过电阻RE和两 管发射极提供两管的基极电流。由于电路的对称性,两 管的集电极电流相等,集电极电位也相等,即: IC1= IC2 UC1= UC2 输出电压: uo = UC1 - UC2 =0 温度变化时,两管的集电极电流都会增大,集电极电位 都会下降。由于电路是对称的,所以两管的变化量相等 。即: ΔIC1=Δ IC2 ΔUC1= ΔUC2 输出电压: uo = (UC1 + ΔUC1)-( UC2 +ΔUC2 )=0 即消除了零点漂移。 1.抑制零点漂移的原理